一个黑胶唱片收藏者的黑胶情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09592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黑胶唱片收藏者的黑胶情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个黑胶唱片收藏者的黑胶情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个黑胶唱片收藏者的黑胶情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个黑胶唱片收藏者的黑胶情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个黑胶唱片收藏者的黑胶情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个黑胶唱片收藏者的黑胶情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黑胶唱片收藏者的黑胶情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黑胶唱片收藏者的黑胶情结!一个黑胶唱片收藏者的黑胶情结!经常有些朋友爱拿出心爱的来与所谓已过气的黑胶唱片来比较,比较出来的音色、动态、场感等。以前路过的一些发烧论坛里,多有占少数的黑胶唱片“遗老遗少”为黑胶解说,黑胶唱片是如何如何比的数码声出色。对于此,我觉得不需多辩白。在于我,一个手捧过了过万张黑胶唱片的商人,我也有过几千张的,不过自从收集黑胶开始就无暇再打理,最后被友人拿的拿,搬的搬,所剩无几,现在想来居然一点也不可惜,皆为黑胶之故。 我的原则是,有确定要拥有的音乐,有黑胶有的录音,必收黑胶,能借到做成放进电脑就可;有而无黑胶的,看哪里能找到,如果实在找不到,才想买或者借来录的问题。或

2、,能听就行。 真所谓一入胶门深似海。因为能最直接地接触到货源,听音乐的选择多了很多;为了不断收藏,又不可能无节制地投入,只好以唱片养唱片的原则,使我一步一步走向成为黑胶唱片卖家之路。 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走一条与他人完全相反的道路,回溯着音乐的过去呢?回想开始之时,有一日,无意中经过一个黑胶唱片店,播的是张国荣先生“童年时”专集。我自己收藏了一张这专集的,但一听之下,惊觉效果完全不同。这黑胶唱片的声音温软缠绵,声声切切,让人难舍难离,兼唱片包装精美,封套厘米见方,视觉效果不同之小巧,内里之大本歌书,哥哥风采跃然眼前,更是让人爱不释手。当下不及细想,一下就买了下来,拿回家中摆在显眼位置

3、,如获至宝,内心欣喜不已。过了一段日子,心情渐从最初的欣喜变得郁闷起来,好好的这一张唱片,光只能看,不能听,不可谓是爱乐者的一大憾事。于是,拿着这张唱片跑到那间铺子,幸得那老板乐得清闲又好客,炎炎夏日之下,两个男人摸着冰凉的啤酒杯,一张一张唱片地评头品足,如此快意,倒是我涉足音乐十多年所未经历过的淋漓体验。 几杯下肚,我的兴趣自然从唱片转至播放这些唱片的机器黑胶唱盘。店主介绍,黑胶唱盘以前给我们的概念只是巨贵的组合音响中的一个功能部件,但其实黑胶唱盘种类繁多,功能各有千秋,极品唱盘价值连城,光是唱头上的一根针有时也要近万大元,组合音响中的那种只不过是玩具,毫无价值可言。如果我需要入门,最好原则

4、是最小投资获取最大的回报,从改造家里的音响开始。只通过购买一个最低级别的唱头放大器,解决现今放大器不带接口的问题。再配备一台日本产的直驱金属臂唱机,加起来投资不过千元,而获得的享受已足可与价值几千元的设备媲美。 如此美事,教人如何拒绝?当下,我使出银行提款的绝技,在该老板处买下了他帮我调整好的唱机和放大器,再挑选了自己最喜欢的邓丽君和西崎崇子的梁祝等几张心头所好,并与他相约,如不满意,就拿回来退货。 其实如何会不满意呢?邓丽君小姐的声音在黑胶唱盘中出来的效果甜美圆润,齿声玲珑,唇如拂耳,一张唱片带出万般风情,远超吾望。梁祝小提琴,琴声凄美绕梁,绵绵汩汩,委婉不绝,流转不散,相比之下,中小提琴的

5、声音竟绌劣如刀锯钢丝,是我之前所想象不到的。为什么会如此,我开始向行家打听和上网查找答案。原来,不堪之故是采用的是数码长方形的渐高渐低的形式去近似记录一个音的正弦波形,所得的形状虽可在内容量增大的情况下与该正弦波可以无限接近,仍呈阶梯型,更兼如采用数码录音,声音的采样源盘内记录本已是阶梯型,则再怎么精细,也无法把录音现场环境还原得真切;而黑胶唱片多采用模拟录音形式,唱头处与黑胶摩擦产生电压的升高降低为完美正弦波,经过放大出来的这个波形也是近乎完美的正弦波形式,这是数码形式所不可能代替的最接近录音环境现场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我们熟知的只不过是人类快餐文化中一个唱片公司圈钱的陷阱。我们听到的声音

6、,甚至被制作人员用混音设备调整过,去避免数码形式本质的缺陷。倒头来,我们可能听到歌手令人惊叹的声音,哪知道这个人可能音不全,唱得乱七八糟,跑调从到。 我虽不至越想越气,把所藏都从窗口扔下大街,但也从此开始检讨听音乐的意义所在。摆在面前的两条路,到底是为了逞随手之快,不断被无良唱片商欺骗下去;还是重新作个选择,宁愿精挑慢选,凭听觉为准,回归朴真。 这探索之路一路走来,步履蹒跚,磕磕碰碰,不过捧黑胶的双手小心翼翼,自知世界之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如望井见天之蛙,音乐之路,寻找完美之路,终生未尽,唯盼越一山登一楼,更有青山在不远处,与黑胶相伴,永不作别。听到黑胶唱片发出温润、和谐的音乐,感受着音

7、质准确、音色逼真的原音重现,会让人想起黑胶唱片在唱机上伴着唱针悠悠地回转的那个年代。随着 CD 机的强大冲击,黑胶唱片在 1993 年停止发行,从此消声匿迹。如今,黑胶唱片反倒成了一种怀旧的时尚。 在南京市新街口的一家音像店里,笔者发现了再现的黑胶唱片,选购的人还不在少数。老板是个音乐爱好者,他告诉笔者,通常黑胶唱片的选购者,都在 30 岁45 岁之间。只有他们才喜欢这些黑胶唱片的老歌。现在的年轻人只喜欢周杰伦,SHE。目前,南京玩黑胶唱片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也开始上涨,甚至有人拿它来做收藏投资。黑胶唱片集怀旧、古朴、原创于一身,尤其是数十年前的名盘,更是珍品,已成为稀有物品了。今日的 CD 虽

8、然大行其道,但始终不能完全取代黑胶唱片的地位,因为黑胶唱片给人的真实感,是 CD所无法取代的。虽然一些过去的经典老歌现已制成 CD 面世,但其原声带都受到一些损坏,有些就是以数码技术重新编录的,得出的效果也不很真实。 30 岁的刘先生是位黑胶唱片收藏爱好者。他告诉笔者,黑胶唱片的重新流行是个必然。人都会有怀旧的情怀,虽然从音质上说,CD 比黑胶唱片清澈,但黑胶唱片播放出来的音域宽厚,因而特别具有一种现场氛围。虽然偶有杂声,但也无法阻止它的回归。它的艺术价值、复古的机械构造与历史回忆,都构成了一种怀旧的情结。他说:“我很喜欢陈百强、罗文、张国荣、邓丽君。他们的音乐让人感到完美。打开唱片机,看着唱

9、头随着黑胶唱盘的刻痕前进,听些老歌,会想起那个年代的很多往事。 ” (许琴)吸着海外狂潮带来的气息,心中暗暗期待着那些新鲜而又奇特的事物。电视机有了,卡带式录音机来了,录音带也随之出现了,我们被邓丽君甜美的笑容迷得如痴如醉,罗大佑的童年让中国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了诸葛四郎,刘文正则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低吟浅唱 张行的一首迟到 ,其家喻户晓的程度可用“恐怖”形容,满大街都能看到所谓的“痞子青年”抱着吉他哼“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一边唱还一边无所顾忌地盯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美丽姑娘; 当崔健穿着破旧的黄色军装、挽着裤腿跳到舞台上,用沙哑的嗓子吼出“为何你总是笑我,一无所有?”的时候,几乎是

10、瞬间,我们就不假思索地爱上了他。男孩们在学校里抱着吉他狂吼花房姑娘 ,唱完就喝酒,然后一水儿流着眼泪醉倒在草地上; 哥哥一纵而下,只留下凄美的字迹“我没有伤害过别人”;霑叔绝笔而去,空凭“浪奔浪流”;王杰在一大群“新人王”边淡然若笑;学友的最后一场音乐剧在哽咽中落幕我必须承认,那个时代已经在弹指间悄然结束。 “歌声是最真实不过的历史,它具有奇特的功能,能够让人们穿越时空的隧道,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曾经经历的岁月,甚至让我们感到从来没有经历和体验过的往日情怀。 ” 著名乐评人金兆钧先生如是说。 这个下午并不安静,周围的键盘“噼噼啪啪”地响着,传入耳中的还有一首略显嘈杂的周杰伦的夜曲:“为你弹奏肖邦的

11、夜曲,纪念我逝去的爱情” 突然一阵烦躁,不知为何。想起了许久没有听过的音乐, 月光奏鸣曲 ,肖邦,还有邓丽君的声音,小虎队的青春,张国荣的深情与美丽还有那个,值得品位的年代。 很多时候我都庆幸,造物主让我出生在那个时代,让我亲自体会了那些白衣飘飘的美好。 潮,从海的那边来 1979 年,当一位伟人在中国的最南边划下那一道圈后,懵懂无知的我和欣喜而紧张的父辈们一道赶上了一个全新而生气勃勃的世界。1980 年,沿海开放了,港台的流行之风伴着海洋的味道,如潮水一般涌进了当时仍以蓝、黑、灰为主色调的周遭,我们这些灰头土脸的“蚂蚁”们在目瞪口呆中遭遇了一次彻底而剧烈的冲击。 呼吸着海外狂潮带来的气息,心

12、中暗暗期待着那些新鲜而又奇特的事物。电视机有了,卡带式录音机来了,录音带也随之出现了,我们被邓丽君甜美的笑容迷得如痴如醉,罗大佑的童年让中国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了诸葛四郎,刘文正则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低吟浅唱 西洋的古典音乐风潮也开始复辟了。贝多芬的欢乐颂是从广播中传来的,那奇妙的管弦乐教人着迷。抓住七十年代的尾巴降落人间的我,周遭是浩劫过后的文化荒野,你可以想像那些美丽的音符之于我们,就如一个新生婴儿第一次看到崭新的世界一样,好奇新鲜,茫然却迷恋。 而对父辈们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许久前,管弦乐就在这片大地洒下了西洋诸乐圣的乐符。受过高雅的洗礼,经历过心灵的撼动的他们,原本愉悦跳动,只是在那个非常的时

13、期,快乐感丢失了。虽然仍有执着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地收藏着唱片。八十年代,让他们感激涕零。 如果真的有月光宝盒,那请带给我力量,我真的希望,可以回到 20 年前。 浪,在心里澎湃 在那时,经常可见的是一大家人,有时是几家人、一个院子的人聚在一起听一个时段的音乐节目。更准确地说,全国的大部分人都在同一个时段,一起感受音符的魅力。 那种到哪里都可以引起共鸣的感觉美好得无与伦比。所有人都知道贝多芬的命运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 、舒伯特的鳟鱼 ;所有人都会唱血染的风采 三月里的小雨 熊猫咪咪 ;所有人都乐意听万里长城永不倒 水中花 一生何求 张行的一首迟到 ,其家喻户晓的程度可用“恐怖”形容,

14、满大街都能看到所谓的“痞子青年”抱着吉他哼“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一边唱还一边无所顾忌地盯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美丽姑娘; 兰花草随着刘文正来到大陆,早恋的男生几乎都会唱“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而在一旁悄悄倾听的女生则羞涩地低头一笑; 朱晓琳妈妈的吻甜遍了所有母亲的心,她坐在草地上妩媚地顾盼生情,班里男生顿时软倒一片,绝对堪称中国最早的“少男杀手”; 程琳的熊猫咪咪让竹子的花开到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灵, 小螺号清甜的嗓音则唤回了在外奔波的父亲; 当崔健穿着破旧的黄色军装、挽着裤腿跳到舞台上,用沙哑的嗓子吼出“为何你总是笑我,一无所有?”的时候,几乎是瞬间,我们就不假思索地爱上了他

15、。男孩们在学校里抱着吉他狂吼花房姑娘 ,唱完就喝酒,然后一水儿流着眼泪醉倒在草地上; 齐秦的悲怆的声音从北方而来,他的长长的头发是狼的特立独行,随即全国人民都孤独而受伤起来; 王杰几乎是哭喊着唱完安妮 ,于是我们在悲伤的他的身上,找到了爱情需要的勇气; 小虎队也来了,他们凭借青春的笑容、动感的舞姿、英俊的模样和学生味的唱腔迅速红火。八十年代的年轻人,不会唱青苹果乐园 逍遥游的绝对是不正常的“异类”。 回过头来看,每一个从当时走过来的人,听的歌唱的曲,几乎一模一样,这不能不说是某种“刻意”的巧合。我们的黄色军用书包里,总是装有邓丽君的磁带,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然后互相传阅着彼此小本子上记

16、满的密密麻麻的歌词,相约在某一个同学的家里听碟片,为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谁更好听争论不休 我想回到那逝去的岁月,找到我的心灯,让心灵在那一片纯真中得到净化。 波,脑海中不停颤动 其实并没有真正明白什么是好音乐,但是那种所有人都沉浸在音乐中,一起高兴一起忧的日子着实让人无比怀念。那种单纯的爱和喜欢,现在再没有。 体型硕大的录音机早已被小巧时尚的 DVD 取代,市场上难觅踪影;十块钱一盘的磁带成了稀缺货;偶尔见到的黑色胶片,顶多是墙上或架上的装饰品幸好,洗涤灵魂的音乐还在,而且愈加繁荣。以前不知道的各式乐种层出不穷,蓝调、爵士、R&B不胜枚举。只是,我们心里为什么再没有了以前的宁静和单纯,在音乐面前无从选择,或者说没有勇气尝试?说唱的艺术,这辈子无法领会;蓝调的优雅,听多了也腻;爵士的调调,敲打的不是心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