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和方法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07229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和方法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和方法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和方法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和方法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和方法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和方法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和方法论主要原理和方法论(一)(辩证)(一)(辩证)唯物论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物质、意识、规律 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 义。2、意识的指导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 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举例: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就业观、价值观;弘扬航

2、天精神、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精神)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 意识的作用。(举例:家庭实际消费、自身实际就业、省情制定发展战略等)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 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 律。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 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

3、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5、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掌 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 来。6、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 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7、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动

4、任何事物都是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 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二)(辨证唯物主义)(二)(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论:实践、认识:实践、认识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 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性的认识 对实践有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

5、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三)(唯物)(三)(唯物)辩证法辩证法 :联系、发展、矛盾、创新:联系、发展、矛盾、创新 1、普遍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地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看 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事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 观的)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举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3

6、、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 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原理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有目标,从 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 动整体的发展。(举例:和谐社会、“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八个统筹”等)5、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7、 【原理内容】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 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6、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事物发展趋势) 【原理内容】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 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鼓励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 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7、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状态) 【原理内

8、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 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心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 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果断抓住 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8、对立统一规律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 展。 【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法这一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9、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

9、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处处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解 决矛盾的正确方法。10、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 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 【方法论】我们必须把两方面辩证统一起来,反对只看到矛盾

10、普遍性,忽视矛盾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 间的差别;又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事物的联系。1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很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 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不能忽视次要矛盾。13、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他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

11、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1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的主要方面和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 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例如:看问题,主体、主流、性质、本质、方向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制度,一国 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国家性质)15、辩证否定观原理 【原理内容】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既肯 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要求】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

12、上,不唯书,只唯实。同时要 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践理论和实践的创 新与发展。1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前者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 的观点看问题。而后者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焦点和根本分歧 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 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四)(四)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

13、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注意点:(唯物论中意识、认识论中认识、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意识、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 【原理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 盾。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念,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原理。

14、【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尊重是物质财富的创造 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国家的政策、方针,关注民生)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5、关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观点 观点 1: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标准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

15、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观点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把握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 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 时惧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6、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 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7、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 中走向成功。【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埋 头苦干,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