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206864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考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考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考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考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高考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容器与反应器1、可直接加热(1)试管主要用途:常温或加热条件下,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收集少量气体和气体的验纯。盛放少量药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住距试管口 处。试管的规格有大有小。不加热时,试管内盛放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加热时不超过 。加热前外壁应无水滴;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止试管破裂。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不能用试管加热熔融 NaOH 等强碱性物质。(2)蒸发皿主要用途:溶液的蒸发、浓缩、结晶。干

2、燥固体物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盛液量不超过容积的 。可直接加热,受热后不能骤冷。应使用坩埚钳取放蒸发皿。(3)坩埚主要用途: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取放坩埚时应用坩埚钳。加热后可放在干燥器中或石棉网上冷却。应根据加热物质的性质不同,选用不同材料的坩埚。2、垫石棉网可加热(1)烧杯主要用途:用作固体物质溶解、液体稀释的容器。用作较大量试剂发生反应的容器。用于过滤、渗析、喷泉等实验,用于气密性检验、尾气吸收装置、水浴加热等。冷的干燥的烧杯可用来检验气体燃烧有无水生成;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用来检验 气体。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常用规格有 5

3、0mL、100mL、250mL 等,但不用烧杯量取液体。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受热均匀;加热时,烧杯外壁应无水滴。盛液体加热时,不要超过烧杯容积的 ,一般以烧杯容积的 为宜。溶解或稀释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2)烧瓶主要用途:可用作试剂量较大而有液体参加的反应容器,常用于各种气体的发生装置中。蒸馏烧瓶用于分离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圆底烧瓶还可用于喷泉实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受热均匀;加热时,烧瓶外壁应无水滴。平底烧瓶不能长时间用来加热。不加热时,若用平底烧瓶作反应容器,无需用铁架台固定。(3)锥形瓶主要用途:可用作中和滴定的反应器。代替试

4、管、烧瓶等作气体发生的反应器。在蒸馏实验中,用作液体接受器,接受馏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滴定时,只振荡不搅拌。加热时,需垫石棉网。3、不能加热(1)集气瓶(瓶口边缘磨砂)主要用途:与毛玻璃片配合,可用于收集和暂时存放气体。用作物质与气体间反应的反应容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能加热。将瓶口与毛玻璃片涂抹一层薄凡士林,以利气密。进行燃烧实验时,有时需要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2)广口瓶、细口瓶(瓶颈内侧磨砂)主要用途:广口瓶用于存放固体药品,也可用来装配气体发生器(不需要加热) 。细口瓶用于存放液体药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般不能加热。酸性药品、具有氧化性的药品、有机溶剂,要用玻璃塞;碱性试

5、剂要用橡胶塞。对见光易变质的要用棕色瓶。(3)滴瓶主要用途:用于存放少量液体,其特点是使用方便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立,以防液体流入胶头。盛碱性溶液时改用软木塞或橡胶塞。不能长期存放碱性试剂。(4)启普发生器主要用途:固液不加热制气体反应的反应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可加热,也不能用于剧烈放热的反应。二、计量仪器1、粗量仪器(1)量筒主要用途: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其精度可达到 0.1mL) 。通过量取液体的体积测量固体、气体的体积。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 10mL、25mL、50mL、100mL、200mL、500mL 等规格的,量筒规格越大,精确度越低。量筒无零刻度。量液时,

6、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精密量度仪器(1)滴定管主要用途: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可精确到 0.01mL) 。中和滴定时计量溶液的体积。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试剂;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试剂、具有氧化性的试剂、有机溶剂等。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2)容量瓶主要用途: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如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颈部有一环形标线,瓶上标有温度和容器,常用规格有 50mL、100mL、250mL、500mL 等。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不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3、计量器(1)托盘天平主要用途:用于粗略称量物质的质量,其

7、精确度可达到 0.1g。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称量前调“0”点:游码移零,调节天平平衡。称量时,两盘垫纸,左物右码。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称量后:砝码回盒,游码回零。(2)温度计主要用途:用于测量液体或蒸气的温度。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应根据测量温度的高低选择适合测量范围的温度计,严禁超量程使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要悬在液体中,不能触及容器的底部或器壁。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液泡在蒸馏烧瓶支管口略下部位。不能将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三、干燥仪器1、干燥管主要用途:内装固体干燥剂,用于气体的干燥或接入容器,防止物质吸收水汽或 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球体和细管处一般要

8、垫小棉花球或玻璃绒,以防止细孔被堵塞气体从口径大的一端进入,从口径小的一端流出用干燥管之前,务必检查一下干燥管是否是通的。2、干燥器主要用途:用于存放干燥的物质,或使潮湿的物质干燥。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很热的物体稍冷后放入。开闭器盖时要水平推动。不能使用液体干燥剂(如浓硫酸) ,一般用无水氯化钙或硅胶等。四、其他常用化学仪器1、酒精灯主要用途:化学实验室中的常用热源。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盛酒精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 ,也不得少于容积的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需要获得更高的温度,可使用酒精喷灯。2、洗气瓶主要用途:用以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

9、其他气体杂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时要注意气体的流向,一般为“长进短出” 。瓶内加入的液体试剂量以容积的 为宜,不得超过 。3、漏斗主要用途:(1)普通漏斗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体。用于过滤装置中。用于防倒吸装置中。(2)长颈漏斗向反应器中注入液体。组装气体发生装置。(3)分液漏斗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向反应器中滴加液体。组装气体发生装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能用火直接加热。长颈漏斗下端应插入液面以下。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水。(4)玻璃棒主要用途:常用于搅拌、引流,在溶解、稀释、过滤、蒸发、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等实验中应用广泛。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搅拌时避免与器壁接触。一、物理性质实验

10、1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真正涉及有机物物理性质的实验只有两个:(1)石油的分馏 实验:装配一套蒸馏装置,将 100mL 石油注入蒸馏烧瓶中,再加几片碎瓷片以防石油暴沸。然后加热,分别收集 60150和150300时的馏分。 现象与解释:石油是烃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给石油加热时,低沸点的烃先气化,经过蒸馏分离出来;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沸点的烃再气化,经过蒸馏后又分离出来。收集到的 60150时的馏分是汽油,150300时的馏分是煤油。 (2)蛋白质的盐析 实验:在盛有鸡蛋白溶液的试管里,缓慢地加入饱和(NH4)2 SO4 或Na2SO4 溶液,观察现象。然后把少量带有沉淀的液体加入盛有蒸馏水

11、的试管里,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现象与解释:有沉淀的析出,析出的沉淀可以溶解在水中。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后,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小,使蛋白质凝聚析出,这种作用叫盐析。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有机物物理性质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现归纳如下: (1)颜色:有机物大多无色,只有少数物质有颜色。如苯酚氧化后的产物呈粉红色。 (2)状态:分子中碳原子数不大于 4 的烃(烷、烯、炔) 、烃的衍生物中的一氯甲烷、甲醛呈气态,汽油、煤油、苯、甲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呈液态,绝大多数高分子化合物常温下呈固态。 (3)气味: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很多有机物具有一定的气味,如:苯有特殊气味,硝基苯有苦杏仁

12、味,甲醛、乙醛、乙酸有刺激性气味,乙酸乙酯有芳香气味。 (4)密度:气态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29 时,密度比空气大;液态有机物密度比水小的有烃(烷、烯、炔、芳香烃) 、低级酯、一氯代烃、乙醇、乙醛等;密度比水大的有硝基苯、溴苯、四氯化碳、氯仿、溴代烃、乙二醇、丙三醇等。烷、烯、炔等烃类同系物相对密度随着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加的而增大;一氯代烷的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 (5)水溶性:与水任意比混溶和易溶于水的有乙醇、乙酸、乙醛、乙二醇、丙三醇、苯酚(65以上) 、甲醛、葡萄糖等;难溶于水的有烃(烷、烯、炔、芳香烃) 、卤代烃、高级脂肪酸、硝基苯、溴苯。醇、醛、羧酸等有机物的水溶性

13、随着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二、化学性质实验 1甲烷 (1)甲烷通入 KMnO4 酸性溶液中 实验:把甲烷通入盛有 KMnO4 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紫色溶液是否有变化? 现象与解释:溶液颜色没有变化。说明甲烷与 KMnO4 酸性溶液不反应,进一步说明甲烷的性质比较稳定。 (2)甲烷的取代反应 实验:取一个 100mL 的大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 和 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 ,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大约 3min 后,可观察到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说明量筒内的混

14、合气体在光照下发生了化学反应;量筒上出现油状液滴,说明生成了新的油状物质;量筒内液面上升,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量筒内的气压在减小,即气体总体积在减小。 2乙烯 (1)乙烯的燃烧 实验:点燃纯净的乙烯。观察乙烯燃烧时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较高,燃烧时有黑烟产生。 (2)乙烯使 KMnO4 酸性溶液褪色 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 KMnO4 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KMnO4 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烯能被氧化剂KMnO4 氧化,它的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3)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

1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溴的红棕色褪去,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反应。 3乙炔 (1)点燃纯净的乙炔 实验:点燃纯净的乙炔。观察乙炔燃烧时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这是乙炔中碳的质量分数比乙烯还高,碳没有完全燃烧的缘故。 (2)乙炔使 KMnO4 酸性溶液褪色 实验:把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 KMnO4 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KMnO4 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炔能与 KMnO4 酸性溶液反应。 (3)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实验:把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里,观察

16、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溴的红棕色褪去,说明乙炔也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4苯和苯的同系物 实验:苯、甲苯、二甲苯各 2mL 分别注入 3 支试管,各加入 3 滴KMnO4 酸性溶液,用力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现象与解释:苯不能使 KMnO4 酸性溶液褪去,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甲苯、二甲苯能使 KMnO4 酸性溶液褪去,苯说明甲苯、二甲苯能被 KMnO4 氧化。 5 卤代烃 (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实验:取一支试管,滴入 10 滴15 滴溴乙烷,再加入 1mL5的NaOH 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待液体分层后,用滴管小心吸入 10滴上层水溶液,移入另一盛有 10mL 稀硝酸溶液的试管中,然后加入2 滴3 滴 2的 AgNO3 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现象与解释:看到反应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这种沉淀是 AgBr,说明溴乙烷水解生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