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206795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物化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物化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物化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物化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化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81703)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独立开展生物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开发工作的专门人才。1. 热爱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献身科学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2.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在生物化工及相关专业大学本科的基础上,基于生物化工发展前沿,进一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科学研究的能力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3. 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能比

2、较熟练地进行本专业外文文献的阅读,并能准确地撰写论文外文摘要。4. 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学制为 3 年。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完成学位论文、符合学校有关要求者,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最短学习年限不得少于 2.5 年。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 5 年。 三、研究方向序号序号研究方向名称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 (每方向字数在 50 字以内)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1生物制备及分离工程设计和优化分离过程,提高分离效率,降低过程成本;研究开发高容量、高速度和高分辨率的新技术、新介质

3、。2生化反应工程及应用应用反应工程的一般原理,结合生物群体和生化过程的特点,研究生物反应器的应用。3生物资源化学与利用研究探讨各种生物资源的化学成分、利用价值和应用技术。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1. 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为主导,负责硕士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组、导师组要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各种形式的学术讨论会,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2. 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培养单位要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开设专业课程,学生要重视课程学习,夯实学科基础,掌握本学科的系统知识和前沿进展。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每位硕士生都要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在导师的

4、指导下,逐步具备独立完成科研设计、科研操作和数据分析等的能力,提高硕士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3. 硕士生在入学后的三个月内(最迟在第一学期末)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和硕士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研究方向与制订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室、所、中心)和研究生院备案。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应该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计划要对该硕士生的研究方向、课程学习要求及考试方式、实践和参加学术活动环节等做出比较具体的规定或说明。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采用学分制,总学分应不少于 34 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 26 学分,

5、非学位课程不少于 6 学分,实践环节 2 学分(其中学术活动 1 学分,实践活动 1 学分)。每学分以 18 学时为标准安排。1. 课程设置(1)公共必须课(共 4 门,8 学分)公共必修课包括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一外国语课程,由研究生院于第一学年内统一组织开设。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提高硕士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水平;外语课旨在加强硕士研究生使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2 门,3 学分)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 号)文件的要求设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课程教学组,理论联系实际,以专题形式开

6、展模块化教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全校硕士生必修) 2 学分,36 学时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科硕士生指定选修) 1 学分,18 学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科硕士生指定选修) 1 学分,18 学时 外国语课程(1 门,4 学分)以英语为主要语种,教学内容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侧重培养研究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专业外语(1 门,1 学分)在生物工程一级学科范围内设置,由学院聘请老师开设。(2)专业基础课(3 门, 9 学分) 高等工程数学 3 学分,54 课时 高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 学分,54 课时 生物仪器分析与实验技术 3 学分,54 课时(3)专业核心

7、课(3 门, 9 学分) 生物反应与生物分离工程 3 学分,54 课时 植物成分分析 3 学分,54 课时 生物化工实验技术与数据处理 3 学分,54 课时(4)专业选修课(5 门, 10 学分,学生根据研究需要,至少选修其中 3 门课程) 生物信息学 2 学分,36 课时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2 学分,36 课时 生物统计学与软件应用 2 学分,36 课时 波谱解析 2 学分,36 课时 发酵调控学 2 学分,36 课时具体教学安排详见生物化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及学分要求规格表。(5)补修课程(不计学分)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与

8、本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化工原理和生物工艺学。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并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合格以上成绩,但不计学分。2. 课程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学位课程 75 分以上为合格,非学位课程 60 分以上为合格,成绩合格方可取得学分。根据课程特点,可以选择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撰写文献阅读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课程考核。六、实践环节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两部分。(1)学术活动(1 学分)“学术活动”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本学科、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各种学术活动。凡在本校举行或学校、

9、研究生院及各院、室、所组织举行的学术活动,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均应参加。凡校外学术组织和省、部、国家有关部门、单位及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参加。在读期间,硕士研究生应听取不少于 5 场高水平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 2 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各学位点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合理安排学术活动的时间和形式。学术活动占 1 学分,根据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和学生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采用五级分制评定,考核成绩由导师综合评定。(2)实践活动(1 学分)生物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等类别。每一位硕士生都要跟随导师组教师承担一个

10、学期的生物工艺学、生物分离工程和细胞生物学以及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提高硕士生的教学能力、组织表达能力;科研实践的形式主要是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申报科研课题七、科研能力的培养1. 生物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该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通过检索、阅读本专业领域最新科研文献资料掌握学科的研究趋势和进展;能够独立设计本专业的研究方案,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2. 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交流会1 次或省级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会 2 次以上,在学院或课题组组织的学术交流会上作 3 次以上的综述报告或研究报告。3. 硕士研究生在校

11、期间,必须以江西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1 篇(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未完成者,不得授予硕士学位。 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开展论文研究实验以前,应该与导师进行沟通交流,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确定论文研究课题。在论文选题确定之后,系统查阅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完成文献综述。实验开始前要有比较完善的研究方案设计,研究过程中要能够及时、准确的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有

12、完整、真实的实验记录。1.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之前,要查阅本课题相关的有代表性和最新的文献资料,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拟定技术路线,完成开题报告。硕士生一般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开始前完成开题报告,第四学期开始时应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一般要用至少一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审查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开题报告具体要求参见江西师范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若干规定。2.论文进展报告和中期检查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学位点应定期组织论文中期检

13、查。 3.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可进行专家评阅和答辩。论文评阅与答辩的具体要求详见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实施细则和江西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九、毕业与学位授予硕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和表决,授予硕士学位。附件一:附件一:生物化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学学 分分学时学时开课开课 学期学期任课任课 教师教师备注备注999

14、2001 9992002公共英语42161 和 2学校统一 安排英语学科修二 外999200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 践研究2361学校统一 安排全校必修9992010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 论1182学校统一 安排文科指定选修9992011自然辩证法概论1182学校统一 安排理科指定选修公共 必修 课0192021专业英语(生物工程)1183江玉梅各学院自行开 设0192041高等工程数学3541 数学学院0192038高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 541付鸣佳、 罗向东、 张金菊0192039生物仪器分析与实验技术3 542王筱兰、 付鸣佳、 邹峥嵘专业 基础 课0192056生物反应与

15、分离工程3541朱笃、吕 虎0192057生物实验设计方法与数据分析3 541王筱兰、 颜日明学 位 课 程专业 核心 课0192058植物成分分析3542邹峥嵘0192059生物信息学2363陈雪岚0192060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2362颜日明、 蔡险峰 0192061生物统计学与软件应用2363熊建秋0192067波谱解析2363彭以元0192068发酵调控学2363龙中儿非 学 位 课 程专业 选修 课学术活动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不 少于 5 次,作学术报告不少 于 2 次1 实践 环节 实践活动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或 科研实践1课程类别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学

16、学 分分学时学时开课开课 学期学期任课任课 教师教师备注备注化工原理472跟班 学习补修 课程生物工艺学354跟班 学习跨学科或同等 学力入学者须 补修附件二:附件二:生物化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课程编号: 0912021课程名称:专业英语(生物工程)英文译名:Technological English for Biochemical Engineering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学 分:1学 时:18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任课教师及职称:江玉梅 副教授教学内容及要求:生物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基础英语的学习以后,随着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开始接触专业方面的英语资料。本课程在内容上主要选择生物工程的原理、发展和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生物工程学、生物化学、酶学等内容为主,力求使读者能够接触更多的专业词汇、形式多样的文体和更多实用句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于相关专业书籍和专业词汇的阅读,理解,以及听,说,和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