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爱 留 守 儿 童(李晓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06405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 爱 留 守 儿 童(李晓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 爱 留 守 儿 童(李晓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 爱 留 守 儿 童(李晓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 爱 留 守 儿 童(李晓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 爱 留 守 儿 童(李晓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 爱 留 守 儿 童(李晓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坛班主任工作经验论坛 关关 爱爱 留留 守守 儿儿 童童班级也是你的家福安市逸夫小学 李晓丹随着社会的发展,我班有些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虽然在外经商、务工,但是大多的父母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 屡见不鲜,使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一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 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2、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本学期,我在工作中,尽力关爱这些留守儿童,让孩子们感受到“班级也是你的家”:1、建立档案,情感关爱。班级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首先,我当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 细心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让班上留守儿童结对子,密切关

3、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每个“留守孩子”都有一个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与他一起成长进步。并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间,全班同学为“留守孩子”献上一声生日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一旦发现学生有病,马上嘘寒问暖,或通知家长及时就医,温暖其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 ,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2、开展主题班队会,心理关爱。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

4、我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组织学生开展“我包容,我快乐” 、“关爱小伙伴”等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李亿锋、陆宣伊的自理生活能力变强了,回家能自觉完成作业,笑容常常绽放在脸上。3、辅导学习,培养好习惯。经常利用早读课、课间对这些留守儿童辅导学习,注重

5、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经常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如:陈思琪刚转入我班时,奶奶走路接送较迟,她经常在校门口买零食,回家爱顶嘴,常惹奶奶生气,通过几次谈心,她明白了奶奶年纪大,照顾她不容易,唠叨几句也是关心她,父母外出打工挣钱不易,就改了买零食乱花钱的毛病,懂得遵守校纪、体贴奶奶了。4、 家校联系,沟通情感。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 。留守儿童中娇生惯养、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这就给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建立班主任、监护人联系卡,这样便于学校、班主任、监护人

6、随时可以相互进行沟通,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 。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 “爱心妈妈”、全权负责的“父母”,学生中的“爱心同学”等交流平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 ,对留守儿童进行齐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这条永不消失的天线, 对孩子的管理提供一条捷径,保证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一旦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就想方设法把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 ,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期初期末还给每位家长发去致家长的一封信 ,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况。许多家长照着这种方法去做起到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

7、了感情,填补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如:我班陈博文因这学期父母都去泉州经商,由爷爷奶奶照顾,就以为父母不要他了,经常发脾气,不接父母电话,不做作业,父母急得没办法。我经常安慰开导这孩子,讲述父母在外对他的牵挂,教他爸爸每天发短信表达关爱之情,在“六一”节给孩子寄回礼物等,孩子的敌对情绪缓和了,学习也肯用功了。5、利用节日,加强关爱。发动家长委员会成员,在“六一”等节日契机,为每个孩子送上节日的礼物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大家对他们的关爱。全校开展了 “庆六一,关爱留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观看了精彩纷呈的节目汇演,参加“画鼻子”、“转呼啦圈”、“捡气球”等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