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用残损的手掌》讲学稿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205734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我用残损的手掌》讲学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1].《我用残损的手掌》讲学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1].《我用残损的手掌》讲学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1].《我用残损的手掌》讲学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1].《我用残损的手掌》讲学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我用残损的手掌》讲学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我用残损的手掌》讲学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我用残损的手掌讲学稿年级年级初三初三学科学科语文语文课型课型新授课新授课执笔执笔薛薇薛薇审核审核刘玉力刘玉力课时数课时数2 2课时课时【预习导学预习导学】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本诗,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2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3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的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1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2. 联想想象欣赏法 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3研讨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

2、层 把握诗歌主题。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 2.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 预习检测预习检测 1、基础梳理: 锦幛( ) 荇藻( ) 蓬蒿( )憔悴( ): 蝼蚁( ): 2、有感情的朗读三遍课文(签字) 。试着标出停顿、重音。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3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预习之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记下来,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合作探究合作探究】4.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

3、内心深 处情感的变化起伏。5.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 体会其表达效果。6. 重点理解下列诗句(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_(2)“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_ (3)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_【及时巩固及时巩固】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河堤( )锦幛( )荇藻( )彻骨( )蓬蒿( )蝼蚁( ) 2我用残损的手掌是我国现代诗人 的诗作。诗句“我用残 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中, “广大的土地”象征 , “残 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3 写出下列比喻句的含

4、义 (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_(2)“那里是太阳,是春。”_(3)“无形的手掌”_(4)“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_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品味诗歌语言,领会其艺术魅力。 2.学习诗歌的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创作诗句。【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6.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7.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8.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 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 念”“悲伤”“欢欣”等)。【拓展延伸拓展延伸】阅读闻一多的发现,回答问题。 发 现闻一多我来了,我喊一

5、声,进着血泪,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注:罡(gng)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 1诗歌中的“发现”有什么含义?诗人“发现”了什么?2诗人说:“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又说:“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据此说说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诗人怀着美好的希望自

6、美国返回,但看到的却不是理想中的祖国,因此“进着 血泪”,痛心到了极点。B“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前一 句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召唤,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感情,“时间的罡风”“火” 都比喻返回祖国的急切心情。C“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追问”的内容是祖国为什么会变得 如此黑暗,“逼迫”表达诗人急于知道这原因的心情。D.“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把祖国建设得美好的希望的赤胆忠心。4这首诗在形式上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探究题1.锦幛(zhng) 荇藻(xng zo) 蓬蒿(Png ho)憔悴(qio cu):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7、看。蝼蚁(lu y):“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3. 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 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 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 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4.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 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5. 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

8、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6. (1)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像,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 图。“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 志。(2) “手掌”由北向南,抚过大片国土。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每到 一处,作者都突出了该地区的特征性事物,并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它们的特点:雪 峰水夹泥沙新生的禾草蓬蒿荔枝花苦水。在感情色彩上,这几行诗是忧郁的 ,冷色调的,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感情。 (3)这里以“太阳”

9、和“春”喻解放区,强烈地表达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坚信她 能给中国大地带来光明和苏生,对祖国未来寄予了热切的希望。 练习题答案 3. (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明喻,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唤起生 命中最亲切的感动,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2)“不像牲口 一样活,蝼蚁一样死”是明喻,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新生活。(3)“无 形的手掌”喻诗人的思绪。 (4)“那里是太阳,是春”是暗喻,用“太阳和春天”来比 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 第二课时6. 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 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

10、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 “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7. 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 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拓展延伸 参考答案 1揭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国的黑暗。2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感情。3B(“火”喻指诗人对祖国火一般的热情)4每行11字,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匀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