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198254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1-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1-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1-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1-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电磁感应 4.2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会使用线圈以及常见磁铁完成简单的实验。(二)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结果、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学难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分析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教学用具:条形磁铁(两个),导体棒,示教电流表,线圈(粗、细各一个),学生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CAI 课件,计

2、算机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漫漫的人类历史长河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的问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我们刚刚跨过的二十世纪,更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建设离不开能源,人类发明也离不开能源,而最好的能源是电能,可以说人类离不开电。饮水思源,我们忘不了为发现和使用电能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法拉第。1820 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由此受到启发,开始了“由磁生电”的探索,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于 1831 年 8 月 29 日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3、。(二)进行新课1、实验观察(1)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教师:在初中学过,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如图 4.2-1所示。演示:导体左右平动,前后运动、上下运动。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 1 中。如图所示。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表 1导体棒的运动 表针的摆动方向 导体棒的运动 表针的摆动方向向右平动 向左 向后平动 不摆动向左平动 向右 向上平动 不摆动向前平动 不摆动 向下平动 不摆动结论:只有左右平动时,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有电流产生,前后平动、上下平动,导体棒都不切割磁感线,没有电流产生。还有哪些情况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呢?(2)

4、向线圈中插入磁铁,把磁铁从线圈中拔出演示:如图 4.2-2 所示。把磁铁的某一个磁极向线圈中插入,从线圈中拔出,或静止地放在线圈中。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 2 中。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表 2磁铁的运动 表针的摆动方向 磁铁的运动 表针的摆动方向N 极插入线圈 向右 S 极插入线圈 向左N 极停在线圈中 不摆动 S 极停在线圈中 不摆动N 极从线圈中抽出 向左 S 极从线圈中抽出 向右结论:只有磁铁相对线圈运动时,有电流产生。磁铁相对线圈静止时,没有电流产生。(3)模拟法拉第的实验演示:如图 4.2-3 所示。线圈 A 通过变阻器和开关连接到电源上,线圈 B 的两端与电流

5、表连接,把线圈A 装在线圈 B 的里面。观察以下几种操作中线圈 B 中是否有电流产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 3 中。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表 3操作 现象开关闭合瞬间 有电流产生开关断开瞬间 有电流产生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不动 无电流产生开关闭合时,迅速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有电流产生结论:只有当线圈 A 中电流变化时,线圈 B 中才有电流产生。2、分析论证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已经知道,“磁生电”是一种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的效应。试以上面三个演示实验为例,对以上结论进行分析论证。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学生甲:演示实验 1 中,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闭合电路所围面积发生

6、变化(磁场不变化),有电流产生;当导体棒前后、上下平动时,闭合电路所围面积没有发生变化,无电流产生。学生乙:演示实验 2 中,磁体相对线圈运动,线圈内磁场发生变化,变强或者变弱(线圈面积不变),有电流产生;当磁体在线圈中静止时,线圈内磁场不变化,无电流产生。(如图 4.2-4)学生丙:演示实验 3 中,通、断电瞬间,变阻器滑动片快速移动过程中,线圈 A 中电流变化,导致线圈B 内磁场发生变化,变强或者变弱(线圈面积不变),有电流产生;当线圈 A 中电流恒定时,线圈内磁场不变化,无电流产生。(如图 4.2-5)教师点评:通过大家的论证,我们得出结论:“磁生电”的确是一种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

7、现的效应。3、归纳总结教师:大家回想一下什么是磁通量?写出计算公式和它的单位。说出磁通量的物理意义以及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因素。学生:(1)一个面积为 S 的平面垂直一个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放置,则 B 与 S 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2)公式:=BS(3)单位:韦伯(Wb) 1Wb=1T1m2=1Vs(4)物理意义:磁通量表示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条数。对于同一个平面,当它跟磁场方向垂直时,磁场越强,穿过它的磁感线条数越多,磁通量就越大。当它跟磁场方向平行时,没有磁感线穿过它,则磁通量为零。(5)磁场变化、面积变化都会引起磁通量的变化。教师:请大家思考以上几个产生感应电流的实例,能否

8、从本质上概括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学生:实例 1 中,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磁场不变,但电路面积变化,从而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实例 2 中,导体插入、拔出线圈,线圈面积不变,但磁场变化,同样导致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实例 3 中,通断电的瞬间,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迅速滑动的瞬间,都引起线圈 A 中电流的变化,最终导致线圈 B 中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从这三个实例看见,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应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教师:同学们分析、总结得很好,引起感应电流的表面因素很多,但本质的原因是磁通量的变化。因此,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可以概括为: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

9、量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三)课堂总结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打开计算机,演示自制 CAI 课件,重现探究过程,巩固、升华所学知识,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1、研究背景(从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开始,法拉第受到对称性思考的启发开始探究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2、实验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磁场不变,面积变化,产生感应电流)3、实验二,磁体插入、把出线圈(面积不变、磁场变化,产生感应电流)4、实验三,模拟法拉第的实验 5、实验总结(总结电磁感应产生的实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6、电磁感应现象遵守能量守恒(知识拓展)7、典型例题(学以致用,巩固升华)点评:电脑模拟,形象

10、直观,巩固升华。课余作业1、学习兴趣小组课下按照课本第 8 页“做一做”栏目描述的实验摇绳能发电吗?,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写出实验报告,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2、书面完成 P8“问题与练习”第 5、6、7 题;思考并回答第 1、2、3、4 题。教学体会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附:备课资料袋关于磁通量的计算【例 1】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有一面积为 S 的矩形线圈 abcd,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现使线圈以 ab

11、边为轴转 180,求此过程磁通量的变化?错解:初态 ,末态 ,故 。错解分析:错解中忽略了磁通量的正、负。正确解法:初态中 ,末态 ,故 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例 2】在图所示的条件下,闭合矩形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解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原因有:(1)磁感应强度 B 发生变化(2)线圈的面积 S 发生变化;(3)磁感应强度 B 和面积 S 的夹角发生变化。对于 A选项因为线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线,在以 为轴转动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与磁感线平行,磁通量始终为零;B 选项中,线框平面也与磁感线平行,磁通量为零,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线框平面

12、始终与磁感线平行,磁通量始终为零,故无感应电流产生;C 选项中,线框边与磁感线平行,与 B 选项同,故无感应电流产生;D 选项随着线框的转动,B 与 S 都不变,B 又垂直于 S,所以 始终不变,故 D 不对;而 E 选项,图示状态 ,转过 90时 ,因此产生感应电流。F 选项螺线管内通入交流电,电流大小方向在变,因此磁场强弱、方向也在变,所以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答案:EF【例 3】(综合性思维点拨)如图(甲)所示,有一通电直导线 MN 水平放置,通入向右的电流 I,另有一闭合线圈 P 位于导线正下方且与导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正竖直向上运动。问在线圈 P 到达 MN 上方的

13、过程中,穿过 P 的磁通量是如何变化的?在何位置时 P 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解:根据直流电流磁场特点,靠近导线处磁场强,远离导线处磁场弱。把线圈 P 从 MN 下方运动到上方过程中的几个特殊位置如图(乙)所示,可知磁通量增加,磁通量减小,磁通量增加,磁通量减小,所以整个过程磁通量变化经历了增加减小增加减小,所以在整个过程中 P 中都会有感应电流产生。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际应用【例 4】如图所示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延时继电器的示意图。铁芯上有两个线圈 A 和 B。线圈 A 跟电源连接,线圈 B 的两端接在一起,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在断开开关 S 的时候,弹簧 E 并不能立即将衔铁 D 拉起,因而不能使

14、触头 C(连接工作电路)立即离开,过一段时间后触头 C 才能离开,延时继电器就是这样得名的。试说明这种继电器的原理。解析:线圈 A 与电源连接,线圈 A 中有恒定电流,产生恒定磁场,有磁感线穿过线圈 B,但穿过线圈 B的磁通量不变化,线圈 B 中无感应电流。断开开关 S 时,线圈 A 中电流迅速减减小为零,穿过线圈 B 的磁通量也迅速减少,由于电磁感应,线圈 B 中产生感应电流,由于感应电流的磁场对衔铁 D 的吸引作用,触头 C 不离开;经过一小段时间后感应电流减弱,感应电流磁场对衔铁 D 的吸引力减小,当弹簧 E 的作用力比磁场力大时,才将衔铁 D 拉起,触头 C 离开点评:这是一道解释型论

15、述题,关键是分析清楚题中有哪些过程及过程与过程间有哪些联系,分析清楚从现象的产生、发展、到结果,引起了哪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以及怎样变化。本题中当 S 闭合时,线圈 A 的磁场对衔铁 D 的吸引,使工作电路正常工作。断开 S 时,线圈 B 中的感应电流的磁场,继续对衔铁 D 发生吸引力作用,但作用力逐渐减小直至弹簧将衔铁拉起,工作电路断开。电磁感应现象与生活、生产、联系非常紧密,解答这种题的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我们所学过的物理模型,然后按相应方法求解。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通过实验进行比较和思考,概括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6、(3)理解“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 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三个实验的探究,进一步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2)通过三个实验的探究,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 (3)通过体验实验探究过程,进一步强化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及总结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探究过程,领略到物理规律形成的一条重要途径,即设想-实验- -规律,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二、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三、教学难点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四、教学流程图 引入新课-探究实验 1:利用蹄形磁铁的磁场-讨论、归纳-探究实验 2: 利用条形磁铁的磁场-讨论、归纳-探究实验 3:利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讨论、归纳-总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1820 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由此受到启发,开始了“由磁生 电”的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