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的由来及演变过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197527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性”的由来及演变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公共性”的由来及演变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性”的由来及演变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性”的由来及演变过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性公共性”的由来及演变过程的由来及演变过程20030511 谢振才根据辞海的解释, “公”的中文含义为“公共;共同” ,与“私”相对。 礼 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即为此意。汉语大辞典中“公共”意 为“公有的,公用的;公众的;共同的” 。因此,自古以来, “公共”的中文语 义强调多数人共同或公用。也有人认为“公共”一词有两个起源:一是起源于 古希腊词汇(pubes or maturity) ,强调个人能超出自身利益去理解并考虑他 人的利益。同时意味着具备公共精神和意识是一个人成熟并且可以参加公共事 务的标志。二是源于古希腊词汇(Koinon),英语词汇“共同”(common

2、)就起源 于该词。意为人与人之间在工作、交往中相互照顾和关心的一种状态。在古希 腊社会里,公共是一种所有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的政治共同体,其主要职责是 建立一些永久的标准和规则,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之善。因此,从起源上看, “公共”更多的意指社会层面地非个体性,在古希腊政治社会里与早期民主相 关联。这也应证了“随着时代发展,当代的“公共”概念发生很大改变,公共 成为政府和政治的同义词”的观点。1哈贝马斯考察了另外一种公共性起源,因为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中,公共性或 公共领域不是指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部门,而是指一种建立在社会公/私二元对 立基础之上的独特概念,它诞生于成熟的资产阶级私人领域基础上,并具有

3、独 特批判功能。关于公共性的演变,哈贝马斯认为,自古希腊以来,社会有明确 的公私划分,公代表国家,私代表家庭和市民社会。例如在古希腊、罗马,公 私分明,所谓的公共领域是公众发表意见或进行交往的场所,但那时虽有公共 交往但不足于形成真正的公共领域。在中世纪,公私不分,公吞没私,不允许 私的存在,公共性等同于“所有权” 。直到近代(17、18 世纪)以来,在私人 领域之上诞生了公共领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2受到国外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启发,国内也有学者从社会领域分化的角度分析 公共性的产生。他们认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国家与市民社会,政治生活 与经济活动具有对应的相关性。整个近代社会发展史的客

4、观进程,都在于使公 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日益分化,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就成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的整合体。在社会分化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过程中,国家的职能也开始了 分化的历程,除出现了国家职能的多样化趋势,其中统治职能与管理职能是最 为基本的两大职能。就国家的统治职能而言,由于是在统治集团和被统治集团 的关系中实现的,所以,虽然它表现出一定的现代公共性的内容,但本质上是 与公共性相悖的。而在管理职能中,公共性则是其最为根本的特性。因此,社 会领域的分化引发国家职能的分解,从而导致公共性的彰显。1 参见汪向阳博士论文。2 德哈贝马斯,曹卫东等 译,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

5、9。在论及公共性在近代的演变时,国内外学者都倾向于用“公共性”丧失一词。 一种观点认为,在近代功利哲学和市场经济的趋利倾向共同催生下,古希腊公 共性的含义进一步丧失,现时情况是, “通过集体的方式寻求更大的善已被个人 的计算、功利以及成本和利益所替代。政府的目的在实践中已是私有的福利 (private well-being) 。我们凭借官僚、技术和科学的手段来决定福利、幸福 和功用。这里没有公共的原初含义,有的只是原子个人的集合体;这里没有公 共利益,有的只是许多私人利益的聚合体。 ”虽然美国公共行政对于如何实现公 共性有过几种理论,包括以利益集团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多元主义视角) ;以 理性

6、选择人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公共选择视角) ;以代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公 共(立法的视角) ;以消费者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提供服务的视角) ;以公民 权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公民权视角)等。但这些理论都不能真正代表公共。 真正的公共理论架构应是以宪法为基础,公共概念必须建立在公民权、仁慈和 爱之上,此外还需要听证系统和程序的保持和发展,及对集体公共群体和弱势 群体的关怀,等等。1哈贝马斯也认为,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 型, (注:哈贝马斯理论中的公共性一词,可以译成公共性,也可以译为公共领 域,二者没有实质差异。但倾向于用公共性指称政治层面,而用公共领域指称 社会层面。

7、)由此导致公共性丧失。 “两种相关的辩证趋势表明公共性已经瓦解: 它越来越深入社会领域,同时也失去了其政治功能,也就是说,失去了让公开 事实接受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监督的政治功能。 ”在这里,他把公共性的丧失归 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相互渗透。2关于“公共性”本源及演变,其实离不开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背景,这一 背景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首先,最早意义上产生的“公共性” , 代表一种朴素的全民性,如古希腊民主制。其次,在古代社会,由于没有明确 的公/私领域划分,在政治领域,代表国家权力的“公”吞没了“私” ,在经济 领域,表现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控制,因而公共性等同于国家权力。再次, 按

8、照哈贝马斯的看法,直到近代, “公”与“私”才截然分离,各有自己的独有 领域,与此同时,经济领域盛行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理论,在政治领域采取国 家放任主义,公共行政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影响下,热衷于对纯粹管理 技术和效率的追求。这形成对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的冲击,于是有 新公共行政学强调公平与参与及同期的政策分析理论中的民主因素等。最后, 现代社会“公”与“私”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经济领域表现为国家干预与自 由经济并存,而在政治领域,以第三部门为核心的公民社会成长壮大,社群主 义盛行,引发大规模的公民参与和公共行政改革浪潮, “公共性”问题再一次被 重视起来,此时,突出“公共性”不仅是公共部门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公民 社会外力推动的结果。1参见汪向阳博士论文。2 德哈贝马斯,曹卫东等 译,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