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电视节目制作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191726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电视节目制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电视节目制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电视节目制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电视节目制作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电视节目制作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电视节目制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复习提纲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复习提纲1、选择填空选择填空 1)教材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就其本质来说是由(信息) (符号)和 (媒介)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2)电视教材使用的符号主要是(活动图像符号)和(语言符号) 。 3)电视教材的表达形式分为(讲授型) 、 (图解型) 、 (戏剧型) 、 (综合型) 。 4)文字稿本的特性:(教学性与科学性) , (形象性与专用性) 5)文字稿本的作用:(是电视教材创作的基础) (是编写分镜头稿本的依据) 6)文字稿本的格式分为(讲稿式) (图解式)和(声画式) 。 7)讲稿式的文字稿本适宜用于(编制讲授型电视教材) 。 8

2、)选题就是选择、确定(编制电视教材)的课题。 9)选题的原则:(扬长避短的原则) (媒体选择率原则) (表现内容主题单一原则) 10) 电视教材抽象概括的表达形式有(动画与特技) 、 (目视符号) 、 (字幕)和(解说词) 。 11) 专题性电视教材的结构类型有(时间顺序结构) 、 (空间结构) 、 (扩展结构)和(螺旋 上升结构) ,要素为(开头) 、 (展开) 、 (结尾) 。 12) 解说词的特点和写作要求有:(科学,准确) 、 (精炼,简明) 、 (通俗,口语化) 。 13) 解说词的形式有(旁白的形式) 、 (剧中人对白的形式) 、 (讲授的形式) 。 14) 分镜头稿本的格式:(镜

3、号) (机号) (景别) (技巧) (时间) (画面内容) (解说词) (音响效果) (音乐) (备注) 15) 分镜头的依据:(依据视觉心理的规律) 、 (依据蒙太奇组接的原则) 。 16) 镜头的类别根据表现方法分为(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 ,根据拍摄方向分为(正面 角度) (侧面角度) (斜侧角度)与(背面角度) ,根据拍摄高度分为(仰拍) (平拍)和 (俯拍) ,根据镜头的时间长短分为(长镜头)和(短镜头) ,还有只拍摄自然物的(空镜 头) 。 17) 运动镜头分为(推镜头) (拉镜头) (摇镜头) (移动镜头) (跟镜头) (变焦距镜头) (升降镜头) (虚镜头) (转镜头) (甩

4、镜头) (晃镜头) 18) 镜头组接的技巧分为(技巧组接)和(无技巧组接) 19) 电视教材的声音节奏就是以(解说节奏)为主,伴以(音乐节奏) (音响效果声节奏) 所形成的节奏。 20) 电视教材评价的标准为(教育性) (科学性) (思想性) (艺术性)和(技术性)五个方 面。 21) 摄像机按用途可分为(广播级摄像机) (专业级摄像机)和(家用级摄像机)三类。 22) 影响教育性评价的因素:(教学目的) (选题) (选材) (结构) 23) 电视教材评价的方法:(.调查统计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 (测验成绩统计法) (sp 表分析法) 24) 分镜头稿本的格式包含:(镜号) 、 (机号)

5、 、 (景别) 、 (技巧) 、 (时间) 、 (画面内容) 、 (解说词) 、 (音响效果) 、 (音乐) 、 (备注) 。 25)编制电视教材为提高电视教材的质量:(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26)编制电视教材时注意的感知规律:(刺激强度规律) (整体规律) (对比规律) (主体对 象与背景的相关规律) (言语引导规律)27)静态布光的方法:(三维物体布光) (人脸布光) (反光物体的布光) (荧屏物体布光) (群体布光) 28)摄像器件分类:(摄像管式摄像机) (固体摄像器件摄像机) 29)话筒的方向性可分为(全向话筒) (心形话筒) (锥形话筒)

6、(8 字形话筒) (锐向话筒)30)与电视教材编制有直接联系的艺术形式(绘画和摄影艺术) (文学艺术) (电影艺术) (音乐艺术) 31)电视教材艺术美要遵循美的物质组合规律(匀称和比例) (对称和均衡) (反复与节奏) (和谐与多样的统一) ;总体组合规律主要是(和谐与多样的统一) 2、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电视教材:电视教材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电视图像与声音去呈现 教学内容,并且用电视录像技术进行记录、存储与重放的一种视听教材。 2)媒体选择率:媒体选择率就是电视教材在教学上的教学效益与制作所花的人力、物力 成本之比值。 3)电视教材的结构:就是将选定的教材按一定的顺序编排

7、起来,换句话说就是素材内容 的组织工作。 4)镜头:镜头就是摄像机从开始拍摄到停止拍摄之间所拍下的连续画面。 5)镜头组:通常一个镜头组是由两个以上的镜头组成,但一个能够表达一段完整的意思 镜头也可称为镜头组。 6)分镜头:是编制电视教材的重要工作,是将文字稿本上描述的画面意义分成若干个镜 头,并将它们组成镜头组表现文字稿本的内容。 7)电视教材分镜头稿本:依据文字稿本划分出一个个可供拍摄的镜头,然后将分镜头的 内容写在专用的表格上,成为可供拍摄、录制的稿本。 8)推镜头:是指被摄主体不动、摄像机沿直线由远而近向主体推进所拍摄下的连续画面。9)拉镜头:与推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摄像机不断远离主体

8、事物,镜头画面显示出由局 部到整体、背景空间越来越大的效果。 10) 摇镜头:是指摄像机位置不变二摄像机镜头改变拍摄方向所记录的画面,我们称为摇 镜头。 11) 移动镜头:移动镜头分为横移和跟移两种,横移镜头是把摄像机放在移动车上向轨道 一侧拍摄的镜头,跟移则是向前或向后纵向移动。 12) 跟镜头:跟镜头是推、拉镜头和摇镜头的不固定组合,一般是摄像机跟随运动的主体 拍摄。 13) 变焦距镜头:变焦距镜头是摄像机位置不动,通过改变摄像机焦距而连续改变视角, 从而获得连续变化的不同景别范围的图像。 14) 主观镜头:主观镜头代表剧中人物的眼睛,表现剧中人物的切身感受。 15) 客观镜头:客观镜头代

9、表作者和观众的眼睛,客观地叙述所发生的事情。 16) 空镜头:是指画面内没有主体事物的镜头,也成为景物镜头。 17) 蒙太奇:就是依照着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 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的、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 确地了解一件事情的发展的一种技巧。 18) 轴线:处理两个以上人物的动作方向及相互间交流时,人物中间有一条无形的线,称 为“轴线” 19) 摄像构图:是把客观事物和各种造型因素,按照主题思想的需要和审美原则及构图规律有机地组织在摄像画面之中,形成一定的画面布局。 20) 画面布局:是指构思、组织、安排画面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及

10、空白各个成分的相 互关系,以便组成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统一的完美画面。 21) 静态构图:是用固定镜头拍摄相对静止的对象,在一个镜头内只表现一种构图形式。 22) 特殊摄像:是指特殊条件下的摄像,包括特殊物体摄像,特殊环境摄像与特殊天气摄 像等。 23) 电视教材的评价:是指在制作或者使用电视教材时,根据一定的目标和标准对其进行 审定、评价或教学试用效果的研究,从而对电视教材的价值做出判断或进行评质定级 的一种手段。 24)电视教材的造声:是指电视教材在编制与使用规程中出现的干扰、歪曲信息和信号的因 素这些因素可以出现在编码和译码的环节,也可以出现在记录、储存和传输信息的信道中。25)图像编辑

11、点:两个相邻镜头的衔接点称为图像编辑点 3、简答题简答题 1)教材发展的阶段:1.口头语言媒体阶段 2.文字媒介阶段 3.印刷媒介阶段 4.电子媒介阶 段 2)电视教材的教学特点:1.明确的教学目的 2.特定的教学对象 3.严格的科学性,艺术性 要为科学性、教育服务 4.要贯彻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3)电视教材的电视特点:1.以视觉形象为主,以活动图像为主 2.利用电视表现手段呈现 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 3.视听结合,多维度传递信息内容 4.存储再现,克服时空局限性 5. 传送方式多样化,适宜多种教学方式 4)电视教材的表达形式:讲授型、图解型、戏剧型(表演型) 、综合型 5)电视教材按教学目的分

12、类:1.思想教育片 2.知识教学片 3.技能教学片 4.体育教学片 6)电视教材按内容长度分类:1.整门课程的电视教材 2.章节课程的电视教材 3.专题内容 的电视教材 4.片段性内容的电视教材 7)系统课程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1.稿本阶段 2.拍摄准备阶段 3.现场录制阶段 4.后期加 工阶段 5.使用评估阶段 8)电视教材编制稿本阶段步骤:1.确定选题 2.选定表达形式 3.选择素材 4.编写文字稿本 5.编写分镜头稿本 9)编稿的业务素质要求:1、学科专业知识 2、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经验 3、电视教材编 制的知识 10) 导演的业务素质要求:1、掌握影视艺术的理论与技巧 2、熟练掌握电视

13、制作设备系统 的功能和使用的方法 3、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掌握基本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4、具有比较广泛的学科专业知识 11) 电视教材的选型依据:1.依据教学内容 2.依据教学对象 3.依据教学组织形式 4.依据人 员和物质条件 12) 电视教材的选材原则:1.直观形象性 2.动作性 3.典型性 4.真实性与科学性 5.广度与 深度 13) 电视教材的选材来源:1、现有的视听资料 2、外景现场拍摄的材料 3、演播室录制的 材料 14) 出现在电视教材画面中人员的分类:1.电视教师 2.节目主持人 3.示范操作人员 4.电视 表演人员 5.模拟化人物 6.电视学生 15) 出现在电视教材画

14、面中事物的分类:1.主体事物 2.配体事物(参照事物) 3.背景事物 16) 电视教材结构要遵循的教学规律:1.由形象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 2.由简到繁,由浅到深,逐步展开 3.重复,慢节奏 4.运用原理解释现象,用理论指导实践。 17) 解说词的作用:1.补充画面 2.提示画面 3.概括画面 4.强化画面 18) 写好文字稿本的步骤:1.写前要充分准备 2.要按照统一的格式编写 3.画面要富有视觉 形象 4.要写出完整的解说词 5.征求意见,反复修改 6.努力学习,勇于实践 19) 写文字稿本画面(画面富有视觉形象)的注意事项:1.画面要写得形象具体,具有动 作性 2.画面素材要有获取与录制

15、的可能性 3.画面内容要有鲜明的目的性,要突出主体 4. 画面内容要符合教学要求,符合科学性 5.画面设计要与解说词配合 20) 景别的区分:1.远景 2.全景 3.中景 4.近景 5.特写 6.大特写 21) 推镜头在电视教材中的作用:1.突出介绍重点,强化事物的特征 2.展示巨大的空间, 产生纵深感。 22) 拉镜头在电视教材中的作用:1.表现主体事物在空间的位置和所处的周围环境 2.表现 主体事物与周围事物的相互关系 23) 摇镜头在电视教材中的作用:1.展示空间环境和位置关系 2.展示人与物的空间关系, 使人物的活动与空间环境结合起来表现 3.介绍大面积的主体事物 24) 蒙太奇的作用

16、:1.蒙太奇的构成作用(库里肖夫效应) 2.创造时空作用 3.声音和画面 结合作用 25) 声音画面的结合形式:1.声音同步配合,例如炮弹爆炸时出现爆炸声,加强了画面的 真实感.。2.声画分立,画面内无生源,传来声音与画面形成分立,制造出一种联想的感觉。3.声画对比,画面上出现乞丐在路上讨饭的情景,而声音却是酒楼猜拳行令的声音,声音 与画面形成强烈对比。 26) 蒙太奇的形式:1.连续式:以动作的连续性和因果关系为依据、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 序连接的镜头。 2.平行式:用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交错叙述不同地点同一时间发生的事件。3.对比式:镜头或场景的组接以内容、情绪或造型上的尖锐对立或强烈对比作为连接的依 据。 4.比喻式:或称象征式、隐喻式,是用某一具体形象或动作比喻一个抽象的概念。 5. 重复式:可以起到强调作用。 6.积累式:将一组在某种因素上有联系的镜头组接在一起, 并在一种不断叠加的积累效果中树立主体或思想。 27) 镜头组接的原则:1.镜头组接要合乎逻辑 2.遵循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 3.景别过渡要自 然、合理 4.动接动,静接静 5.光线、色调的过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