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0187342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一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一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褶皱构造的基本类型褶皱构造的基本类型课标要求: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对“背斜与向斜”的内容处理。背斜与向斜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要求学生能根据两者的特征来区分二者,而特征的讲授要落实到图上,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建议背斜与向斜的特征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其中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去判断岩层的新老的方法。2.对“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内容处理。背斜向上拱起发育成山岭,向斜向下弯曲发育成谷地,学生比较好理解;而背斜发育成谷地,向斜发育成山岭,学生较难理解。建议做一个模拟小实验:并思考:该变化对地貌形成有何影响?通过该实验让学生更

2、好地理解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变得破碎易被侵蚀成为谷地,而向斜轴部因受挤压力作用变得坚固不易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老师据此总结:只受内力作用的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受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北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引入新课引入新课】首先展示世界地形图,让学生看世界陆地地形大势,认识山岳是构成陆地的骨架。然后提出问题山岳是如何形成的,引出山岳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作用有关,指明本节的目的通过个案分析认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习新课学习新课】在山岳形成部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山,教师都可以按照内力作用地质构造地貌发育的线索展开分析。为了让学生理解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而形成褶皱的过程,教师可

3、以从两侧水平挤压手中的教科书,让学生观察书页的弯曲变化,并参考相关模型讲述褶皱构造的特点、基本形态及其判断依据。在地貌上,褶皱构造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山,一种是背斜山,它的形态和背斜构造形态基本一致;另一种是向斜山,它是由向斜遭受外力的差异性侵蚀形成的。这两种山通称为褶皱山。【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一、知识目标 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二、能力目标二、能力目标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德育目标三、德育目标

4、1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地形的形成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地壳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寻的、是可以被认识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2阅读褶皱示意图,分析褶皱的成因及地貌表现。【教具准备教具准备】背斜向斜比较动画素材等多媒体素材库【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板书板书】褶皱山褶皱山 【引导引导】什么叫褶皱? (教师在讲课时可利用随手教具书本、纸张进行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讲解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

5、,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 曲,叫做褶皱。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 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我们下面 先来了解一下褶皱山的有关知识。 【板书板书】褶皱山褶皱山 概念:岩层弯曲变形(连续性变形) 【指导读书指导读书】褶皱的基本形态表现为两种,即背斜和向斜。什么是背斜、向斜呢? (教师在黑板上用板笔绘出背斜和向斜的形态图,并标出受力方向)【板书板书】形态:背斜和向斜褶皱形成过程:【提问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背斜和向斜从外部形态上看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从外部形态看,背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

6、一般是向下弯曲的。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但这只是一般情况, 还有特殊情况。 (教师用黑板擦把背斜上部擦去一部分,把向斜上部用粉笔添绘上一部分,变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态。)【引导引导】大家请看!有的时候恰恰相反,背斜由山岭变成于谷地,而向斜由谷地变成了山岭, 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这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 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 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所以我们在分

7、析问题时, 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在山区、矿山等地带是可以看到的。所以 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形态上来判断背斜或向斜。背斜顶部被侵蚀后,下面的岩层裸露出来,所 以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无论岩层怎样变形,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或向斜,都是可靠的。 【板书板书】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与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与向斜的比较: 【出示投影片出示投影片】背斜和向斜同学们弄清楚了吗?下面我们通过这一表格再来比较一下。背斜 向斜比较表。背 斜 向 斜一般形态岩层 向上拱起岩层向下弯曲注意点对于复杂的褶皱仅从形态上区分是不科学的。如: 地面或岩层新老关系(主 要依据)岩层中间老,两侧新。岩层中间新,两侧老。常见地形山 岭 谷 地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物质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更加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倒 置地 形(差别侵蚀)成因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图示背斜成谷向斜 成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