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185650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zs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zs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zs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zs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s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 摘要,阐述了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了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通 过公共气象服务的纯公共和准公共服务属性界定, 分析了现有公共气象服务分类在新形势 下存在的利弊, 提出服务产品应重视差异化程度、与时俱进, 改变重服务产品前段、轻服务 产品中段、略服务产品后段的现状, 加强产品深度加工,延长气象服务产品链条,正确实用的 使用公共气象服务。 关键词 公共气象服务 现状问题 解决对策 一、什么是公共气象服务1.1 公共气象服务的概念。研究公共气象服务,必须明晰公共服务的概念。目 前 对公共服务比较一致的提法是“公共服务是有国家行为介入的一种服务活动”。 它具有以下特

2、点:公共服务可以使公民的某种直接需求得到满足,如教育和医 疗保健;公共服务可以由公民根据个人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选择;公共服务涉 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现代社会中的所谓公共服务就是指使用公共 权力和公共资源向公民(及其被监护的未成年子女等)所提供的各项服务。简 言之公共服务是使用了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的社会生产过程,它一定是公民所 需的,能够使公民的某种直接需求得到满足的,它的对象是公民及其组织,它 满足的是公民 及其组织的基本的直接需求。与公共服务相对应的是私人服务。公共服务有别 于私人服务,公共服务体现的是公民权利与国家责任之间的公共关系;私人服 务体现的是以货币可支付能力为前提的私人

3、牟利追求与消费者之间的市场关系。 而社会公益服务则体现的是部分社会成员的善意与志愿精神同特定社会群体 之间的社会关系。公共服务满足公民生活、生存与发展的某种直接需求,能使 公民受益或享受。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监护人,即他们的子女所需要的, 他们可以从受教育中得到某种满足,并有助于他们的人生发展。如果教育过程 中使用了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那么就属于教育公共服务。相对气象服务而言 是一样的。 1.2公共气象服务概念与定位。公共服务可以根据其内容和形式分为基础公共服 务,经济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服务等类型。基础公共服务是指 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公民及其组织提供从事生产、生活

4、、发展 和娱乐等活动都需要的基础服务。气象服务属于此类服务。国家对气象部门 的定位是公益性、科技型的事业单位。其中公益性就明确的界定气象服务属于 公共服务。且气象信息及科技咨询等是公民及其组织从事生产、生活、发展和 娱乐等活动所需要的基本资料。 1.3公共服务与公共气象服务的经济属性。公共服务定位于公益性,它是完全靠 纳税人的钱支撑的服务,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面向的是政府部门、各行各业 和全体民众。公共气象服务作为基础公共服务同样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 公共服务。但是,公益性并不等于无偿性,公共服务并不都是无偿服务,有偿 服务并不能否认其公益性和公共服务性,关键是服务受众和资源属性。公共服

5、务是靠纳税人的钱支撑的,纳税人的钱的受益者是公众整体和政府。凡是公众 整体和政府受益的公共服(含设施)应是免费的 二、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 目前,气象部门承担着基础结构、社会公益、服务三种社会职能,从服务性质上既有公益性又 有非公益性,从经济收益上既有无偿又有有偿, 从服务效益上既要追求社会效益又要追求经济效益,从组织结构上既有管理职能又有实体职能。国务院已明确:气象部门属于公益类事业 单位。事业单位改革的原则是: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业企业分开、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 性机构分开。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 目前公共气象服务分类的有利之处在于可把气象科技 服务纳入到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提升气象部门服务效

6、益,使气象服务更地适应领导部门、各 行业、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需要。弊端:公众气象服务和气象科技服务有交叉,存在模 糊现象,把一些具有纯公共服务属性的增值服务也纳入准公共气象服务,把这些项目的维持费 用定义成补偿性收费,产生了公益服务和非公益服务在经济利益和服务范围的一些矛盾和困 惑, 不利于当前事业单位改革中气象部门的定位, 易使气象部门陷于被动的局面。关于公众 气象服务中的部分收费现象, 这是由于气象服务与公众难以建立直接的授受关系, 很大程度 上是间接的授受关系。开展公众气象服务离不开媒体和通信载体,与公众服务的关系也就在 某种程度上转化为气象服务与媒体及电信业的关系。此部分增值服务

7、,同样具备纯公共产品 的 3 个特性,如手机气象短信,一人订制享用这种物品,常常就是全家人乃至亲朋圈共享,没法 限制个人的非赢利转发。同时短信中的气象信息不因使用者的增加而引起气象信息生产成 本的增加。再次,同一条气象短信, 不同的订阅者在使用时完全可以本着各人的意愿和判断 决策能力去使用,不会互相妨碍。至于向定制用户收取低廉的费用主要是为了维持网关等通 讯传播和信息采编成本, 就像不能因为花了几文钱买了报纸得到服务信息就否定报刊服务 信息的公益性纯公共服务性质一样。由于气象的高投入性质(如卫星、雷达等巨资设施), 决定了私人或民间团体无法满足财力的要求,只能由国家投入。与气象产品制作过程的高

8、科 技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相比, 所收取的费用根本无法补偿高额的投入,不应看成补偿性收费。 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坦然地把短信、声讯、影视等具有部分增值效益的服务看成公益性的纯 公共服务, 纳入公众气象服务的类别。我国决策气象服务位于所有气象服务的首位,相对 于专业气象服务针对于人们的生产 生活,决策气象服务更趋向于对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和控 制上,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它提供了准确、及时、主动那个、科学、 高效的气象服务。现在,全国各级气象部门的决策气象服务的工作针对性明显加强,服务 的领域越来越宽,服务的效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多次对气象部门的决策服务材料给 予批示或者表扬。 然而

9、,我国目前的决策气象服务仍存在以下问题:(1)公众对于决策气象服务的普遍认知 度还不高,虽然气象服务这一专业性质的行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很贴近,但人们对于决策 气象服务的认知还是很少的,这是由于对决策气象服务的宣传不到位造成的。 (2)决策气 象服务产品的主要依据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还不高,由于现今科学技术的限制性,从目 前的预报准确率来讲,要求百分之百的准确率是做不到的,误差在一定范围内是永远存在 的,另外,预报员过度依赖数值预报产品,以前总结的指标、方法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很多系列化的灾害性天气预报方法还不完善。 (3)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敏感度还 不够高,现今的决策气象服务的整个机制还

10、不够完善,做出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还不能满 足真实需要,所以需要更加多的努力来完善好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产生。 (4)决策气象服 务产品的最终目的灾害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用性和效率还不高。 三、公共气象服务问题的解决方法 3.1 加大决策气象服务的宣传力度,不仅仅只是让各地区决策部门了解决策气象服务,要让 普通民众也要了解到决策气象服务的重要性,以此,可以让普通民众更有效地预防和减少 灾害性天气带来的经济财产损失和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的威胁。3.2 进一步研发出测量更精确的大气探测技术,让决策气象服务的基础天气预报 更加准确,同时将老预报员的经验客观化、召开灾害性天气总结交流等也是提高预报准确 率的有效

11、途径。这样就能提供更好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3.3 提高对决策气象服务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主动性和敏感性。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决策气象服务的体制机制。要高度重视决策气象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决策 气象服务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认真谋划培训等工作,推动决策气象服务队伍结构的合理 化。 另外,要做好各部门的综合协调工作,气象服务人员要树立大局观,要完善“小实体、 大网络”的决策气象服务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决策气象服务中心的作用,上下联动、左右互 动,调动各方面资源和积极性,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要加强决策气象服务中心能力建 设,做好技术保障、科技研发等工作,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技术含量,提升服务

12、的通俗化 和针对性。要加强培训,推动决策气象服务队伍的专职化;要完善决策气象服务流程,有 效利用各种资源,推动服务精细化。 3.4 可以对历年的气象资料以及决策气象产品进行科研总结,得出更准确的科学数据,像往 年的灾后抗灾方法哪些是合理且效率高的,就可以为以后的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另外, 在做决策气象服务产品时要对现今的科技情况和社会现状做出准确判断,这样才能做出合 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张霭琛.现代气象观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 2沈长泗,史国宁.气象信息与最优经济决策导论.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3肖方仁.公共服务理念下的我国政府配套改革浅析.山东行政学院山 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 4郑锦.浅析国家有关改革对气象科技服务的影响及适应措施的思考.第九届气象科技服务 联席会议材料汇编. 5胡泳.张瑞敏如是说.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6向洪,符晓蓉,贾其才,等.哈佛服务.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