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专业知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184700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排水专业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给排水专业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给排水专业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给排水专业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排水专业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排水专业知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排水专业知识给排水专业知识给排水专业知识 2008-01-12 11:51 一、 设计原则 1、 设计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规程、规范要求,特别应遵守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2、 选用国家标准图及院标准,应注意选用新标准图号,不能用作废的或已被新的图号替代的标准图号。 3、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有关内容。 二、设计内容 通常民用建筑给排水包括如下内容 1、 给水系统; 2、 排水系统; 3、 消防系统; 三、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 A、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 1) 摘录设计总说明所列批准文件和依据性

2、资料中与本专业设计有关的内容; 2)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3) 其他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设计资料,工程可利用的市政条件。 2、设计范围 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当有其他单位共同设计时) 。 3、室外给水设计 1) 水源: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干管的方位、接管管径、能提供的水量与水压。当建自备水源时,应说明水源的水质、水温、水文及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及净化处理工艺和设备选型等。 2) 用水量: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活用水定额及用水量,生产用水水量,其他项目用水定额及用水量(含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量、游泳池和中水系统补水量、洗衣房、锅炉房、水景用水、道路

3、、绿化洒水和不可预计水量等) ;消防用水标准及用水量,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最大时用水量) 。 3) 给水系统:说明生活、生产、消防系统的划分及组合情况,分质分压分区供水的情况。当水量、水压不足时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调节设施的容量、材质、位置及加压设备选型。如系扩建工程,还应对现有的水系统加以简介。 4) 消防系统:说明各类形式消防设施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供水方式,设备选型及控制方法等。 5) 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4、室外排水设计 1) 现有排水条件简介:当排入城市管道或其他外部明沟时应说明管道、明沟的大小、坡度、排入点的标高、位置或检查井编号。当排入水体(江、河、湖、海等)时,还应说明对

4、排放的要求。 2) 说明设计采用的排水制度、排水出路。如需要提升,则说明提升位置、规模,提升设备选型及设计数据,构筑物形式,占地面积,紧急排放的措施等。 3) 说明雨水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或采用的暴雨强度) 、重现期、雨水排水量等。 4) 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1)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各种用水量标准,用水单位数,工作时间,小时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2) 给水系统:说明给水系统的划分和给水方式,分区供水要求和采取的措施,计量方式,水箱和水池的容量、设置位置、材质、设备选型,保温、防结露和防腐蚀等措施。 3) 消防系统:遵照各类防火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要求,

5、分别对各消防系统(如消火栓、自动喷水、水幕、雨淋喷水、水喷雾、泡沫、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原则和依据,计算标准,系统组成,控制方式,消防水池和水箱的容量、设置位置以及主要设备选择等予以叙述。 4) 热水系统:说明采取的热水供应方式,系统选择,水温、水质、热源、加热方式及最大小时用水量和耗热量等。说明设备选型、保温、防腐的技术措施等。当利用余热或太阳能时,尚应说明采用的依据,供应能力,系统形式,运行条件及技术措施等。 5) 排水系统:说明排水系统选择,生活和生产污(废)水排水量,室外排放条件。屋面雨水的排水系统选择及室外排放条件,采用的降雨强度和重现期。 6) 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6、节水、节

6、能措施:说明高效节水,节能设备及系统设计中采用的技术措施等。 7、对不隔振及防噪要求的建(构)筑物,说明给排水设施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B、设计图纸 1、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1) 全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位置、道路等,并标出主要定位尺寸或坐标、标高,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 2) 给水、排水管道平面位置,标注出干管的管径、流水方向、闸门井、消火栓、水表井、检查井、化粪池等和其他给排水构筑物位置; 3) 场地内给水、排水管道与城市管道系统,连接点的控制标高和位置; 4) 消防系统标注出干管的管径。 2、建筑给排水平面图 1) 绘制给排水底层、标准层、管道和设备复杂层的平面布置图,标出室内外接管位置、

7、管径等。 2) 绘制机房(水池、水泵房、热交换间、水箱间、水处理间、游泳池、水景、冷却塔等)平面布置图。 3) 绘制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各类消防系统、热水系统原理图,标注干管管径,设备设置标高,建筑楼层编号及层面标高。 C、主要设备表 按子项分别列出主要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参数) 、数量。 四、 施工图设计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 、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 1、设计总说明: 施工图说明应采用统一说明。 2、图例 3、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1) 绘出各建筑物的外形、名称、位置、标高、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 ; 2) 绘出全部给排水管网及构筑物的位置(或坐标) 、距离、检查井、化粪池型号及详图索引号; 3) 对较复杂工程,应将给水、排水(雨水、污废水)总平面图分开绘制,以便于施工(简单工程可以绘在一张图上) 。 4) 给水管注明管径、埋设深度或敷设的标高,宜标注管道长度,并绘制节点图,注明节点结构、闸门井尺寸、编号及引用详图(一般工程给水管线可不绘节点图) ; 5) 排水管标注检查井编号和水流坡向,标注管道接口处市政管网的位置、标高、管径、水流坡向。 6) 排水管道绘制高程表,将排水管道的检查井编号、井距、管径、坡度、地面设计高、管内底标高等写在表内。 A、排水管道绘制高程表,将排水管道的检查井

9、编号、井距、管径、坡度、地面设计高、管内底标高等写在表内。 简单的工程,可将上述内容直接标注在平面图上,不列表。 B、对地形复杂的排水管道以管道交叉较多的给排水管道,应绘制管道纵断面图,图中应表示出设计地面标高,管道标高(给水管道注管中心,排水管道注管内底) 、管径、坡度、井距、井号、井深,并标出交叉管的管径、位置、标高;纵断面图比例宜为竖向1:100(或 1:50,1:200) ,横向 1:500(或与总平面图的比例一致) 。4、水泵房平、剖面图 一般指利用城市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不足时设计的加压泵房。 1) 平面图 应绘出水泵基础外框、管道位置,列出主要设备材料表,标出设备型号和规格、管径、阀

10、门等位置、尺寸。 2) 剖面图 绘出水泵基础剖面尺寸、标高,水泵轴线管道、阀门安装标高,防水套管位置及标高。 5、水塔(箱) 、水池配管及详图 分别绘出水塔(箱) 、水池的进水、出水、泄水、溢水、透气等各种管道平面、剖面图或系统轴测图及详图,标注管径、标高、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消防储备水位等及贮水容积。 6、建筑给水排水平面图纸 1) 绘出与给水排水、消防给水管道平面布置有关各层的平面,内容包括主要轴线编号、房间名称、用水点位置,注明各种管道系统编号(或图例) ; 2) 绘出给水排水、消防给水管道平面布置、立管位置及编号; 3) 当采用异型系统原理图时,应标注管道管径、标高(给水管安装高度变化

11、处) ,应在变化处用符号表示清楚,并分别标出标高(排水横管应标注管道终点标高) ,管道密集处应在该平面图中画断面图将管道布置定位表示清楚; 4) 底层平面应注明引入管、排出管、水泵接合器等与建筑的定位尺寸、穿建筑外墙管道的标高、防水套管形式等; 5) 标出各楼层建筑平面标高(如卫生设备间平面标高有不同时,应另加注) ,灭火器放置地点;24m 以上住宅,首层做商铺的住宅,必须设置喷淋系统;消火栓管必须做环管,环管设检修阀门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消火栓支管,不能连接多于 2 支消防箱, (低层住宅可为枝状) ,原则上广州地区低层住宅也要设消火栓系统(地方消防部门要求) ; 6) 若管道种类较多,在一张

12、图纸上表示不清楚时,可分别绘制给排水平面图和消防给水平面图; 7) 对于给排水设备及管道较多处,如泵房、水池、水箱间、卫生间、报警阀门、气体消防贮瓶间等,当上述平面不能交待清楚时,应绘出局部放大平面图。生活水池:优先采用不锈钢生活水箱,水箱进水管必须高于溢流管 2.5 倍管径或 200mm 以上。 7、系统图 给水系统必须严格遵守给排水设计的要求,原则上,入户水表,前水压不能低于 10mH2O,卫生洁具水压不能大于 45 mH2O,否则必须作分区处理。 1) 系统轴测图 对于给水排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一般宜按比例分别绘出各种管道系统轴测图。图中标明管道走向、管径、仪表及阀门、控制点标高和管道坡度(设计说明中已交待者,图中可不标注管道坡度) ,各系统编号,各楼层卫生设备和工艺用水设备的连接点位置。如各层(或某几层)卫生设备及用水点接管(分支管段)情况完全相同时,在系统轴测图上可只绘一个有代表性楼层的接管图,其他各层注明同该层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