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几处注释质疑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184026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陵君窃符救赵》几处注释质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信陵君窃符救赵》几处注释质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陵君窃符救赵》几处注释质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陵君窃符救赵》几处注释质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陵君窃符救赵几处注释质疑内蒙古乌海市海矿四中 刘志华教学信陵君窃符救赵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 ,发现几处注释有欠妥当,现将自己的疑点简述如下,求教于大方之家。1、往请 课本注释为“去问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请”解释为 请求;邀请;谒见,拜见。我们认为句中“请”应解释为谒见,拜见。前文“魏有隐士曰候赢,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是说信陵君听说有候赢这样一个七十岁的守大梁东门的贫困隐士,因此“往请” ;第二段写道“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可以理解信陵君的“往请”是“谦而礼交”候赢这个隐士,而这个隐士以前又没有任何交往,因此,这

2、里的“往请”应该是信陵君主动交往候赢的开端,应注释为“去谒见,去拜见” ,也应该理解成“去谒见,去拜见” ,这样,也充分体现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个性特点。如果解释为“去问候” ,我们不禁要问,信陵君在没有与候赢有任何交往的情况下,就去问候,是不是显得有些莫名其妙?其次,又问候什么呢?因此,我们认为,此处注释应为“去谒见,去拜见” 。2、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课本注释为“如姬愿意替公子出死力,这没什么可说的。 ”什么叫“出死力”?令人费解,盗窃兵符,需要的是勇气、胆量、智慧和大无畏的精神, “出死力”能体现出来吗?而“无所辞”的“辞”在这里是“说”的意思吗?我们查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辞口

3、供;言词,词句;推辞、不接受;告别;文体的一种。上文写信陵君为如姬报了三年未报的杀父之仇,如姬应当万分感激的。这种情况下,才有“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我们认为应理解为“如姬想报答公子,即使是死也不推辞” ,“辞”译为“推辞” ,只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才有下文的如姬冒着被杀头的危险盗窃魏王的兵符,显然,盗窃魏王兵符是犯死罪的,如姬应该是非常清楚的。这样解释,通俗明白,平实易懂,符合实情,也较准确地落实了原文。3、效命之秋 课本的注释为“出死力的时候” ,同样, “出死力”非常抽象,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效送,献出;模仿,效法;效果。我们认为“效命之秋”中的“效”应解释为送,献出。“效命之秋”应理

4、解为“献出生命的时候” ,意为以死相报的时候。前文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因为他认为“小礼无所用” ,所以在“公子有急”的情况下,他要“效命”以“报谢” ,即“献出生命,以死相报” ,这也体现了当时“士为知己者死”的风尚,而朱亥的行动“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确实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准备以死相报信陵君。由此,将“效命之秋”译为“献出生命的时候”更为明确,也落实了词语。4、朱亥袖四十斤大椎椎杀晋鄙,第二个“椎”课本译为动词,我们认为欠妥, “杀”即“击杀” ,动词, “椎”在“杀”前应为修饰“杀” ,作“杀”的状语,因此译为“用椎”更为贴切。以上所谈,是笔者教学中的疑惑,并提出几点拙见,由于水平有限,参考资料不充足,不见得正确,盼有识之士赐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