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如东风电产业规划(修改本)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50KB
约9页
文档ID:4017508
江苏如东风电产业规划(修改本)_第1页
1/9

江苏如东风电产业发展情况及产业优势介绍一、我县的基本情况如东地处长江入海口北翼,东濒南黄海,南邻长江,与上海、苏南一江之隔,西接苏中腹地全县总面积 1872 平方公里,总人口108 万人,辖有 15 个镇和 2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耕地面积 158 万亩作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县之一,如东先后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百家明星县、全国科技百强县、全国邮电百强县,是全国知名的民间绘画之乡和教育之乡,被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喻为“风水宝地,江海明珠” 近年来,我县积极呼应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全面实施“两个集聚、两个促进、两个突破”的发展思路,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07 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20 亿元,连续五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二、我县风电场的建设情况(一)概况如东位于江苏省苏北平原南通市的沿海地区,拥有约106km的海岸线,沿海-2m以上滩涂面积约104万亩,沿海滩涂地势开阔、一望无际;如东县受冬夏季风影响,风力资源丰富,我县风电场项目区位于沿黄海海岸,开发建设条件得天独厚,是建设沿海及海上风电场的理想场所江苏如东地区风速分布从内陆向沿海逐渐加大根据我县县气象站 1960~2003 年 10m 高实测资料统计,年平均风速为 3.5m/s,临近海边地区的平均风速比内陆县城的气象站要大,根据我县风电场测风塔 1999 年 3 月~2000 年 2 月 40m 高实测资料统计,年平均风速为 6.2 m/s~6.6m/s;根据 2002 年 4 月~2004 年 10 月 70m 高实测资料统计,年平均风速为 7.2 m/s;根据 1996 年 10 月~1997年 10 月浅海 10m 高实测资料统计,年平均风速为 6.8 m/s;根据2004 年 8 月~2005 年 12 月浅海 70m 高实测资料验证,如东浅海滩涂 70m 高年平均风速为 7.5m/s。

经综合分析评估和专家论证,按风功率密度划分我县风电场属Ⅲ级风场,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二)我县风电场建设条件1、工程地质我县风电场场区覆盖层深厚,系全新统滨海-浅海相堆积物,表层土压缩性较高,承载力低,风电机组宜采用桩基基础2、接入网条件如东电网紧临过江通道,所发电量可顺利输入上海、苏南等发达地区如东全县共有 220KV 变电所 2 座,110KV 变电所 7 座,已形成以 220KV 马塘枢纽变和洋口港变为枢纽,以 110KV 变电所和110KV 线路为主网架,辅助以 35KV 变电所和 35KV 线路为支架的供电网络如东风电场的风电可经 110KV 升压变电站升压至 110KV 后分别就近接入 220KV 马塘枢纽变、洋口港变和五义变3、交通条件我县拥有较便捷的对外交通条件,风电机组设备由运输船运至南通港上岸,设备公路运输有三条线路可供选择,第一条线路经洋兴线运抵施工现场浅海滩涂风电场区再经船运至施工现场,运距约为 73km;第二条线路经南通–苏 223 线–掘苴线–苏 202 线运抵施工现场浅海滩涂风电场区再经船运至施工现场,运距约为88km;第三条线路经苏 223 线、掘兵线再运至施工现场,运距约为75km,三条线路均为二级以上公路,所有桥梁荷载等级均为汽-20、挂-100。

随着洋口港的初步通航和疏港铁路的顺利开工,将极大的提高如东的交通运输能力三)我县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我县建成投产、在建和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 82 万千瓦,总投资达到 120 亿元目前已累计装机 150 台套(其中一期 50 台、二期 100 台),投产规模达 25 万千瓦,已全部并网,累计发电超过 5 亿千瓦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绿色电力上网的目标东凌风电场首期 7 万千瓦和风电二期项目再扩建 10 万千瓦已正式开工建设,预计 09 年年底全部竣工投产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 40 万千瓦,其中中水电凌洋风电项目 10 万千瓦,近海风电示范项目 30 万千瓦1、如东风电一期 10 万千瓦特许权项目这是我国第一批特许权示范项目2003 年 4 月向国际招标,由华睿集团牵头的神州·万京·欧中中外联合体中标,成立了江苏联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项目位于我县沿海洋北垦区和环港外滩,计划总投资 8 亿元,工程建设规模 10 万千瓦,是当时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该项目选用丹麦威斯塔斯公司单机容量 2MW 的变桨距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目前全国第一,工程于 2004 年8月 18 日动工,2006 年 12 月底首批机组发电上网,2007 年 4 月底首批安装的13 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 2008 年 6 月该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

2、如东风电二期 25 万千瓦特许权项目该项目由龙源电力集团联合体中标,规划装机规模 25 万千瓦,总投资 24 亿元,该项目分别位于如东凌洋垦区、环港外滩至长沙作业区、东凌外滩,选用美国 GE 集团单机容量 1.5MW 的风电机组2006 年 10 月 23 日首台风机经调试成功并网发电,2007 年 6 月 18日,首期 10 万千瓦风电场竣工投产,这标志着全国首个 10 万千瓦规模特许权风电场项目率先在如东建成扩建的凌洋 5 万千瓦风电场于 2007 年底全面竣工投产在此基础上,再扩建 10 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已于 2008 年 9 月正式开工计划到 2009 年年底前,龙源 25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全面建成3、如东风电三期 7 万千瓦风电场项目该项目选址在我县东凌外滩项目公司—江苏东凌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已于 2006 年 1 月成立,首期开发 7 万千瓦风电场项目,计划安装风机 47 台,单机容量 1.5MW目前该项目已于 2008 年 9 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 2009 年建成投产四)我县海上风电场的规划设想2006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加快江苏沿海风电建设步伐,开展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前期工作,为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创造条件。

江苏省发改委已于 2007 年初委托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江苏省近海风电场工程规划 2007 年 5 月 16 日,国家发改委在京组织召开了江苏海上风电建设专题会议,研究如东海上风电场和风电设备国产化问题2007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江苏如东海上示范风电场建设的会议纪要》,“拟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和国电龙源电力集团合作,在江苏如东地区建设 30 万千瓦的海上示范风电项目”,要求加快海上示范风电场建设的前期工作2007 年 6 月 18 日,在国家特许权项目如东第二风电场竣工仪式上,国家发改委张国宝副主任要求我县抓紧开发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如东县近海风能资源,并与洋口港总体规划相协调,确保近海风电场建设的有序开展,我县会同中广核风电公司和国电龙源电力集团共同委托华东勘测设计院先对如东县近海海域开展海上风电场进行规划研究初步研究认为,在距海岸线 3~40km、水深 5~15m 左右的海域内,并结合洋口港总体规划,初步测算如东县海上风电场可开发的海域面积为 400km2,可开发的总装机容量约为 200 万千瓦其中如东海上风电场 I 区(位于环港外滩,距离海岸线 20-40 公里)规划海域面积 220 km2,装机容量约为 110 万千瓦; II 区(位于洋口港临港工业区东侧,距离海岸线 20-40 公里)规划海域面积 80 km2,规划装机容量约为 40 万千瓦;III 区(位于东凌外滩,距离海岸线 20-30 公里)规划海域面积为 100 km2,相应装机容量约为 50 万千瓦。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意见和要求,选取风资源情况、交通运输条件、接入系统条件、施工安装条件较好、海底地形地质条件较简单、建设条件较好的近海海域,并考虑工程投资、海洋水文泥沙条件、环境保护因素以及如东县洋口港总体规划的情况等,经综合比较后,选取如东海上风电场 III 区部分海域作为建设如东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的场址,装机规模 30 万千瓦,相应海域面积 60 km2五)我县风电项目的现实意义江苏省电网为一纯火电电网,目前网内主要电厂均为燃煤电厂,电源结构形式单一,发电用煤需求量大,而由于江苏省内常规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力资源比较匮乏,因此,每年需从区外调入大量的煤炭和石油,每年的发电用煤自给量仅300~500万t,80%需区外来煤解决随着经济的发展,远景需用电负荷、电量将持续增长,发电用煤需求量将更大另一方面,燃煤电厂在消耗大量燃煤的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SO 2、CO 2、CO、NO X、烟尘等污染环境和造成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江苏省因地制宜地开发建设一定规模的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对江苏省能源消耗的有益补充,符合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江苏如东风力发电工程位于沿海地区,建设条件较为优越,建成后可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清洁可靠的能源,成为大电网供电的有益补充,为电力负荷分散但发展较快的处于电网末端的沿海地区提供电力供应。

本工程的建设可以替代国家严格控制发展的小型凝汽式燃煤电站,减少系统发电用煤,对当地环境和生态保护有利,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根据测算,建成后的风电场每上网一亿千瓦时的电量,就意味着节约了 4 万多吨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 12 万吨,二氧化硫 450 吨,在节能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风电场的建设,可使沿海地区得天独厚的风力资源和滩涂资源发挥其最佳效益,结合其“生态观光场”等生态旅游资源,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三、我县风电设备产业发展情况和规划设想根据我省风电发展规划,江苏省沿海将规划开发 1800 万千瓦的风电项目,我县沿海及海上风电规划的装机容量将达到 400 万千瓦以上,其中陆上及滩涂风电场 82 万千瓦,潮间带风电场 100 万千瓦,海上风电场 250 万千瓦,为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快速推进现有风电项目的同时,我县积极利用现有产业优势,着力引进风电设备制造项目,努力拓展我县“绿色能源县”发展空间编制完成了《中国(如东)风电设备科技产业园规划》,确立了立足如东一、二期风电及海上风电场项目,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消化吸收先进技术,通过中外合资建设兆瓦级风电设备制造厂,形成集设备制造和风电投资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的总体指导思想,为我县风电设备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根据风电设备产业园发展规划,我县在如东经济开发区建设“中国(如东)风电设备科技产业园”,风电设备产业园规划面积3000 亩,首期开发 1000 亩,园区内设立齿轮箱制造、发电机制造、塔架、机仓制造、叶片制造、变频器及电气控制制造和总装等相关企业充分利用如东大规模开发风电场项目的优势,形成风电设备研发、制造与风电试验场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风电设备科技产业基地,计划到 2010 年,形成 400 台套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能力,形成年产值 30 亿元、利税 4 亿元的生产规模目前,园区在 2 兆瓦级风电机组研发并产业化生产的基础上,争取建立省级以上风电设备开发研制中心,配套建设国产风电设备试验场,为国产风电设备测试和运行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撑平台,配合风电设备制造公司研制开发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和 500 吨级海上风电设备安装船,为风电设备国产化作出贡献力争到 2015 年,园区形成 200 亿元的产业规模围绕风电设备产业园发展规划的实施,我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中国(如东)风电设备科技产业园项目推进协调小组,强力推进我县风电设备产业的发展;制定并出台了鼓励和支持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落户如东的优惠政策;加大了风电设备制造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取得良好效果,先后引进了一批风电设备制造项目。

目前,由无锡宝南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投资的新源风电设备公司注册资金 1 亿元,已到帐 2000 万元,首台 2 兆瓦风机已完成地面测试,预计年底前吊装试运行;风机设备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