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173457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实施效果评估方案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计划),我省于2011年制定并实施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根据条例、计划的相关规定和国家体育总局的统一部署(体群字201464号文),将对实施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特制定本评估方案。一、目的意义通过对实施计划实施情况的效果评估,全面总结实施计划中所提出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效果,评估各级政府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探索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途径和措

2、施,为制定新周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提供更加完备的公共体育服务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二、评估依据评估的依据为省政府颁布的实施计划和各级政府颁布的实施计划,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实施情况评估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评估标准)。三、评估内容评估内容为实施计划中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实施效果 2 ,以及各地对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本次实施计划实施效果评估将重点选取评估标准中可量化程度高和数据可靠性强的核心指标进行评估(共20个,见附件2),强调评价实施计划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在对重点指标进行量化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定性评估,总结梳理四年来我省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特色及工作成效。四、评估方式(一)本次实施计

3、划实施效果评估工作采取分层分部门评估、自评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省里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获得评估总报告所需的资料和结果:1、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上报的对本地实施计划的评估报告;2、与实施计划职责任务相关的厅局对实施计划实施效果的专题评估报告;3、计划于11月份对泉州、三明、龙岩三市进行实地检查。(二)各级可参照省里的工作思路开展对本级实施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估工作。五、评估机构实施计划评估工作不再另设领导小组,由省全民健身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由省体育局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六、工作阶段和任务评估工作总体分为四个阶段。 3 (一)2014年78月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制定实施计划评估方案,成立工作

4、机构,启动评估工作。同时印发方案,指导县(市、区)体育部门开展本级实施计划的评估工作。(二)2014年910月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按照评估指标的要求,收集并汇总数据,总结分析实施计划的实施效果,形成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实施计划实施效果评估报告,并与全民健身计划评估核心指标数据汇总表和总体情况自评表汇总经当地评估领导小组同意后报送省体育局。各相关厅局根据本方案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有关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闽政办201218号),总结分析实施计划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报省体育局。(三)2014年11月 对泉州、三明、龙岩市进行实地检查(具体要求另行通知)。(四)20

5、14年12月省里汇总整理评估报告数据、材料和建议,结合实地检查情况和全省性各单项工作所掌握的数据结果和情况,撰写评估总报告。向省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上报实施计划实施效果评估报告。七、评估结果报送各市各单位应根据实施计划评估工作的总体进度,于201 4 4年11月10日前提交以下材料至省体育局,作为评估结果:(一)本市(区)实施计划实施效果评估报告(具体格式要求参照附件1)(二)填写核心指标数据汇总表(附件2,共20项指标),并提供支撑材料。(三)参照评估标准,填写总体情况自评表(共57项指标)。八、工作要求(一)请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参照省里评估工作安排,结合你市(区)在推行实施计划过程中的

6、实际情况,明确评估思路和方法,制定本级实施计划评估工作方案,及时启动并组织开展好实施计划的评估工作。(二)为加强对县(市、区)实施计划的成效评估,各市要组织指导各县(市、区)做好本级实施计划的评估工作,把握好工作节奏,及时掌握逐级评估的进展情况,获取本级评估所需的相关基础数据,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评估工作。(三)请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按附件1的格式撰写评估报告,字数在4000字以内。评估报告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提炼特色,总结经验,科学谋划,具体内容可结合各市实际做微调。(四)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可利用评估工作摸清底数,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本市(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 5 设

7、现状和发展空间,为新周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研制作好准备。(五)实施计划评估工作历时较长,是下一阶段的一项重点工作。请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精心安排部署,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与省相关部门反馈和沟通协调,保证工作顺利推进。联 系 人:省体育局群体处 范永胜联系电话:(0591)88017868电子邮箱:附件:1.各设区市实施计划实施效果评估报告(格式)2.全民健身计划评估核心指标数据汇总表3.实施情况评估标准(试行) 6 附件 1各设区市实施计划实施效果评估报告(格式)一、前言(基本情况)二、评估的依据(依据、对象、范围、方法)三、核心指标完成情况四、总体情况(参

8、照评估标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基础指标,结合特色工作进行总结)(一)体育组织(二)体育活动(三)体育设施(四)健身指导(五)行政管理(六)法规制度(七)经费支持(八)社会宣传五、本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特色与经验(一)特色工作(二)基本经验(三)存在不足六、完善本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和建议(一)背景分析(二)目标任务(三)工作措施(四)保障措施 7 附件 2全民健身计划评估核心指标数据汇总表填报单位:(盖章)一一级级指指标标二二级级指指标标实际值实际值体育锻炼参与 率1.1.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2.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总体合格达标率 身体素质 3. 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

9、秀达标率4.人均体育场地面积5.县(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数量及比例6.城市街道室内外健身设施数量及比例7.农村乡镇体育健身中心数量及比例8.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数量及比例9.公共体育场馆数量及开放率健身设施10.学校体育设施数量及开放率11.县及以上地区体育总会12.全民健身站点体育组织13.每万人体育社会组织数14.每千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 健身指导 15.每年接受体质测试人数体育活动16.定期举办县级以上全民健身运动会17.全民健身发展纳入政府工作报告18.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报告组织保障19.全民健身设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经费支持20.群众体育人均事业经费联系人: 电话

10、: E-mail: 8 填写及支撑材料说明核心指标定义参照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实施情况评估标准(试行)中的“二级指标填写说明”,并需提供相关支撑材料,统一由省级体育部门盖章确认: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由省级体育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社会调查报告,要求体现科学的抽样方法、样本量以及样本构成。2.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总体合格达标率:以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中记录的数据为准。3.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达标率:以各地区教育部门出具的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为准。4.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本地区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出具本地区体育场地面积数/本地区年鉴公布户籍人口数量。5.县(区)

11、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数量及比例:指室内建筑面积2000 平方米以上(不设看台),能开展 7 个以上体育锻炼项目,全天对外开放,专门用于群众健身活动的场所的数量及占本地区县(区)总数的比例。6.城市街道室内外健身设施数量及比例:指街道小型健身活动中心(室内建筑面积 2000 平米以下),或向社会开放的多功能运动场所(总面积 800 平方米以上)的数量及占本地区城市街道总数的比例。7.农村乡镇体育健身中心数量及比例:指农村乡镇以室内或灯光球场为主的健身设施(含有健身器材和其它场地)的数量及占本地区乡镇总数的比例。8.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数量及比例:指以一个篮球场、两张乒乓台(可替换其它运动设施)为主

12、的健身场地的数量及占 9 本地区行政村总数的比例。9.公共体育场馆数量及开放率:指由体育系统管理的、每天开放时间超过 6 小时的公共体育场馆的数量及占由体育系统管理的公共体育场馆总数的比例。10.学校体育设施数量及开放率:指在节假日、课余等可利用时间向学生和社区居民开放体育设施的数量及占学校体育场馆总数的比例。11.县及以上地区体育总会:所有县级以上地区名单、所属体育总会名称、法人、注册时间和主管审批部门。12.全民健身站点数:指群众自发形成、自愿参加、自我组织、依托相对固定的体育场地设施,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志愿服务,定时开展科学健身活动,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公益性群众体育组织。县级体育部门汇总

13、辖区内健身站点数、地址、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13.每万人体育社会组织数:在县级(含)以上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体育社会组织。14.每千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本省(区、市)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信息系统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15.每年接受体质测试人数:以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中记录的数据为准。16 定期举办县级以上全民健身运动会:所有县级以上地区名单、运动会名称、举办时间、所设项目、参与人数。以印发的正式竞赛规程和秩序册为准。17-19.全民健身发展三纳入:所有县级以上地区名单,汇总纳入县级以上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情况。20群众体育人均事业经费:各级体育部门提供并盖章

14、确 10 认的财务报表文件。 11 附件 3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 年)实施情况评估标准(试行)一一级级指指标标二二 级级 指指 标标A A 类标类标准准B B 类标类标准准C C 类标类标准准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35%以上32%以上30%以上2、16 岁以上城市居民(不含在校学生)经常参加 体育锻炼人数比例22%以上18%以上15%以上3、16 岁以上农村居民(不含在校学生)经常参加 体育锻炼人数比例10%以上7%以上5%以上4、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情况1 小时校达 100%1 小时校达 100%1 小时校达 90%5、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50%以上40%以上30

15、%以上体 育 锻 炼 参 与 率6、残疾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15%以上10%以上5%以上7、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总体合格达标率92%以上88%以上85%以上8、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总体优秀达标率18%以上15%以上10%以上9、城市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达标率94%以上90%以上85%以上身体素质10、农村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达标率88%以上85%以上80%以上 12 11、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达标率25%以上20%以上15%以上12、每万人体育场地数12 个以上10 个以上8 个以上13、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 平方米以上1.5 平方米以上1.0 平方米以上14、市(地)、县(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大、中型)覆盖率 80%以上覆盖率 50%以上覆盖率 30%以上15、城市街道室内外健身设施覆盖率 70%以上覆盖率 50%以上覆盖率 30%以上16、居委会健身点覆盖率 80%以上覆盖率 50%以上覆盖率 30%以上17、乡镇体育健身中心覆盖率 70%以上覆盖率 50%以上覆盖率 30%以上18、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 80%以上覆盖率 50%以上覆盖率 30%以上19、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90%以上80%以上60%以上20、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70%以上50%以上40%以上健身设施21、市(地)、县(区)体质监测站点覆盖率 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