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中旗阿尔其山叉枝圆柏自然保护区简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162235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拉特中旗阿尔其山叉枝圆柏自然保护区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乌拉特中旗阿尔其山叉枝圆柏自然保护区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乌拉特中旗阿尔其山叉枝圆柏自然保护区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乌拉特中旗阿尔其山叉枝圆柏自然保护区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乌拉特中旗阿尔其山叉枝圆柏自然保护区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拉特中旗阿尔其山叉枝圆柏自然保护区简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乌乌拉特中旗阿拉特中旗阿尔尔其山叉枝其山叉枝圆圆柏自然保柏自然保护护区区简简介介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阿尔其山叉枝圆柏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旗中部,分布在巴音哈太、乌兰苏木境内。东径 10845-10856;北纬 41364146。北界以乌兰温多尔音高勒伊和沃博勒卓一线为界;东界以阿尔其音高勒洪浩特莫若格钦一线为界;西界以乌和尔图哈勒盖图乌兰温多尔翁高瑞图亥高勒阿尔其口一线为界;南界以呼赉海流图为界。南北长约 17 公里,东西宽约 15 公里,总面积达 14787.5 公顷。距乌中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镇 30 公里。保护区地质构造上属内蒙古西部阴山纬向构造带的一部分。为

2、岩浆岩相出露较好的地段,主要由元古界马尼图群、白云鄂博群的石英岩、大理岩、玄武安山岩、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组成近东西向褶皱隆起带。由于地壳上升和剥蚀作用,本区山体峻峭,谷深狭窄,峰顶和南坡多因流水侵蚀作用而基岩裸露。海拔高程在 1407 米至 1754.4 米之间。地貌类型属高原石质丘陵山地。总的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相对高差为 340 米。保护区深处内陆,长年受大陆气流的控制,表现为极端干旱的内陆荒漠特征,冬季受蒙古冷高压的影响寒冷干燥。年均气温 4.5,一月份平均气温-14 ,七月份平均气温 22,极端最低气温-41,极端最高气温 34.3。年降雨量 200 毫米,蒸发量 2800 毫米,

3、降雨量多集中在 7-9 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 80%。全年日照时数为 3300 小时,全年大风日数 50-70 天,最多年份达 120 天,平均风速 5.4 米/秒。多为西北风,冷空气活动较频繁,无霜期 110 天。保护区地带性土壤为石质棕钙土。非地带性土壤有风沙土、草甸土、土层厚度 20-80cm,土壤贫瘠,水土流失、沙化风蚀严重。保护区属黄河水系,多年平均径流深 11 毫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 7 毫米,径流集中发生在 5-9 月,其中 7-8 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 80%左右。保护区内主要有阿尔其音高勒季节性河由东北流向西南海流图水库。侵蚀模数为 100 吨/平方公里/年。地下含水层岩性

4、主要以砾岩、砂砾岩、泥质砂岩为主,厚度分布不均匀,一般为 30-40 米,顶埋深 40-80 米,静止水位 10-30 米,口径设计单井出水量一般大于 3 吨/小时。矿化度大于 2 克/升。据调查 ,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 54 科、155 属、303 种。其中裸子植物 2 科 3 属 4 种(叉枝圆柏、杜松、木麻黄、草麻黄);被子植物 52 科、152 属、299 种。有颈卵器植物门 1 科(中国蕨科)、1 属(粉背蕨属)、1 种(银粉背蕨)。保护区种子植物分别占内蒙古种子植物总科数的 50%;总属数的23.8%,总种数 13.9%。植物组成以被子植物为主,北温带分布种类多,相对丰富,且单种科属

5、较多,灌木半灌木和草本植物是最基本的生活类群。保护区现有的叉枝圆柏(Sabina Vulgaris Ant),分类为柏科圆柏属。集中分布于多石山坡,形成稠密的灌丛。主干铺地平卧,顶端向上伸展,常从主枝上发出二级至三级侧枝;连叶小枝稠密,细瘦近圆柱形,径约 1毫米。据实地调查,叉枝圆柏有林地面积 444.4 公顷,主要公布区域面积 2975 公顷,盖度在 40%以上。叉枝圆柏平均密度每公顷 900 丛,平均冠幅 5.2 米,平均高度 0.5 米,最高可达1.3 米。伴生散生木有杜松、山榆、蒙古扁桃、扁桃、单瓣黄剌梅、小叶锦鸡、樱桃等。保护区常见的野生植物被有芨芨草、早熟禾、革苞菊、石生针茅、苔草

6、、野艾蒿、蓼、刺藜、苦马豆、狼巴草 、旱蒿、沙蓬、白刺、凤花菜、多茎萎陵菜、马蔺、山丹花等。保护区内野生药材资源比较丰富,有糖芥、苍耳、细叶百合、黄精、地黄、夏至草、黄芪、沙参、知母、列当等。野生动物物种也很丰富,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盘羊、猞猁、兔狲、荒漠猫、草原雕、秃鹫、鹰、岩羊、土豹子。以及野兔、蒙古百灵、石鸡、沙鸡、野鸽、黄鼠狼、沙鼠、蛇等野生动物。 乌拉特中旗风蚀冰臼乌拉特中旗乌不浪口附近新发现一处占地 18 万平方米的风蚀冰臼地质资源景观,造型奇、巧、怪、灵,实为罕见。据乌拉特中旗旅游介绍,与国内目前发现的风蚀冰臼景观相比,乌不浪口风蚀冰臼具有面积广、数量多、分布集中的特点,有极高旅游价值和科考价值。据考证,乌不浪口风蚀冰臼大约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目前乌拉特中旗已对该地进行了地质勘测并绘制完成了电子地形图,同时完成了乌拉特中旗风蚀冰臼地质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概念及分析报告,拟对乌不浪口风蚀冰臼进行招商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