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乡特色文化的发展现状与传承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0143644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宁畲乡特色文化的发展现状与传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景宁畲乡特色文化的发展现状与传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景宁畲乡特色文化的发展现状与传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景宁畲乡特色文化的发展现状与传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宁畲乡特色文化的发展现状与传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雷霓 摘要: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正式建于 1984 年 6 月 30 日,是全国唯一一个畲族自治县。 在这里,我通过实地观察和采访,亲身体会畲乡了一把畲族风情,对畲乡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真实的了解。 同时发现畲乡文化发展现状正面临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伴随这新的机遇。 关键词:畲族 特色文化 现况 发展正文正文景宁畲乡特色文化的现况与发展景宁畲乡特色文化的现况与发展一一景宁畲族的起源与介绍景宁畲族的起源与介绍畲族历史悠久,畲族历史是中国古代商殷历史中的组成部分,它的始祖叫龙麒。是五帝时期,帝喾的第五 个夫人刘氏娘娘耳中

2、舍虫所变。传说刘氏娘娘耳中有虫三寸。一日因耳中瘙痒,急掏之,虫被掏出落地变 为龙犬,身长一丈五色斑纹,帝见之大喜,赐名龙麒。高辛帝(帝喾)60 年(公元前 2637 年),北方的燕部落 和犬戎部落联盟入侵高辛领地,直接危及帝都郾师,形式十分严峻。帝出榜征将, “谁能平得番将,愿将三 宫主(刘娘娘的继女)嫁他。 ”龙麒接榜,出战,第二年,龙麒趁燕王酒醉酣睡,咬死燕王,含颅奔回本营, 立了大功。高辛帝见龙麒平番成功非常高兴,即封为“忠勇王” ,择日与三宫主完婚。宫主见是犬,不愿嫁 之,龙麒做人语:“将我放入金钟内,七日后,变为人形。 ”第六日,宫主恐其饿死,揭钟观之,见身已成 人形,头尚未完整,无

3、奈何与其洞房。龙麒与三宫主婚后,生三男一女每逢子诞生,都要请父皇赐姓。长 子坠地,盘装上殿,赐姓盘,名自能;次子降生,蓝装上殿,赐姓蓝,名光辉,再生三子,巧逢帝外巡回 朝,宫主速抱子拦路求父赐姓,帝见三子非可爱,忽然天上雷鸣,帝即赐姓雷,名巨佑;后生一女,龙麒 大喜,抱女上殿,帝问“何时降生?”答“辰时” ,帝大笑, “今龙抱龙上殿,仍二龙戏珠,赐姓龙名龙。 ” 长大后赘军丁钟志琛为婿。龙麒喜捕猎,不愿为官,高辛帝赐广东潮州带为其领地,并建祠凤凰山,赐盘、 蓝、雷、钟四姓为一族。从此,畲族有了本名族的姓氏和地域,也有了本民族的风情民俗。相传景宁畲族祖籍是广东潮州凤凰山。畲族古籍高皇歌有“凤凰山

4、上安祖坟,荫出盘蓝雷子孙,山上人 多难作食,分掌潮州各乡村“、 、 “福建官差欺侮多,搬掌景宁挪云和,景宁云和浙江管,也是掌在山头多“的记 述。景宁畲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有畲族 17378 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 10.0%。景宁畲族人约 在唐永泰二年(766)从福建罗源迁居景宁,与当地的汉族兄弟姐妹一起生活,共启山林,迄今已有 1200 多年的 历史。畲民自称“山哈” ,同时由于从前频繁的迁徙,畲家人身上带有许多客家人色彩。二二走进走进“山哈寨山哈寨”依照计划,在景宁的第一天,我们由蓝老师的带领,开车去观察畲家村寨。现在,在景宁有许多规模较 大的山哈寨和正在建设的山哈寨。而我们准

5、备去拜访的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也是规模较大的一个村寨。 村 寨位于景宁县城的郊区,由于位置较偏僻,道路情况并不好,水泥路两旁是密布的农田,路面很狭窄,仅 容普通轿车和小型巴士通过。有许多水泥路面出现了断裂,而且接近村子的路段并没有浇筑水泥,车子开 过去后面便扬起了一连串的尘土,让路边的行人避得够呛。可以想见,若是下雨天,路面会非常泥泞。一 同前去的好友在到达目的时,五脏庙已经翻江倒海。到达后发现我们要观察的畲家村寨位于一个两山之间 的狭小谷地,地势低平。经过蓝老师的介绍,知道这个村子大概有三十几乎人家居住,常住人口却只有有 五十几个人。而在这些人里,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与小孩,许多青壮年都出去务

6、工。留在村子里的人则 多选择种些农作物以维持基本的生计。 “不过, ”蓝老师指了指不远处的黑色大棚:“近年来,许多人都做了菇农,以前的稻田变成了香菇大棚,收入有了提高。在政府的扶持推广下也有许多人开了畲家风味农家 庄,在那里,不仅可以吃到畲家特色菜肴,还能体会畲家人接待客人吃饭所特有的的习俗。 ”的确,随着农 家风情观光休闲游的兴起,许多乡村资源得到了利用。了解了村子的一些大致情况,蓝老师又带着我们走进了一个畲家农庄解决我们的午饭,当然最重要的是 好好体会一下蓝老师所说的畲家习俗,据说是这畲家村寨最具有畲家特色的农庄,并且这是蓝陈启老人的 家。说起她,蓝老师脸上全是骄傲。进了屋子,我们看到客厅

7、里德各种荣誉证书。才知道蓝陈启老人是目 前景宁畲族自治县中畲族山歌的唯一继承人,目前已获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 “浙江省民间艺 术家” 、 “浙江省十大新闻人物”等称号。今年虽已 72 岁,但是身体还是很健朗。我们见到她时,她刚好从 厨房里出来,问我们怎么才到,一张挂着微笑的脸庞,显得十分和蔼可亲。通过与老人的交谈,我们知晓 在她六七岁时,受母亲的影响,对畲族山歌产生了兴趣;十几岁,在干农活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和畲族的 小姑娘小伙子对唱山。之后,参加了许许多多民族山歌比赛。然后,又去许多地区进行了畲族山歌的表演。 不过她真正骄傲的是 1994 年,她赴日本代表中国演出,她的畲族山歌、

8、彩带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近年来, 她还陆续到上海、杭州、温州、丽水等各地表演并得到几位中央及省级领导的接见。而每回上舞台,她都 记忆犹新。蓝大妈目前在温州、丽水等地教授畲族山歌,学员达到 1000 人次。蓝大妈的女儿、孙子以及娘 家孙女均继承了畲族山歌。其中她孙女 15 岁的蓝晶晶曾和老人一起参加当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型文 艺节目“三月三”的山歌表演。交谈过后,便上菜了。除了许多的特色农家菜外,我们注意到一盘黑乎乎的菜干。蓝婆婆告诉我们那叫 “驴憨菜” ,是一种野生菜,采自高山竹林,吃了可以清热降火,用来配火锅吃味道是极好的。说完又向我 们推荐“豆腐酿” ,虽然我并不是地道的畲族人,但这道

9、菜也是从小就吃的。用石磨将新鲜的青豆磨的细细 的,直接下锅煮熟最后加上简单的调味料,散上一小撮葱花。冒着热气,飘着诱人的豆香,青中透白,足 以让人垂涎。畲家人待客吃饭都是会与客人敬酒的。而敬酒也不单纯只是敬酒,畲家人敬酒是要对歌的, 对上一句便可以喝上一杯。可怜我们一群人没有一个能唱山歌。最后,只好请蓝婆婆给我们唱上一曲,而 后她的女儿也进来与她对唱,隔壁包厢的人闻声也走了过来围成一圈,场面一时热闹非常。山歌是用畲语 唱的,带有吴方言“吴侬软语”的特点,婉转悠扬中带有畲家人的热情豪爽。一曲完毕后,我们自然也跟 蓝婆婆讨教起唱山歌来,却无奈不懂畲语,于是便又学了几句畲语。比如“吃饭” ,用畲语说

10、便是“qi pan(22)” , “不知道”是“a pie(22)” 。吃过饭后,我们便坐在客厅闲聊。当问及现在有多少人会畲语是, 旁边的蓝老师告诉我们现在他们这一辈很多人都还是会的,但他们的下一代大部分的都已经不会了,会也 只会一点。因为在平常交谈中使用的一般是景宁的本地方言,并且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有将畲语传承下去的 意识,更没有他们本民族语言可能会消亡的危机感。 出了农庄,我们继续赶赴景宁畲族博物馆。一路上,我想,我作为畲族人,不就是老师口中所说的新 一代吗?三三参观景宁畲族博物馆参观景宁畲族博物馆在车上休息了一会,我们开始赶往景宁畲族博物馆,蓝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国家级的博物馆,去年落成, 全

11、国只此一个。可惜我们到达时,博物馆并未开放。经过一番协调,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明天早上 可以让我们进去参观。没办法,我们只好先打道回府。 第二天一早,我们早早出发,来到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始参观博物馆。站在外面看博物馆, 犹如放大版的畲族民居,泥黄色外墙、青瓦屋顶,朴实而厚重,在墙角等地方还雕有形象生动的凤凰图像, 说不出的精巧。馆内的参观路径,是回行长廊的设计。从涉足的起源迁徙到定居,生活与发展。古老的畲 民蜡像,微缩的畲家村寨,真实的日常家居用品,模拟的狩猎与生活场景,赤足的畲医,虔诚的祭祖,悲 戚的丧事,喜庆的婚嫁, “三月三”时的热闹场景。看到这里,蓝老师告诉我们, “三月

12、三”里面有个项目, 叫 “问凳” 。问凳是浙江畲族民间早期的宗教祭祀活动,后逐渐演变为畲族民间体育活动。今年被列位浙江省 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上古时代,人们处于愚昧时期,身染疾病,家受灾难,以“问凳”方式 祈求神灵保佑,以期待消灾灭邪保全安宁。它的设置是在一个高 1.2 米的三脚架上,横套一根长 4 米许, 直径为 10CM 的钢管,钢管两头分别焊着高 30、40CM 的铁板(30CM 为靠背,40CM 为握手)中间焊接着一块 宽约 20CM 的铁板作座位,形似翘翘板的体育用具。两端各坐一人,上下翘动,同时左右旋转,边问边答,告知除病消灾的方法,因此被称为“问凳” 。 “问凳”现在是

13、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蓝老师正是这 项活动的代表性继承人,而且“问凳”作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项目之一,蓝老师曾经多次代表畲族参 加,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文化故事都是通过史诗,神话传说,山歌等方式才得以保留。所以可以说 畲族的文化一直是通过口口相传留下来的,而这个博物馆设立则很好的弥补了这个缺陷,将畲族的文化以 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让人为着绚烂的文化深深地吸引,触动。四四逛畲族特色服饰店逛畲族特色服饰店最后的安排较前面显得轻松随意了许多,我们一行人在吃过晚饭后,走上了景宁的大街。景宁并不大, 我们也很快找到了我们要去的服饰店一条街。挑了一家店面较大的服

14、饰店,入眼的是各种畲族服装饰物, 琳琅满目。朋友拿了相机就要拍,不过却被店主阻止了,原来这里是禁止拍照的。虽然在博物馆里与蓝老 师家里看到过畲族服饰,但店里的衣服饰物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店里有典型的畲族服装,但更多的是 经过改良的各种服装,也有些是融合了畲族服饰元素重新设计制作的。而店里的头饰手镯也一样进行了很 多创新设计,迎合了现代人的需求。 除了服装头饰,畲族的编织品也是很有特点的。店里摆设的都是畲民们手工编织的彩带,围腰,小挂 件如手提包,钱包等。当然,由于是纯手工编织的,价格也是很高的。五五对畲族文化的发展的思考对畲族文化的发展的思考经过两天的实地调查,对畲族文化的现况有了更多的切实

15、了解。但时间有限,一个民族的文化又是一 个十分宽泛的范围,我们无法面面俱到,进行更多深入细致的调查,只能针对我所看到的进行一些思考。 在畲家村寨“山哈寨” ,我们主要体会了畲家山哈寨,畲家山歌畲语,饭桌敬酒的习俗以及特色菜 肴。而在畲族博物馆,则对景宁畲家文化的起源发展等有了大致的了解,看到了景宁政府建设与保护畲家 文化的切实行动。而最后在畲家特色服饰店,看到了以畲家服饰为代表的畲家文化,应经济发展与现实要 求所做的转变努力。应该说,畲族文化如今在政府的扶持,社会的日益增加的关注,畲民与共同生活的其 他民族的努力下,较之以前,有了很大发展。 。当是,我们无法忽略的是,它现在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在

16、现 代化、城镇化的影响下,畲族传统服饰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畲族习俗日益淡化,在景宁境内的畲民也只 有在三月三时才能看到部分畲民穿着畲族服饰。有许多畲民对畲文化都缺乏基本的了解,更不用说是掌握 一两种畲族技艺,因为对他们来说,学习这个是无用的,不如打工赚钱来的实在。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 畲语的逐渐消失。 语言与文字作为文化保存传承重要的媒介,对于一个民族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畲族通用 汉文并没有自己的文字,因而畲语的地位更为重要。当现在的年轻一代一般都不再学习畲语,也有一部分 人根本不知道有畲语所以,畲族文化的保护是迫在眉睫的,尤其是文化的传承。教育新一代的畲民成为畲 文化的传承者,加强他们对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责任意识与荣誉感。 最后,畲语文化的发展大体来说,是发展的机遇大过挑战的。对于畲民与畲乡政府来说,应是捉住这 个契机,在保护好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挖掘畲文化,发现畲文化的发展潜力,政府与畲民以及各民族人 民同心,集思广益,创新畲文化的表现形式,将畲文化的元素融合进城乡建设经济建设之中,在这样一个 各民族文化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不求量而求质求精,打造一个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