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写作——习作教学的必由之路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0143484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记写作——习作教学的必由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日记写作——习作教学的必由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日记写作——习作教学的必由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日记写作——习作教学的必由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日记写作——习作教学的必由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记写作——习作教学的必由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记写作——习作教学的必由之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记写作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1(215556)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 马雪芳 摘要摘要 鉴于现行作文教学方法陈旧,训练量不足,学生作文兴趣低下,作文教学成效不高的原因,从改变作文教学方法、作文载体入手,尝试日记写作,探索出一条作文教学事半功倍的新路径。 关关键词键词 作文教学 日记写作 必由之路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最近笔者对几

2、所小学的三六年级学生“作文心态表现”的现状作了一些调研,结果情况并不乐观,突出表现在学生的作文兴趣不高,自然作文能力、作文质量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作文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作文心态表现之一:畏难心理。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 ”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应该说,即使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也具有了一定的思想,照例记录他们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思考他们心中悠远漫长的未来,表达他们心中真挚实在的情感,是一件极其愉快的事情。然而,调查中,我们发现有 33的三年级学生一听到作文课就害怕,六年级学生的比例还要高,竟达 50

3、。作文心态表现之二:依赖心理。观察是作文成功的第一要素。观察是耳闻、目睹、鼻嗅、口尝、手触等各种感官全面感受客观事物的过程。观察还是思考、联想的基础。观察的目的是发现事物的特征和本质。但调查结果显示,有37的学生不注意观察,有 73的学生没有能将观察及时记录下来的习惯,有1 马雪芳,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多年致力写作教学研究。66的学生观察后没有展开丰富的想象。因而学生作文素材来源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1.表象重现型(根据题目要求,回忆以前写过的材料,一搬了之) ;2.不越雷池型(教师给什么材料就写什么材料) ;3.改头换面型(找到范文,把时间、地点、人物改变一下抄下来了

4、事) ;4.剪刀浆糊型(先寻找几篇相同的范文,然后拼拼凑凑,敷衍成文) ;5.随意编造型(根据题目要求,随意编造出人物和事件) ;6.守株待兔型(把同学的发言或老师朗读的范文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作文) 。作文心态表现之三:冷漠心理。笔者在多方位“关注”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一文(参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各科教与学 ,2006 年第 7 期)中谈到了作文的实质:作文是生活与心灵之间的桥梁,作文是人的灵魂深处激情的爆发。因为“激情爆发” ,故作文本应是丰富多彩的,作文本应是感人肺腑的,作文本应是催人奋进的。可翻翻目下的学生作文本,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语言味同嚼蜡,字里行间情感苍白,人物形象干瘪单薄,事情

5、经过平铺直叙。一个六年级学生写在国庆长假里随父母到北京旅游,第二天清晨去天安门广场观看隆重而庄严的升旗仪式,文中只有流水帐式的升旗经过,别说观看升旗时强烈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就是当时一般的心情也未写一句。五年级有一个班写发生在与同学之间的一件事 ,竟有 60的学生不去积极地唤起心灵深处刻骨铭心的回忆,而是仿照课文小木船的情节,仅仅将小木船改成了文具盒、钢笔、风筝、小泥人等。作文过程,丝毫未有情感的参与。因为所写事件没有撞击心灵,故何谈作文后认识的提高和思想的洗礼。作文心态表现之四:应付心理。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需要作文,有了作文能更好地生活。不过,在“你为什么写作文”的一项调查中显示

6、,学生作文的“生活需要”并不强烈,倒是“任务需要”占了重要原因。请看一组数字:1.“想把有趣的事写下来,想把心里的话告诉别人”的只占 28.7;2.“写好作文对将来参加工作有好处”的只占 16.1;3.“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竟占到 63.2。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 ”这些作文教学指导性的意见真是说到了点子上,说到了关键处。根据笔者 30 多年的语文教育的实践和经验,学生的日记写作是提高他们作文水平的最省事、最省心、最有

7、效的方法。日记写作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作文课上,学生常常为题材问题而叫苦连天。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没有写作题材,你硬要叫他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一篇教师规定要求的作文,这不是逼着学生跳崖吗?因而有些学生为了增加作文的悲剧气氛,竟将自己健在的母亲平白无故地“送往”九泉之下,自己成为“孤儿” ,将自己写成子虚乌有的下河救人的“小英雄” ,模仿雷锋陪送迷路的老奶奶回家这类胡编乱造的作文比比皆是也就不足为怪了。再说如果我们对这类造假作文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将会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那么,日记写作正好可以弥补学生写作题材的问题。小学生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中,他们与成人

8、一样,每时每刻接触着人、事、物、景,这些“人、事、物、景”不就是他们丰富的写作题材吗?班上学生戴之琦原来写命题作文总是搔头摸耳的,现在写日记积极性可高啦,请读一读他最近的一篇日记今天是周日,我接受了妈妈交给我的一个任务:整理我的玩具。 要整理玩具,当然先要把柜子里的玩具全倒出来,分类后才能整整齐齐地放进柜子里。我先将孔明锁的道具叠好放在一堆,再把积木、图章、万花筒、金字塔、大富翁、小博士漫游中国、七巧板和小强手等玩具放一边。分类完了,该把它们放入柜子里。为了使这些玩具不倒下,我把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差不多大小就随便了。我把图章放在孔明锁上,孔明锁放在万花筒上,万花筒放在积木上,金字塔放

9、在这些东西左边,大富翁、小博士漫游中国、小强手都放在那些东西右边。我终于把所有的东西整理好了,好累。本来我一直以为整理整理东西只是小菜一碟而已,其实不然。以后,我一定要做到从哪里拿的东西,用好后再放回哪里,让家里的物品摆放一直是整整齐齐的。这不是一篇很好的小作文吗?尤其可喜的是小作者通过整理自己的玩具这件事,还下了以后“一定要做到从哪里拿的东西,用好后再放回哪里,让家里的物品摆放一直是整整齐齐的”决心,收到了作文与“作人”的双赢效果。我想作教师的为何要规定学生写“要求 1、2、3、4”的作文?真是一点道理也没有!这样的作文教学真是“作死文、死作文、作文死” 。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教师的职责就是

10、引发学生采撷生活浪花的兴趣。家人素描、家庭趣事、亲情实录,师生情谊、集体温暖、校园新风,人间冷暖、社会热点、世界大事等等,无不都是学生作文的好素材?现在语文教材上每单元安排作文 2 课时,其中 1 课时是老师的所谓辅导,1 课时学生写作。故一个学期学生写 8 篇大作文已成了惯例。不是吗?教导处的期末“七认真”工作大检查中就有这么一项对于学生习作“量”的要求。未达“量”的自然要扣教师的考核分,超“量”的不加分。所以好多教师的作文教学,只求“量”的完成,淡化了“质”的提高。殊不知,任何事物都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学生一个学期只写8 篇作文,总计约 4800 字的训练量,你要想提高学生的

11、写作水平,我想即使请仙人来教恐怕也没那么大的本事吧。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先生说:“当一个少年人并非出于师长之命,而是自发地写日记时,他就已经进入了写作的实质。一切写作都是变相的日记写作。 ” (参见周国平人文讲演录 ,上海文艺出版社)明乎此理,我们应该要停止命题作文了,让日记写作这个最能捕捉生活素材的好方法牢牢掌握在学生手中,让上述这些作文的好素材一一进入学生的日记本,方是学生的作文从量变产生质变的最佳手段。日记写作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形式刻板的作文教学固然是提不起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原因,刻板的学生作文载体大作文、小作文本同样是引不起学生作文兴趣的又一个原因。在教学实践中,我废除了大作文本、小

12、作文本,而是让学生自己准备好三本硬面抄,谓之学生作文的“吉祥三宝” 。在第一个“宝贝”里,要求学生写一句话。小学生的生活节奏其实与大人的生活是一个样的,有忙有闲。在很忙的时候,我只要求学生一天写一句话。如“今天马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一句话本。听了马老师的介绍,让我深受启发” 、 “阿水羊肉店里的羊肉面真好吃啊” 、 “哇塞,李煜同学已经全部读完了学校规定的课外阅读必读书目,我必须要加油呀”等等。我们不要小瞧了“一句话” ,一年以后,两年以后,更长时间以后,当我们的学生重拾某一天时,这个本子带给他们的可能是无比的甜蜜或是壮丽的激情或是遗憾的教训或是不尽的思念在第二个“宝贝”里,要求学生写一段话。

13、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心里甜滋滋的,这时学生用一句话已不能表达自己当时的激动之情,我让学生写一段话,记在这个本子里。学生受到了什么启发,用一句话也不能表述清楚了,我让学生写一段话,记在这个本子里。学生欣赏了一片好风景,用一句话也不能详细描绘了,我让学生写一段话,记在这个本子里我们也不要小瞧了“一段话” ,日积月累,一方面学生的写作“量”在慢慢增加,另一方面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渐渐提高。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你叫他作文不优秀也难。在第三个“宝贝”里,要求学生写一篇话。这个“活儿”一般让学生在双休日里完成,但要求学生一定要有情而写,有感而写,实在无话可写,决不硬写。事实上,学生经历了一周生活,且已

14、有了一定的写作兴趣,写一篇比较完整的作文并非难事了。请看班上一位原来对作文少有兴趣,但通过一学期日记写作以后的学生的“一篇话”洗衣机里洗萝卜三(5)班 孙艺杰寒假虽然过去了,但洗衣机里洗萝卜的事,我一直忘不了,一想起来就不由得暗暗好笑。那是一个温暖的中午,妈妈要去街上买鱼,她把洗萝卜的任务交给了我。妈妈走了,我立即开始行动。我一边洗萝卜,一边唱着那美妙的歌儿“拔萝卜,拔萝卜,哎呦哎呦拔萝卜”。不知怎么,我已经唱了好几遍歌了,可是洗萝卜还是没什么进展,泥土还有一大半没洗掉。我心想,这下我要完的,因为妈妈是个直爽人,回来她肯定会说我在偷懒。怎么办呢?正在这时,墙角落里的洗衣机吸引了我。对了,衣服可

15、以用洗衣机洗,那萝卜怎么不可以用洗衣机洗呢?想到这,我立马把几个大萝卜放进了洗衣机,放好水,拧开开关,洗衣机开始工作啦。我得意洋洋地坐在沙发里享受电视剧童话片喜洋洋和灰太狼。10 分钟后,洗衣机发出了停止工作的音乐声。我赶紧跑过去,打开洗衣机盖板,啊,萝卜呢?萝卜全变成了白浆糊。正在我发呆的时候,妈妈从街上回来了,问我:“艺杰,萝卜洗好了吗?”我只好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妈妈听了,一边大笑一边摸摸我的头说:“你这个小傻瓜,太聪明了,萝卜怎么能放在洗衣机里洗呢?” 原来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好放在洗衣机里洗的啊!有道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小读者一看洗衣机里洗萝卜 ,就被这个题目抓住眼球啦。读罢

16、全文才恍然大悟,并会心一笑:真亏这个小朋友想得出这个“嗖”主意。谁说作文有“差生”?只要会写汉字、会说话的学生,都具备了写作文的条件,而且都具有写好作文的潜能。所谓的作文差生只是暂时还少有作文兴趣的学生。而日记写作又正是慢慢培养这些对作文少有兴趣学生最好的手段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发明”了“两日日记” 、 “三日日记”的日记写作新形式。所谓“两日日记” ,就是在一则日记写好以后,下一页空着,这一页留给明年的同一天再写。这样的日记可以让学生看看两年里的同一天天气是否一样?都做了些什么事?思想有没有进步?“三日日记”就是三年里同一天的日记。这样的日记写作形式,学生兴趣盎然,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在这样的写作形式里“润物细无声”地得到了提高。日记写作可以充分表达学生的情感学生为什么要写作文?首先,学生的作文是学生的作业,和其他作业一样,作文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通过作文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