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幻觉教学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0143437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日的幻觉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落日的幻觉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落日的幻觉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落日的幻觉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日的幻觉教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日的幻觉教学案落日的幻觉教学案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相关的光学知识,让学生能够说出落日的幻觉的科学依据。:2 整体感知课文,能够筛选相关的信息,培养默读的能力。3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2、了解掌握说明方法。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导学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奄奄( )绮丽( ) 衰减( ) 殷( )红 坠落( ) 尘埃( )蔚( )蓝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1)日薄西山 (2)绮丽3、填空(1)日落确实很美, ,变化多端。(2)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 。(3)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

2、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 。二、指导学习研讨(一)情境导入唐代诗人王维有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博大。但落日真是这样吗?(展示图片)落日是扁的!落日怎么会是扁的?难道古人观察错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落日的幻觉,走进美丽梦幻的夕阳。(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1、简介作者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三)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四)重点研读,合作探究:1、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2、第 47 段是怎样阐述各种日落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的?师生共同完成课后表格填写。3、在介绍幻觉现象时,按照“体积

3、变大,颜色殷红,形状变扁,背后有暗弧亮弧,有时有紫光出现,”这样的顺序介绍的,但是,原理介绍中却不是这样的顺序介绍的,这样行文的原因是什么?4、再读课文 47 段,思考在这一部分中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5、朗读课文第 13 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第 1 段从人们观注日出而不太重视欣赏日落写起,引用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2)、第 2 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写日落时的种种景观。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第 3 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 在内容上起着 的作用。6、本文是说明文,文章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五)、课堂拓展延伸:既然日落的幻觉如此美轮美奂,那么日出的幻觉又怎样

4、呢?请大家结合记忆,动手写写。三教师小结四巩固练习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其实,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绮丽,而且神秘、迷人。如果有机会观日落,它会使你神往:太阳静静地躺在西天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颜色是那样深黄、殷红;它缓缓坠落,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变扁。若天空有云,你会看见灿烂的晚霞;全天无云,不要忘记回头,你会发现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而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还会出现迷人的紫光,随着太阳的坠落,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线时才消失。可惜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 1、这段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 2、这段选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日落的景象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文段具体写了日落时哪几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