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采矿技术进展和实践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143078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1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采矿技术进展和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金属采矿技术进展和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金属采矿技术进展和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金属采矿技术进展和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金属采矿技术进展和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采矿技术进展和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采矿技术进展和实践(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人:陈星明 博士 13990188693、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矿业工 程系金属采矿技术进展及其实践1、前言 2、未来金属采矿的发展主题 3、国内外采矿发展趋势 4、三种主要采矿方法的进展情况及深部开采 5、高新技术在金属采矿中的应用 6、国内外采矿设备的发展 7、展望主要内容2一、前言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矿业始终贯穿于整个历史 的发展过程现代文明源于矿业;没有金属矿业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工业化和国 防的现代化矿业立于基础地位;我国金属矿业资源紧缺,采矿机械化和工艺技术 水平相对落后发展矿业任重道远;要实现传统矿业现代化,必须紧紧把握未来矿业 的发展主题绿色开发、深部开采、智能(化)

2、采矿。31、金属矿业支撑着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的人均资源消耗强度不断攀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近十年来,金属产 量大幅增长(见下表)。从1990-2010年,人均GDP增长20.8倍,同期 钢增长8.4倍,十种有色金属增长7.5倍。可以说 ,没有金属产量的同步增长,就没有国民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4 据研究,在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随着人均 GDP的增长,人均资源消耗量将呈“S”形曲线变 化(如下图)。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全面发展阶 段,是人均资源消耗强度增长最快的时期。 今后15-25年,我国人均资源的消耗强度将接 近或达到高峰时期。5当前,我国金属消费量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以Cu 、P

3、b、Zn、Al、Ni、Mo六种金属的人均消费量来看 ,美国的是我国的5.932.4 倍。 预计我国粗钢、铝、铜等主要金属消耗量,将分别 于2015年、2020年和2025年才能达到高峰期(见下表 )。62).我国金属矿资源短缺形势严峻 我国金属矿产资探明储量有54种,占世界总量的 12%,但是,我国的人口占世界1/4,人均资源量只有 世人均水平的1/3(其中Fe 42.4%,Cu 23.3%,Al 7.3% ) 。 大宗消费矿种,如Fe、Cu、Al、Ni、K、P等的对外 依存度均在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80% 。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矿产资源能够自给自足的, 所以,发达国家长期来实施全

4、球矿产资源战略。世界 有4300多家矿业公司(不包括煤和石油),其中加拿大 占全球37%,美国占17%,澳大利亚占9.5%)。 我国也不能例外,要实施全球资源战略,方针是:“ 积极开展资源外交”,“互利共赢,共同发展”。73).我国是金属矿山的基本状况 我国金属矿山有9000多座,大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少数的现代化矿山。代表着国家矿业发展 水平,其生产工艺、装备水平、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 程度、矿山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基本接近或达到矿 业发达国家的水平。 第二类:相当数量的中等技术水平的中型矿山。机 械化水平为1960-1970年代的水平,资源回收率和综合 利用率程度不一,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5、管理水平与国 外相差较大。 第三类:大量的小型矿山。非机械化劳动所占比重 很大,管理粗放,安全问题、环境问题、资源浪费问 题相当严重。8由于国家的需求增大和科技的长足进步,我国金属 矿床的开采目标已逐步扩大到五类矿床即:深部 矿床、贫矿床、破碎松软矿床、水体下矿床和高寒地 区矿床,这给矿业带来了许许多多重大科技难题。 4). 金属矿业发展的大趋势 现代采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的学术思想、理论 、技术与工艺不断涌现,大大拓展了采矿科学技术的 发展空间。为了把握矿业发展的大趋势,稳步推进金 属矿业现代化,采矿专家提出未来金属矿业三大发展 主题: 坚持金属矿业的发展道路绿色开发 开拓金属矿业的前沿领

6、域深部开采 走向金属矿业的未来目标智能(化)采矿9二、未来金属采矿的发展主 题1、坚持金属矿业的发展道路绿色开发 1).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20世纪是人类生产力发展最快的百年,也是人类对地球破坏 最严重的百年,它已动摇着人类生存的根基,促使人们重新审 视走过的发展道路,因此,出现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报 告-增长的极限,世界保护策略等。 1972-2002年间,召开了三次国际会议,并分别通过人类 环境行动计划.21世纪程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首脑会议 实施计划三个文件,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 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道路,推动 了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10198

7、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报告 我们的未来。该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现代人类的需求,又不 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绿色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伸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的发展战略,许多行业 、领域都相继提出自身的发展道路,如绿色建筑、绿 色产品、绿色化学、绿色开发等。在这里,”绿色” 体现的理念是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绿色开发”一般的理解:是整合资源经济与环境目 标的开发过程,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各 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13). 矿区资源“绿色开发” 矿业是基础工业,但也严重破坏环境 采矿活动破坏了

8、大量耕地和建设用地; 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采矿使矿区水均衡系统遭受破坏,下游水质污染; 开采中废气.废渣排放.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采矿破坏地貌景观,引发的社会纠纷越来越大。 何谓矿区资源“绿色开发” 把矿区的资源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在充分回收有效利用矿 产资源的同时,协调地开发利用矿区的土地、森林、水等各类 资源,实现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开发的过程,称为矿区资源“ 绿色开发” 。 “绿色开发”的含义拓展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指明了金属矿业 的发展道路,阐明了矿床开采的发展模式。124).矿区资源“绿色开发”的科技内涵 矿产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回收 我国露天开采的回收率为8

9、0-90%,而地下矿山只有50-60 % 。地下矿山传统采用两步骤回采模式,所留下占矿量40-50% 的 矿柱,因未及时回收造成大量资源损失的情况,必须根本上改 变。另外,为了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要大力推进采矿工艺技 术的创新。 科技需求: 地下金属矿连续开采技术 两步骤开采资源的整体高效回收技术 开采环境再造高阶段大直径深孔采矿技术 矿块自然崩落采矿技术 地下大型无轨采掘设备制造 采矿充填技术13 固体废料产出最小化和资源化 我国采掘矿岩总量以每年超过10亿吨的速度增长, 而矿山90-95% 的矿物在加工过程中被转化为废料。我 国金属矿业的废石、尾砂、废渣等固体废物已经堆存 了180多亿吨,

10、占地面积不断扩大。 另外,我国贫矿多富矿少、多金属矿多单一金属少 ,废石、尾矿中还有许多有用组分尚未资源化利用。 科技需求: 矿山无废开采程度的预评价 开拓与采矿的废石产出最小化 废石.尾砂不出坑的工艺技术。 深井全尾砂.废石胶结充填设备与工艺 矿区尾矿规模化综合利用技术14 矿产资源有价元素的综合利用 我国铁矿采选回收率为67%,有色行业为50-60%; 此外,废石和尾矿中的有价元素利用率很低,铁矿约 20 %,有色金属为30-35 %(国外50%以上)。提高综 合利用率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 重要战略举措。 科技需求: 复杂难处理矿高效选别技术 高选择性低毒(无毒)选矿药剂

11、 多金属硫化氧气混合矿选矿技术 废石和尾矿中有价元素提取技术 选矿在线检测分析与集中控制技术15 环矿区的生态境设计 矿山设计及矿山生产与矿区生态环境状况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将矿山的发展从传统的“先破坏,后修复” 的被动模式转变为超前的、动态的、贯穿以开发全过 程的主动模式,因此,矿区的生态环境设计显得十分 重要。这对于矿山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中,能 更好地推行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科技需求: 矿区循环经济园区规划设计 无废开采的可行性研究 矿区生态环境的源头保护与容量评价 矿区各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规划 矿物资源深加工与产品高值化16 矿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复垦 推行矿山生态化建设,就要解

12、决生态化建设程度的 评价问题。评价要体现质量经营与生态经营同时并举 和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相一致原则;要构建生态化 矿山的评价体系和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我国矿 区生态环境建设严重滞后,矿山废弃土地的复垦率只 有12%,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 。 科技需求: 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地生物修复 尾矿坝、排土场灾害防治与生态恢复技术 酸性废石堆场复垦 整体性的尾矿、废石利用技术 矿区生态化建设程度的评价175).坚持走”绿色开发”的道路 “绿色开发”的特质在于: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 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 环境生态化。 “绿色开发”的目标在于:资源合理利用、节能降耗 减排

13、、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持续的矿产开发已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许多负面影 响。国际潮流需要矿业走“绿色开发”的道路;现实国 情迫使矿业走“绿色开发”道路;社会责任要求我们走“ 绿色开发”的道路。我们必须正视,矿业是破坏环境的 主要行业之一, 我们不能再以忽视这一危及人类生存 根基的严重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开发”的道 路。186)建设绿色矿山 建设绿色矿山是新形势下保证矿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 路,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全国矿产资源 规划(20082015)提出了到2020年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建立 的目标。 绿色矿山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 护相

14、协调的矿山,应该达到资源利用节约集约化、开采方式科 学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闭坑矿山生态化的 有关标准和要求。 绿色矿山建设应该遵循科技进步、改进生产工艺、不断提高 资源利用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的理念,包含的内容比较宽泛, 而不仅仅体现在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方面,在资源节约与综合 利用、矿山开发与社会和谐方面明显先进,而且随着矿业发展 和科技进步,绿色矿山将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 19绿色矿山建设在资源利用效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区土地 复垦等方面的要求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 : 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 收率,引导和强制矿山企业切实提高

15、矿产资源采选水平,探索矿 产资源税费征收与储量消耗挂钩的政策措施等,促进矿产资源节 约开发;要求企业加强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矿山固体废弃物、尾矿资源和废水利用效 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矿山企业为主体实施循环经济 发展示范工程,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方面,要求新建矿山 和生产矿山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三同时”制 度,及时履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义务,并缴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保障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 境恢复治理义务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 力度,实

16、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重点开展矿山采空 区地面塌陷等环境问题治理,改善矿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 在监督管理方面,提出要加强监管,对不符合最低开采规模标 准、资源破坏浪费严重的生产矿山进行整改联合,依法关闭无证 开采、浪费资源、不具备安全办矿条件的矿山企业。 20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 从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企业文化九个方面对绿色矿 山的基本条件进行规定。 依法办矿。一是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合法 经营,证照齐全,遵纪守法。二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符合 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和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三是认真执 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 复方案、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等。四是三年内未受到相关 的行政处罚,未发生严重违法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