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0142987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泵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泵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泵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泵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泵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8泵的噪音(包括原动机噪音)噪音允许值卧式泵(大型)A 声级 8095dB(4 级以下) (电机转速 1500r/min 以下)卧式泵(大型)A 声级 90100dB(2 级) (电机转速 3000r/min)卧式泵(小型)A 声级 7590dB立式泵A 声级 8095dB潜水泵A 声级 5070dB注意:测量泵的噪音前要先测量相应点的环境噪音。注意:测量泵的噪音前要先测量相应点的环境噪音。泵的噪音与环境噪音的差值为 610dB 时,测量的噪音值应减去下表的修正值。若差值小于 6dB 时,应停止测量噪音,待周围环境噪音低于 75dB 再测量。泵的噪音与环境噪音的声压级差(dB)678

2、91010 修正值(dB)10.50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离心泵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分析解决方法1泵不吸水a. 吸入阀有杂物或未打开,或吸入管堵塞b. 管路系统密封性差c. 从轴封处吸入空气d. 灌泵系统故障a. 打开吸入阀,排除杂物,疏通吸入管。b. 检察管路,尤其分段试压连接法兰处,堵漏。c. 更换轴封,压紧填料密封2 / 8d. 检查及维修灌泵系统2泵不能启动a. 原动机发生故障(包括电源) 。b. 泵卡住;c. 填料函压得太紧;d. 排出阀门未关.a. 检查电源及原动机情况;b. 再次盘车确定联轴器情况;c. 放松填料;d. 管进出口阀门,再

3、次启动3泵不排液a. 灌泵不足(或泵内气体未排净;b. 泵转向不对;c. 泵转速太低;d. 滤网、吸入管堵塞;e. 吸入高度太高,或吸入口液体供给不足,造成吸入真空a. 重新灌泵;b. 再次确定泵的旋转方向;c. 检查电机空转转速,检查减速器的减速比,确定泵转速是否符合设计转速。d. 清洗滤网,疏通吸入管;e. 调整吸入口管线,高于泵的入口,调整泵的上部供液系统,保证介质供应充分。4泵排液后中断a. 吸入管路漏气;b. 灌泵时吸入侧气体未排尽;c. 吸入侧突然被异物堵住;或吸入口滤器堵塞。d. 吸入管脱水,大量气体吸入a. 检查吸入侧连接处及填料函的密封情况。b. 重新灌泵c. 停泵,清洗滤芯

4、,疏通吸入管路;d. 检查吸入管路是否破裂,并联进口管线上的阀门是否打开(不常用的管线)5流量不足a. 系统净扬程增加;b. 阻力损失增加;c. 口环及叶轮磨损过大;d. 其它地方漏液;e. 泵叶轮堵塞、磨损、腐蚀;a. 检查液位高度和系统压力;b. 检察管路及止回阀等有无故障;c. 更换口环及叶轮;d. 检查轴封等地方;e. 清洗、检查、调换;3 / 8f. 同 3、4f. 同 3、46扬程不够a. 叶轮装反(双吸泵) ;b. 液体密度、黏度与设计条件不符;c. 操作流量太大;d. 同 3 a.b.c.d; 4 f;5 ea. 检查叶轮;b. 检查有关物理性质;c. 调解阀门、减少硫量;d.

5、 同 3 a.b.c.d; 4 f;5 e7运行超负荷a. 电动机质量差,定转子摩擦;b. 叶轮与承磨环、叶轮与泵壳有摩擦;c. 液体密度增加;d. 填料压得太紧或干摩擦;e. 轴承损坏;f. 转速过高;g. 甭洲弯曲;h. 轴向力平衡装置失效;i. 联轴器对中不良或轴向间隙太小;j. 输送液体黏度过高或密度过大;k. 同 6 c a. 检查更换电动机;b. 检查泵内零件并加以修理;c. 检查密度;d. 放松填料、检查水封管;e. 检查与更换轴承;f. 检察原动机转速与电源;g. 校正泵轴;h. 检查平衡空、回水管是否堵塞;i. 检查联轴节,调整对中;j. 更换大功率电动机;k. 同 6 c8

6、泵振动或噪音超标a. 地脚螺栓松动或底座焊接不合格;b. 泵发生流蚀(流量过大,吸入阻力增加或液体操作温度过高) ;c. 泵发生喘振(系统净扬程压力高于泵关死压力)a. 拧紧地脚螺栓,对底座焊接重新检查,如果必要,底座重新焊接;b. 检查原因并排除制;c. 检查排出也为和压力是否过高;d. 拆开泵体检查,更换、去除异4 / 8d. 叶轮损坏或有异物;e. 同 4d;7 f,g,i物;e. 同 4d;7 f,g,i9轴承过热a. 轴承装配不合格;b. 润滑油不足,油质差或老化;c. 冷却水量不足或断路;d. 同 7e,g,ia. 检查,调整;b. 加足油或换油;c. 检查后增加水量;d. 同 7

7、e,g,i10轴封过热a. 填料密封压得过紧;b. 机械密封有故障;c. 同 9cd. 同 7ea. 调整密封压力;b. 检查、修理或更换机械密封;e. 同 9cc. 同 7e电潜泵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分析解决方法1泵无法启动a. 电源电压过低开;b. 电源断电;c. 叶轮卡死;d. 电缆断裂;e. 电泵被海生物或海里杂物缠绕;f. 电缆两端接线松动;g. 定子绕组烧坏;a. 调整电压在额定电压的10%之间;b. 查找电源断电原因;c. 拆泵,清除卡轮杂物;d. 检查防海生物装置是否启动且有效,必要的话,放海底机器人探测是否有异物缠绕;e. 检查,并重新镇却连线;f. 起泵,送

8、厂家或维修单位更换绕组;5 / 82泵出水少a. 扬程过高;b. 泵进口阻塞;c. 叶轮转向错误;d. 叶轮磨损;e. 口环磨损、泄露;f. 泵体泄漏.a. 调节阀门。若仍不能解决,要核对泵的出口压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换泵;b. 清洗进口滤器,疏通进口管线;c. 调整电动机相序;d. 更换新叶轮;e. 检查维修,使口环相套达到标准f. 拧紧泵体连接螺栓,若仍不能达到标准,只有返厂更换泵体;3电动机定子绕组烧毁a. 接地线错接或电源线缺相;b. 机械密封泄漏,致使电动机匝间或相间短路;c. 电泵脱水运行时间过长;d. 电泵超负荷运转;e. 电缆线破损进水;f. 电泵开停频繁;返厂或送维修单

9、位,检查排出故障,重新安装绕组,再使用,4绝缘电阻过低(2M)a. 轴封(机械密封)损坏漏水;b. 电缆线绝缘破损;c. 电缆线头掉入水中;d. 潜水电动机渗水;a. 烘干后,更换轴封,并经气压试验后使用;b. 更换电缆线;c. 排除电缆线中的潮气;d. 检查电动机渗水处,采取必要措施封渗。定子烘干,去潮后再使用。6 / 8螺杆泵和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分析解决方法1泵不吸液a. 电动机不转动;b. 电动机反转;c. 吸入管路堵塞和漏气;d. 吸上高度超过允许吸上真空高度;e. 介子黏度过大a. 检查电源、线路和电动机;b. 调整电机相序;c. 检查吸入管路及滤器;d. 降

10、低吸上高度;e. 给介子适当加温;2流量不足a. 电动机转速不够;b. 同 1c;c. 螺杆(或齿轮)与泵套磨损;d. 安全阀损坏或标定过低;a. 确定电机额定转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电制电压是否满足电机要求;b. 同 1c;c. 更换相关部件;d. 重新标定安全阀,使之达到设计要求。若损坏,更换或维修之3压力波动大a. 吸入管路漏气;b. 泵螺杆与泵套不同心;c. 安全阀没有标定好,或工作压力过大,使安全法时开时闭;a. 检查管路并维修好;b. 检修调整或更换;c. 重新标定安全阀或降低工作压力;4机械密封漏油a. 机械密封损坏;b. 密封压盖未压平;c. 装配位置不对;a. 更换机械密封

11、;b. 调整密封压盖;c. 重新按技术要求装配5泵过热a. 泵螺杆与泵套配合太紧;b. 机械密封回油孔堵塞;c. 介子温度过高;a. 检查调整泵螺杆与泵套间隙,必要的话,要更换部件;b. 疏通回油孔;c. 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介子温7 / 8度;6泵振动大a. 泵与电动机不同心;b. 泵内有空气;c. 螺杆与泵套不同心或间隙大;d. 安装高度过高,泵内产生气蚀。a. 调整位置,重新对中;b. 检查吸入管路,排除漏气部位;c. 检修调整或更换;d. 降低安装高度。7运行超负荷a. 介子黏度过大;b. 排除管路堵塞;c. 螺杆与泵套产生严重摩擦a. 将介子适当升温;b. 停泵,疏通排出管路;c.

12、检修或更换相关部件;计量泵和电动往复泵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分析解决方法1泵不排液或泵排液后中断a. 电动机不转动;b. 吸入管堵塞或吸入阀门未开;c. 吸入管路漏气;d. 吸入阀或排出阀损坏或密封不严;e. 补油系统的油有杂质,密封不严;f. 电动机转速不足或不稳;g. 吸入液面太低a. 检查电源、线路及电动机;b. 检查吸入管、过滤器,打开吸入阀;c. 检查吸入管路,封堵;d. 维修吸入阀或排出阀,必要时更换;e. 环干净的油;f. 检查配电电制与电压,稳定电动机转速;g. 调整吸入液面;2流量不足a. 吸入管太长,弯路太多;b. 隔膜腔内残存空气;c. 补液阀或隔膜腔等处漏

13、气a. 加粗吸入管,减少弯路;b. 重新灌液,排除气体;c. 找出泄漏部件并检修封严;8 / 8漏液;d. 安全法、补偿阀动作不正常;e. 柱塞填料处泄漏严重;f. 同 1c、d、ed. 重新调节安全阀和补偿阀;e. 调节填料压盖或更换新填料函;f. 同 1c、d、e3泵压力不够a. 吸入阀、排出阀损坏;b. 同 2ec. 隔膜处或排出管接头密封不严;a. 更换新阀;b. 同 2ec. 找出泄漏部件,检修、封严;4计量精度降低a. 柱塞零点漂移;b. 同 1b.c.d.e.f;同2a.b.c.d.e.fa. 重新调整柱塞零点;b. 1b.c.d.e.f 同 2a.b.c.d.e.f5零件过热a. 各运动副润滑情况不好;b. 填料压得过紧;c. 传动机构油箱的油不足或过多,油质不好a. 检查情系各油孔,加注润油(脂)b. 调整填料压盖;c. 更换新入润滑油,油量适宜。6泵振动或有冲击响声,噪音大a. 各运动副磨损严重;b. 阀升程太高;c. 泵安装地基不稳,地脚螺栓松动;d. 活塞螺母或活塞杆螺母松动e. 活塞冲程过大或汽化抽空a. 调整相关运动副或更换相关部件;b. 调整升程高度,避免阀的滞后;c. 拧紧地脚螺栓。必要时重新焊接底座或在底座下增加结构梁。d. 拧紧活塞螺母或活塞杆螺母;e. 调解活塞冲程和往复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