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罗观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142091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罗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罗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罗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罗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茅塔中学茅塔中学 罗罗 观观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 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 “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 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这些话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道出了 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 一、明确目标明确目标 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对略读课的教学要求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 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 ,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 理解课文内容即可

2、,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 生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 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二、因因“材材”施教施教 教材虽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1.根据课文结构因“材”施教。 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从激发阅读兴趣入手,一般提 出一两个问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教学思路,或引导学生从所 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对大多数略读课文来讲,教师根据阅读提示组织教学活 动,皆可做到“提纲挈领” ;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学习。 2.根据课文特点因“材”施教 每一篇略读课文,皆有它自己的特点。我们应根

3、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展开教 学,既遵循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又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把握好教学的尺度三、把握好教学的尺度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 要确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明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以下 几点: 1.1.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 略读课文要突出“略”字,略的是教师的精讲细说,强调“以学生自读为 主” ,让学生唱“主角” 。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不要强行“灌输” ,充分信任学生。 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辩论,充分展示学 生的独特思维和阅读体验,从而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2.2

4、.重重“导导”轻轻“教教” 自读课文的教学强调“以学生的自读为主” ,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主导” 作用。相反,略读课要真正达到“略” ,教师就必须更加注重引导和调控。为了 使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导” ,教师应策划好课堂教学方法,及时、准确地评价学 生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略读课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去快速阅读, 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而不是教学生具体的字、词、句等实实在在的考试知识。 重“导”轻“教” ,不是让教师退居幕后,而是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 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 3.3.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着更为广泛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在略 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学会略读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要授之以法, “教是为了不教。 ” 略读课文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 其实, “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环 节,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 对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并且在内容理解、情感 与语言感悟上也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