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10)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140629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10)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10)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10)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10)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10)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10)(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实验一实验一 反应时间测定实验反应时间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学习对视觉与听觉简单反应时的测定方法,比较两种简单反应时的差别。2、了解选择反应时与简单反应时的区别,掌握影响选择反应时的因素。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反应时是指刺激呈现到作出反应之过程的时间间隔,由于反应时间长短表征了中枢神经和运动器官的敏感性,因此在人因工程中,反应时间常成为检查疲劳和人机功能分配的手段之一。在心理学研究中,也常把反应时作为一种可靠性指标来分析人的知觉、注意、学习与记忆、思维、动机和个性差别等各种心理活动,还可应用于职业的选择和训练,以及人机系统等方面的设计。一般研究将反应时分为简单反应时、

2、运动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它的影响因素非常多而复杂。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感觉通道、效应器官、刺激信号的性质、强度、可选择的数目,刺激信号间差异和识别难易程度以及反应者的学习训练因素、年龄、动机、个体差异等。三、实验设备:三、实验设备:BD-510A 型反应时测定仪,数字计时器。四、实验内容和步骤:四、实验内容和步骤:首先,记录室内的自然环境(天气、温度、湿度) ,其次记录被测者的感觉(心情、疲劳感、心率、血压)等。(一) 、简单反应时实验1、实验小组每个人进行视觉和听觉简单反应时实验,刺激呈现按视听听视方式安排,每单元各做 20 次,总次数为 80 次。2、仪器会出现单一色彩的灯光(可选择灯光颜色

3、)或发出声响,实验过程是:预备信号灯亮 2 秒反应光或声响刺激呈现 1 秒间隔 2 至 7 秒,以此循环,间隔时间不等,随机变化。3、当被试者看到反应光(或听到声响)刺激时按下红色按键,反应光(声响)出现时仪器开始计时,当被试者按下按键后计时停止,仪器会显示被试者的反应时间。24、实验情况记入表,做完 20 次,休息 1 分钟。一被试测者测完 80 次后,换另一人进行实验。(二) 、选择反应时实验1、实验时,仪器随机呈现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灯光,要求被试者按照灯光呈现的颜色按相应颜色的按键。2、实验过程是:预备信号灯亮 2 秒反应光(随机呈现红、黄、蓝、绿)刺激呈现 1 秒间隔 1.5 秒

4、,以此循环。3、灯光出现时仪器开始计时,当被试者按下按键后计时停止,仪器会显示被试者的反应时间。如果被试者出错,仪器会记录下出错的次数并以声音提示。4、实验小组每人进行 20 次实验,实验情况列表记录。五、实验报告要求五、实验报告要求: :1、列表记录每个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及各次实验的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平均值。计算个人视觉与听觉反应时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检验全体被试两种简单反应时是否有显著差别。说明影响简单反应时的因素。2、列表记录每个人的选择反应时间及出错次数,分析影响选择反应时间的因素。六、思考题:六、思考题:1、提高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举例说明反应时研究在实际

5、工作中应用的意义。3实验二实验二 动作技能形成实验动作技能形成实验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通过动作技能练习,了解作业者劳动技能形成过程的特性。2、学习绘制练习曲线,并理解练习曲线的意义。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镜画仪是一种主要用于研究练习效果和技能迁移作用的实验仪器,可考察被试的反转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学习能力。该装置是由一面镜子、一块画有多角星形图案的底板、一块遮挡板和一支金属笔组成。其中,遮挡板用来在实验中挡住被试的目光,以防止其直接观察到底板上的星形图案。该装置还包含一个自动计数器,以记录金属笔离开多角星形图案轨迹的次数(即错误次数) 。实验时,被试需根据反转的视觉线索,操纵

6、金属笔追踪从镜子里看到的颠倒的星形图案,要求尽可能地沿着图案的轨迹移动。最后,可对被试完成一周所用的时间,以及金属笔离轨的次数进行分析。通常,被试在实验开始时感到这项工作困难很大,但后来则进步很快。通过对学习进程的研究和分析,就可以了解练习和技能迁移的效果。三、实验设备:三、实验设备:BD-312 型镜画仪,数字记时计数器。四、实验内容和步骤: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被试者将下鄂放在遮板上方,不能直接看到板下的图形,手握描绘笔。当描绘笔接触图形板下方起止位置金属中心时,实验开始,记时计数器开始计时, 要求被试者注视平面镜内的图形,用描绘笔尽快正确的学习画下图形板上的图形,即描绘笔沿着图形的顺时

7、针或逆时针一个方向移动。由于图形与镜子中看到的前后方向相反,因此必须注意动作的技巧。当描绘笔离开图形或与金属底板接触,为一次失败,并有声音反馈。描绘笔沿着图形移动一周后,回到起止位金属中心,实验结束,记时停止,记时计数器显示实验所用时间及失败的次数。 (注意:画图形时不能用力过大,要保护图形膜)2、下一次实验开始时,记时计数器按“复位”键。3、实验小组每人完成 10 次以上实验,至动作熟练,保持连续 3 次不出错为止4、记下每次练习的时间和发生错误的次数。4五、实验报告要求:五、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实验结果,列表整理右手镜画练习的每遍学习时间和错误次数:画两条练习曲线,分别以学习时间、错误次

8、数为纵坐标,实验次数为横坐标。2、分析本实验获得的练习曲线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练习曲线?根据所得的练习曲线,分析在排除视觉条件下动作技能形成过程的特点及其一般趋势。六、思考题:六、思考题:1、了解人的动作技能形成特点对2、练习曲线在实际应用中有何意义?5实验三、气质测定实验实验三、气质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学习利用气质测定表对同学进行气质测定,分析不同的气质类型与职业选择的关系。2、学习与不同类型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二、实验原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可以从十个方面来了解被测个体的心理健康

9、程度和气质类型。气质类型是指每一类人共同具有的各种气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四种基本气质类型在情绪和行为方式方面以及智力活动方面有不同的典型表现。气质在个体心理发展早期阶段表现明显,虽然也随年龄增长而略有变化,但基本上是相当稳定的。气质贯穿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中,对人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气质与职业活动的关系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要使自己的气质特征适应工作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在选择人才和安排工作时,要考虑个人的气质特点,以便于扬长避短,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特殊职业的人员,如宇航员、飞行员、大型控制系统的调度

10、员都必须测定其气质类型。三、实验设备:三、实验设备: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记录卡。四、实验内容和步骤:四、实验内容和步骤:选择全部同学为被测者,了解他们对自己性格的评价,利用气质量表进行气质测定。五、实验报告要求:五、实验报告要求:1、算出各种气质类型的人数,并对他们的性别差异作出统计检验。2、算出单一气质类型和混合气质类型的人数、百分数,并对他们做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六、思考题六、思考题: :1、环境和教育训练是否会影响一个人的气质类型?2、分析不同气质的同学在学习上和生活中的表现有何重大差别。3、对不同气质类别的人在职业选择上提出建议。 6实验四实验四 工作疲劳测定实验工作疲劳测定实验

11、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量人的疲劳程度的常用方法。2、通过测定被测者在作业前后的心率、血压和闪光融合值,分析影响工作疲劳的因素。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人体活动到一定时候时,组织器官乃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叫疲劳。疲劳又分为身体紧张为主的身体疲劳和精神紧张为主的精神疲劳。无论身体疲劳或精神疲劳,都是大脑皮质的保护作用。内环境变化促进了大脑的保护性抑制,疲劳代表着中枢神经系统工作能力的降低。当肌肉活动到某种程度时,能源物质耗竭;血液中代谢物堆积、内环境稳态失调等因素,都是疲劳产生的原因。由此可见,疲劳是生命体对内外环境适应所做出的反应,也是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从这种意

12、义出发,重视对疲劳的认识和采取措施消除疲劳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实验使用磁旋车作为体力作业,测定被测者在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等阶段的心率、血压和闪光融合值的变化,判断作业负荷及疲劳恢复的规律。在实际工作疲劳研究中,还要结合疲劳症状调查和其他的生理、心理和化学检查法来综合判断疲劳度。三、实验设备:三、实验设备:SH-5820.R 型磁旋车,SF800A 电脑自动血压计,BD-118 型闪光融合频率仪。四、实验内容和步骤: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测定被测者在作业前安静状态下的心率、血压值和闪光融合值。闪光融合值测量:这是一个闪烁现象的实验,被试将眼睛贴着观察眼罩,注视面前的红色亮点。如果一开始觉得

13、亮点是闪动的,可以顺时针调节闪烁频率旋钮,会发现亮点的闪动频率变快。一直调到刚刚看到它不闪时,停止调节,记录下此时仪器显示的频率值,此为融合值。如是一开始觉得亮点是不闪动的,可以逆时针调节闪烁频率旋钮,一直调到刚刚看到闪动,停止调节,记录下此时仪器显示的频率值,此为闪光值。融合值与闪光值的平均值即为闪光融合值。1)、接通电源。2)、拨动色调选择开关,选择红色剌激。73)、闪烁频率选择设置在最低端,即频率调节旋钮,逆时针调到最低位。2、被测者在负荷 6 状态下以 15 公里/小时的速度进行测试,5 分钟后测定作业中的心率和血压值。3、被测者继续测试,5 分钟后测定作业后的心率、血压值和闪光融合值

14、。4、被测者休息,记录被测者基本恢复到作业前安静状态的心率、血压值的时间。五、实验报告要求:五、实验报告要求:1、记录被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籍贯、最近身体健康情况及测试的时间、地点、温度等。2、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心率值血压值闪光融合值心率增加率恢复时间消耗功率自觉症状其中:心率增加率= (最高心率-作业前心率)/作业前心率3、计算闪光融合值的变化率。六、思考题:六、思考题:1、分析影响工作疲劳的因素,总结疲劳程度变化的规律,分析作业对人心率、血压和闪光融合值变化率的影响。2、闪光融合值作为个体疲劳的指标你感觉是否有效?为什么?8实验五实验五 记忆广度实验

15、记忆广度实验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掌握记忆广度测试仪的使用方法。2、了解人的数字记忆广度的一般特性。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记忆同感知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记忆是比感知更复杂的心理现象。感知过程是反映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对象,它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记忆反映的是过去的经验,它兼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记忆广度又称为“记忆范围”,是瞬时记忆的一种重要品质。它指对某种材料呈现后能正确复现的数量,个人的记忆广度指标,简言之,就是个体对记忆材料呈现后能记住的最大量。反映出其人的瞬时记忆能力。在记忆广度的测试中,数字记忆能力的测试是目前心理学研究瞬时记忆中简单易行又最为典型的一

16、种方法。这是由于它最能体现记忆广度的特点:是决定记忆材料的数目,而不是材料的意义。目前,公认的记忆广度的平均数为 7+-2。三、实验设备:三、实验设备:BD-407 型记忆广度测试仪,记录表。四、实验内容和步骤: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数字记忆广度的测定和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类似,常用最小变化法,即将剌激数字的长度逐级增加,并以个体能否通过数字系列的中间值来计量。如 8 位的数字系列能够通过,9位数字不能通过,其记忆广度即为 8.5。这种计算方法也有变式,如是每一数字系列各连续呈现 4 次,则以有一次通过的最长系列为基数,再以每一次通过为 0.25 分叠加,为比较的附加分。例 9 位数字通过二次,8 位数字通过三次,小于 8 位数字的全通过,则算记忆广度为 9,得分为 8.25 分。即 8 位数字通过的是三次,其积分为 7.75 分。再加上 9 位数字通过的是二次,故总积分为 8.25 分。2、请被试者注意面前的大数码显示屏,按“回车”键后,将会连续出现一组数字。被试者的任务是记住这组数字,等回答灯亮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