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装工艺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138714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安装工艺学》课程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设备安装工艺学》课程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设备安装工艺学》课程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设备安装工艺学》课程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设备安装工艺学》课程实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安装工艺学》课程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安装工艺学》课程实验指导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设备安装工安装工艺艺学学实验实验指指导书导书孙孙有亮有亮 编编写写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机械系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机械系2实验一实验一 地脚螺栓校正实验地脚螺栓校正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设备安装中地脚螺栓偏差的种类;2.掌握和地脚螺栓校正的操作技能。二、实验装置:地脚螺栓校正实验台、电焊机、气焊及气割设备、M12 板牙及板牙架、钢板尺、游标卡尺、凿子、1.5kg 手锤等。三、内容及原理:1. 地脚螺栓中心距偏差的排除(1)当地脚螺栓中心线偏差在 10mm 以内时,可用氧乙炔焰将螺栓根部拷红,再用手锤敲打(敲打螺纹部位时,要戴上螺母)或用千斤顶矫正。(2)当中心距偏差在 1030mm 范围内时,可

2、用凿子去除螺栓周围的混凝上,其深度为螺栓直径的 815 倍。然后用氧乙炔火焰加热拷红(约 850,螺栓呈现淡樱红色),用锤或千斤顶矫正,并在弯曲后的螺杆处加焊钢板加固,如图 1-a 所示。(3)当两地脚螺栓中心距偏大或偏小时,且中心距又不大时,可用如图 1- b 所示方法处理。对于直径较大(30mm)的地脚螺栓,当发生较大偏差时,若用烤红煨弯的方法有困难,可按图 2 所示方法进行处理,即将螺栓切断,用一块厚度等于偏差值的钢板焊在螺柱中间,两侧再焊上两块加固钢板。加固钢板长度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 34 倍。2.地脚螺栓标高偏差的排除图图1 1 中心线偏差的排除中心线偏差的排除(a a)单地脚螺栓矫

3、正;()单地脚螺栓矫正;(b b)双地脚螺栓矫正)双地脚螺栓矫正3(1)若地脚螺栓过高,可割去一部分,再套上丝扣,不允许用增加垫圈数量和厚度的办法来处理。套丝时,要注意防止油类滴到混凝土基础上。(2)若地脚螺栓高度不够而偏差又不大(15mm),可用氧乙炔焰将地脚螺栓拷红,在螺杆上套上一段钢管,垫上垫圈,戴上螺母并拧紧,借拧紧螺母的力量将螺杆拷红部分拉长,此时注意拷红的螺杆部分应尽量长些,拉长部分必须焊上 23 块钢板加固,如图 3 所示。 (3)如果地脚螺栓低的数值超过 15mm,不能用加热拉长,可在螺栓周围开一个深坑,在距底面 100mm 处将螺杆割断,另焊上一根新加工的螺杆,并用钢板或圆钢

4、加固,加固长度应为螺栓直径的 45 倍,如图 4 所示。3.3. 地脚螺栓地脚螺栓“活拔活拔”的排除的排除“活拔”是指拧紧地脚螺栓时用力过大,将地脚螺栓从基础中拔出来。这种现象会使设备安装精度受到影响。要想排除这种现象,须将螺栓腰部混凝土凿去,在螺杆上焊两条交叉的钢筋如图 5 所示,然后补灌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再拧紧地脚螺栓。四、实验步骤:1.测量地脚螺栓的直径及地脚螺栓的偏差,图图 2 2 大直径地脚螺栓偏差处理方法大直径地脚螺栓偏差处理方法 图图 3 3 地脚螺栓拉长地脚螺栓拉长图图 4 4 地脚螺栓的接长地脚螺栓的接长图图 5 5 地脚螺栓松动的地脚螺栓松动的 处理方法处理方法图1-1

5、5 地脚螺栓松动的处理方法4确定地脚螺栓偏差的种类;2.确定地脚螺栓偏差的排除方法;3.排除地脚螺栓偏差的实施;4.恢复混凝土基础。五、写实验报告:六、思考题:1. 设备的地脚螺栓有几种型式?怎样进行安装?2. 地脚螺栓常出现哪些偏差,对它们应怎样进行处理?3. 排除地脚螺栓偏差的步骤是什么?双表测量法(又称一点测量法) :用两块百分表分别测量联轴器外圆和端面同一方向上的偏差值,故又称一点测量法,即在测量某个方位上的径向读数的同时,测量出同一方位上的轴向读数.具体做法是:先用角尺对吊装就位准备调整的机器上的联轴器做初步测量与调整。然后在作基准的主机侧半联轴器上装上专用夹具及百分表,使百分表的触

6、头指向原动机侧半联轴器的外圆及端面。测量时,先测 0方位的径向读数 a1 及轴向读数 s1。为了分析计算方便,常把 a1 和 s1 调整为零,然后两半联轴器同时转动,每转 90读一次表中数值,并把读数值填到记录图中。圆外记录径向读数 a1,a2,a3,a4,圆内记录轴向读数 s1,s2,s3,s4,当百分表转回到零位时,必须与原零位读数一致,否则需找出原因并排除之。常见的原因是轴窜动或地脚螺栓松动,测量的读数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才属正确,即 a1+a3=a2+a4;s1+s3=s2+s4通过对测量数值的分析计算,确定两轴在空间的相对位置,然后按计算结果进行调整。这种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可满足一般机器

7、的安装精度要求。主要缺点是对有轴向窜动的联轴器,在盘车时其端面的轴向度数会产生误差。因此,这种测量方法适用于由滚动轴承支撑的转轴,轴向窜动比较小的中,小型机器。一般用 2 表,3 表是防止轴向串动的。1 个表测量太繁琐,不介绍了。52 表法:一个测外圆,一个测平面,记录 0 度,90 度,180 度,270 度数据,通过上表数据减去下表数据,左表数据减去右表数据,可以得到端面的上下偏差,端面左右偏差,径向上下偏差,径向左右偏差。利用测点到电机前脚距离及后脚距离和联轴器直径计算前脚调整的尺寸=上下偏差*前脚距离/联轴器直径后脚调整的尺寸=上下偏差*后脚距离/联轴器直径左右就看着表调整吧。联轴器找

8、正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直尺塞规法、双表法、三表法、单表法、激光对中仪等方法。直尺塞规法一般用于转速较低、精度要求不高的机器。双表法一般适用于采用滚动轴承、轴向窜动较小的中小型机器。三表法精度很高,适用于需要精确对中的精密机器和高速机器。如汽轮机、离心式压缩机等,但此法操作、计算均比较复杂。单表法对中精度高,不但能用于轮毂直径小而轴端距比较大的机器轴找正,而且又能适用于多轴的大型机组(如高转速、大功率的离心压缩机组)的轴找正。用这种方法进行轴找正还可以消除轴向窜动对找正精度的影响。操作方便,计算调整量简单,是一种比较好的轴找正方法。 6实验二实验二 联轴器找正实验联轴器找正实验一、实验目的:1.

9、了解联轴器的种类及结构特点;2.掌握联轴器的同轴度检测方法和联轴器找正的操作技能。二、实验装置:联轴器找正实验台三、内容及原理:1. 联轴器的种类和结构(1)联轴器的种类联轴器又称联轴节、靠背轮、双轮等。联轴器主要用于两轴联接,达到同轴并传递扭矩。常用的有:凸缘联轴器、十字滑块联轴器、挠性爪型联轴器、蛇形弹簧联轴器、齿轮联轴器、弹性圆柱销联轴器及尼龙柱销联轴器。(2)联轴器的结构 见教材 60 页。2.联轴器同轴度的检测方法和联轴器的找正7两个串列着的转子或轴系找正对中,其中心必然相对,端面必须平等,这是用联轴器找正对中的基础,而且不论轴是否存在挠度,上述事实仍然成立。通过联轴器找正对中轴系时

10、,联轴器与轴应有足够的同轴度和垂直度。因此在找正对中之前和联轴器装配后,要对联轴器对轴的径向和端面跳动进行检查,若偏差过大则要修复或在测量中加以修正。对于要求不高的轴系,可直接用直尺(或平尺)在联轴器外缘四周(上、下、前、后)靠紧测量(必要时可用塞尺辅助测量),调整联轴器对中。工程中常采用找正架找正对中,测量间隙可用塞尺,多数用百分表。用百分表找正对中联轴器,又有轴向径向联合测量法和径向反转测量法两大类。这里只介绍轴向径向联合测量法轴向径向联合测量法可分为一点法(又称两表法)和两点法(又称三表法)。一点法的找正架简单,其缺点是轴向窜动影响测量精度;两表法测量同轴度如图 1a)所示,数据记录如图

11、 1b)所示。按下列求出测量数据:两轴在空间位置,可通过所测得的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量的差值确定。在水平面内在水平面内:(正则向左、负则向右调); 24aaax24bbbx在垂直面内在垂直面内:(正则向上、负则向下调); 13aaay13bbby根据、四个量或xaxbyayb正、负或零来判断两轴在水平面和垂直面的相对位置,也可以用下式计算(图 2):图1 二表法测同轴度(a) 实测图; (b)数据记录A-基准轴; B-被调轴(b)L1L28在水平面内在水平面内轴承 1 的调整量 m1x: xxxabRLm1 121轴承 2 的调整量 m2x: xxxabRLm2 221在垂直面内在垂直面内 轴承

12、 1 的调整量 m1y:yyyabRLm1 121轴承 2 的调整量 m2y:yyyabRLm2 221调整方向的确定:在水平面内,若 m1x和 m2x为正值时, 应使被调轴承左移;若负值时,应使被调轴承前右移;若零时,轴承不左移也不右移,轴既正又对中。在垂直面内,若 m1y和 m2y为正值时,应使被调轴承上移;若负值时,应使被调轴承下移;若零时,轴承不上移也不下移,轴既正又对中。四、实验步骤:1.了解联轴器的种类及结构特点;2.掌握联轴器的同轴度检测方法和联轴器找正的操作步骤;3.安装联轴器实验台仪表;图2 轴向径向联合测量法调整量计算图b 2a 2(B)94.实测联轴器同轴度数据;5.分析

13、计算;6.调整.五、写实验报告:六、思考题:1. 联轴器的种类及结构特点?2. 联轴器的同轴度检测方法?3. 联轴器找正的操作步骤?减速器L1L2电动机百分表百分表实验三实验三 压力容器承压实验压力容器承压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压力容器承压实验的方法;2.掌握压力容器水压实验的操作技能。二、实验装置:压力容器水压实验装置三、内容及原理:1. 强度检验的范围、目的及方法凡承压设备(如受压容器和真空设备等),在设备制造完毕后,必须按规定进行压力试验或渗漏试验。在现场制造或组装的设备,在制造和组装完毕后,也必须按规定进行压力试验或渗漏试验,以检查制造或组装质量。制造厂制成10并经过试验合格后运抵

14、现场的设备,有时为了检验在运输或装卸过程中有无损坏,在安装前也需要进行试压。试压的目的是检查设备的强度(称强度检验),并检查各部分特别是接头、焊缝等处是否有渗漏(称密封性或严密性试验),以保证设备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强度检验的方法有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这里只介绍水压试验。2. 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是设备试压最普遍、最重要的方法,在设备内先灌满水并堵塞好容器上的孔和眼,再用水泵继续向容器内注水使水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检查容器的强度和泄漏。四、实验步骤:1. 水压试验的装置如图 2 所示。被试验的设备 13 上设有进水口 7 和出气孔 8(必须放在设备最高处,好放气),以及压力表 9(这些管尽量采用设

15、备上的工艺管)。试验开始,先打开阀门 5、6、7 和出气阀门 8,待水槽 12 和被试设备 13 充满水后,关闭阀门5、6、8,然后打开阀门 4,开动试压泵 1,对设备进行打压。水泵出口压力可由压力表 2 读出,设备里面的压力可由压力表 9 读出。在加压的过程中,如压力表 9 上的读数平稳地升高,说明情况正常。如压力表的指针有跳动,表示设备里有空气,应继续排净。如压力表的指针不转动,甚至反转,表明阀门泄漏,必须停止加压,应修好后重新加压。加压时,压力应缓慢均匀上升,一般每分钟不应超过 0.15M Pa,特别是快到试验压力时更应注意。当压力升 0.360.4M Pa 时,应进行一次检查,必要时可

16、拧紧设备上人孔、手孔、法兰和盲板等螺栓1-试压泵;2,9-压力表;3,4,5,6-阀门;7-进水阀门;8- 出气阀门;10-排水阀门;11-进水管;12-水槽;13-被试设备图2-56水压实验装置示意图图图 2-552-55 水压试验的装置示意图水压试验的装置示意图1-试压泵;2、9-压力表;3、4、5、6-阀门;7-进水阀门;8-出气阀门;10-排水阀门;11-进水管;12-水槽;13-被试设备11(要先泄压后拧紧螺栓)。如发现设备有大量漏水,应立即泄压并进行修理;如漏水不多,为能更彻底的露出全部缺陷,可继续缓慢加压(同时注意漏水是否增大)。当加压达到试验压力时,试压泵便可停止,关闭阀门 4。强度试验是一种超压试验,试验压力要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左右。一般规定,设备不得长时间经受超压,以 5 分钟为度(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