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136700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房宫赋》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房宫赋阿房宫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阿房宫赋教学设计.txt 人永远不知道谁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再也不见了。一分钟有多长?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2、懂得赋的特点。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3、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难点、重点解析1、赋的特点以及本文的艺术特点。2、背诵课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指名学生根据注释解题;学生解题后

2、,教师补充。1、关于“赋”的文体“赋”: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从形式上看,它注重铺叙,语言华美,文笔绚丽,讲究韵律和句式,善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内容上看,赋要通过“体物”达到“写志”的目的,结尾的部分则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章法开放流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畅快的气势,称作文赋。2、关于杜牧杜牧(803852) ,不但是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 “赋”和古文也都堪称大家。在诗歌方面,人称他为“小杜” ,以别于杜甫的“老杜” ,又把他与李商隐并称,称“小李杜” 。他的古文颇多针砭时事的作品,“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 (四库全书总目 ) 。他对“赋

3、”这种文体的发展,也有着卓越的贡献。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 。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就是这样的作品之一,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初期典范之作。3、杜牧及阿房宫赋的写作缘由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军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而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本文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 825

4、年) 。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 ”借古讽今,时 23 岁。4、关于阿房宫阿房宫是秦始皇所建的宫苑,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的阿房村。“阿房宫”的“阿房”旧读“婀旁” (为 png) 。为什么叫“阿房”?一说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一说因宫殿的“四阿”(屋盖四角弯曲处)造得宽阔得名, “房”同“旁” ,宽广的意思。“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造亡,始皇广其宫” 。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之后,于始皇三十五年(前 212)动工再次修建阿房宫。 史记?秦始皇本纪对“阿房宫”的记载是很简略的,大意是:秦始皇以咸阳城小人多,旧建宫廷不够大,决定在渭水

5、以南的上林苑中兴建大规模的宫殿。首先是在阿房修建前殿,东西五百步(一步六尺) ,南北五十丈,殿上可坐万人,殿下可建五丈旗,周边驰道修成阁道,直抵终南山,山巅是高耸的宫阙(宫殿正门) ,再从宫阙兴修复道(上下两层的通道) ,渡过渭水,直达咸阳。这一巨大工程,直到秦代灭亡都没完成。公元前 209 年二世胡亥嗣位,骊山陵复土完毕,集中劳动继续修建,项羽入关以后,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付之一炬,化为灰烬。杜牧的阿房宫赋就得在上述记载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写成的。二、读课文。1、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3、齐读课文。三、研读课文、两段。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学生自读,着重点是理解字句,疏通文意。“廊腰缦回”“缦

6、”的本义有“宽缓” 、 “迟缓”等义;这句的“缦” ,注释为“萦绕” ,是由“宽缓”义引申而来,下文“缦立远视”的“缦” ,注释为“久” ,是“迟缓”义的引申。 “回” ,注释为曲折。按“回” ,它的本义是“转” 、 “掉转” (“回车叱牛牵向北” ) ,引申义有“旋转、回旋”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 “曲折” “回转”(“碧水东流至此回” ) 、 “取回、拿回” (“添酒回灯重开宴” ) ,等等。“钩心斗角”课文用的是它的原始意义,与现在用作成语的意思有别。在文言中也常用来指写作中的巧思,如:“近时诗家咏物,钩心斗角,有突过前人者” 。“尽态极妍”这里的“尽”和“极”是互文,都是“

7、尽量、极力”的意思。整个词语是指用尽心思使姿态美好,用尽一切办法使容颜妍丽的意思。按“尽” ,本义是“空、没有了”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引申义有“完全、全都” (秦地可尽王也) 、 “尽量、尽可能” 、 “到尽头、到顶点” (林尽水源) 、 “死”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等等。2、解释疑难语句:“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这两句的“歌台” 、 “舞殿”和“暖” 、 “冷” ,均为互文见义,写“歌”时同时包括“舞” ,写“舞”同时兼指“歌” 。后一句的“气候” ,不是现代汉语的“气候” ,在古代常用来指“节令” ,或用来指环境气氛(均见

8、辞海 ) 。这两句合起来,意谓:在一个宫中,正在演奏欢快的歌舞,在另一宫内,则正在演奏凄冷的歌舞,这就给人一种“在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而节令不同或环境气氛有异的感觉。“绿云扰扰,梳晓鬟也”这一句,课本无注。 “绿云” ,比喻头发黑而密,古人常用它来代指妇女的美发;“扰扰” ,这里是“镣绕”的意思;“晓鬟”指“晨妆” , “鬟”是一种环状发髻。为什么用“绿”来形容头发,因为古代训诂学有一条辗转相训(解释)的原则, “绿”与“青” 、 “黑”可以辗转相训。 “绿嶂百重,青川万转”(吴均句) , “绿”和“青”是同一种颜色。不用“青云” ,而用“绿云” ,能给人一种更美的色感。四、学生读课文 1

9、、2 段。五、布置作业。1、背诵 1、2 段。2、对照注释,学习其余节段。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1、朗读课文。2、翻译 1、2 段中句子。二、研读课文、两段。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串通课文。 )“锱铢” 、 “庾” 、 “九土” 、 “独夫” 、 “举” 、 “族”这些词语,文言中常用,课本中均有注释,要牢牢记住。其中“锱铢” 、 “庾”要注意写法;“九土” ,即“九州” 。用“九州”代指中国,源出尚书中大禹治水后巡行天下,分天下为九州的记载。 “独夫” ,语出孟子 ,特指众叛亲离的残暴君主;“族” ,作“灭族”解,是封建时代的一种严刑。“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纷” ,多;“纷奢”合用,指豪华

10、、奢侈。 “念” ,顾念。“南亩”即“田亩” 。语出诗经?七月:“洗彼南亩” 。注家谓古时农田多在南面向阳之处,以后文言中就常用“南亩”代指“田亩” 。“架梁之椽(chun) ”指在屋梁上的承瓦木条。注意“椽”的读音和写法。“管弦呕哑”“管弦” ,管乐器和弦乐器的合称,古诗文中常用来代指音乐。 “呕哑” ,形容乐声嘈杂聒耳。“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暇”的本义是“闲空” ,文言中常用“不暇”来表示“来不及” 。 “哀” ,哀叹、悲悼。按:“哀”本义是“悲哀、悲伤” ,引申为“怜悯、同情” (“君将哀而生之乎” ) 、 “哀叹、悲悼” 。个“后人”均指秦

11、亡以后的人,但第三个“后人”是指唐代更后的人。后一个分句,含蓄地警告唐敬宗,如不以亡秦为鉴戒,将使更后的人来哀叹他的自取灭亡。三、综合分析全文。1、全文四段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第二部分(第、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2、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分析: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总写部分,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12、“覆压三百余里” ,言其占地之广, “隔离天日” ,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写其倚山傍水,气势非凡。细写部分,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先写重楼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楼阁之高大。上面所述,写的还只是建筑之外观。接着,作者的笔触,又深入建筑内部。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写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谓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则承“暖响” “冷袖”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这几句,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

13、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例“长桥卧波,复道行空” ,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 ,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致使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几十个字,阿房宫之丰姿盛态就显现于读者眼前。3、在第段中“明星荧荧”等四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分析:“明星荧荧” , “开妆镜也” ,是倒置式的暗喻。 “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 “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

14、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一样。四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新鲜的比喻,巧妙的夸张,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鬟、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写宫室,是承接上文;写美女,则是开启下文。所以,作者紧接着便是写美女望幸。这一层都是写美人,但是从美人的生活遭际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无度。汉代大赋不少作品铺张扬厉,堆砌词藻。杜牧则发挥了赋

15、的长处,着意铺陈夸张,但所有的铺叙又都为后文的议论张本,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从这一节对美人的描写可见一斑。4、作者写阿房宫赋 ,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现代文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但在文言中除解释“值得怜悯”外,还有可爱、可惜的意思。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 。作者用这二字,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

16、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可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辞赋不同于论文,许多地方并不直说,读时需细加玩味,方能体会作者的用心。5、杜牧写这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分析: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何以会灭?赋中说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可见,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从何看出六国之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 “秦之珍宝” (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华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锱铢不留。 “六王”因不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