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陶瓷艺术特色的历史考察 艺术理论 论文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123992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化陶瓷艺术特色的历史考察 艺术理论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德化陶瓷艺术特色的历史考察 艺术理论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德化陶瓷艺术特色的历史考察 艺术理论 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德化陶瓷艺术特色的历史考察 艺术理论 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德化陶瓷艺术特色的历史考察 艺术理论 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化陶瓷艺术特色的历史考察 艺术理论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化陶瓷艺术特色的历史考察 艺术理论 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能编辑和复制,感谢您的阅读。 德化陶瓷德化陶瓷艺术艺术特色的特色的历历史考察史考察摘 要福建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三大古瓷都。德化陶瓷保留 了大量古代民间绘画、书法及反映民俗民风的实物资料,形成了质朴、洒 脱、明快、豪放的中国白”。 关键词德化;陶瓷;艺术特色 陶瓷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陶瓷大师们点石成金,创造了许多工 业品,又是当时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同喜爱的日用品和观赏品。它不 但在物质方面起到改善人类特定时代生活条件的作用,而且以绚丽多姿 的造型,精湛的纹饰和缤纷的色彩唤起人们精神世界的无限美好,中国陶 瓷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永恒的社会效果,对世界文

2、明作出了伟大贡献, 已成为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德化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德化瓷传统技艺 自德化窑烧制开始就已经形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成熟,并在吸纳 与创新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我们下面展开探讨。 1 德化陶瓷艺术历史沿革 商周至唐代德化窑的产品为原始青瓷和青瓷,年代的个性化特征明显。 胎质较松软,胎釉结合好,釉层比其他时期厚,釉呈淡青色或青色。器形矮 小,圆胖。北宋以青白瓷为主,还有部分青瓷,器形表面装饰丰富,有阳纹和 阴纹,纹饰题材较广,常见的有缠枝纹、卷草、流云、篦纹、篦点纹、团花、 莲花、莲瓣、牡丹及釉下文字,构图疏密有序,变化大。改变了唐代器物素 面的做法。南宋的年代特征有纪年

3、器作为参照,这一时期仍以生产青白 瓷为主,瓶和军持在结构上改变了矮胖的审美观,讲究颈部高度与体量的 匀称统一,器物开始由“矮胖”变为“苗条”。南宋晚期至元代,器物除延续 南宋生产的青白釉瓷外,且采用了氧化焰烧成工艺,使器物釉面莹润、光 亮,釉层厚、呈牙黄色;图案简洁、精美,以宗教图案为多。 明代是德化窑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在生产工艺、烧成工艺、产品质量、 品种、工艺水平等方面都远在宋元之上,其主要标志是白瓷被誉为“中国 白”而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推动了世界陶瓷业的创新革命。明代德化窑瓷器质地洁白细坚,烧结度高,釉色匀称,釉质细腻,光泽莹润,如脂似玉,个 性化时代特征明显。 清代早中期,德化窑白

4、瓷延续明代风格;青花瓷达到全盛,五彩瓷画面有 所提高,出现了粉彩瓷;各种色釉瓷不断产生。清代中晚期,白瓷产量开始 减少,只保留部分雕塑产品;青花瓷占据主导地位;五彩瓷和色釉瓷工艺 特色形成。民国时期青花瓷产量减少,白瓷产品增多,釉上彩装饰手法 有所创新,主要有五彩、墨彩,还出现了金彩、黑花、电光、贴花等工艺。 清代、民国时期,德化窑瓷的胎质、釉色、装饰工艺独具特色,在器物上留 下了这一时期独有的制作、烧成工艺痕迹,为后世提供了辨别的依据。 2 德化陶瓷艺术特色分析 (1)商周至唐代德化窑器物艺术特色。商周至唐代德化窑器物的艺术特色 主要体现在釉色淡青,或青色,或青黄,或青蓝,釉面光亮,使用后常

5、出现冰 裂纹。青釉瓷烧成出现的色调变化加上自然的冰裂纹,使器物产生一种 色调幽雅、自然和谐的艺术效果。造型艺术主要体现在器物的整体效果 上,早期德化窑有的口沿捏成花口,有的讲究各部位的搭配,有的讲究线条 流畅,这些都是表现造型艺术的做法,使器物产生一种造型简朴实用、稳 重大方的艺术效果。装饰艺术是对器物进行打扮的一种手法,对整体器 物的艺术效果影响十分重要。这一时期的装饰艺术还处于萌发阶段,主 要体现在对器物上所贴的双耳。通过对早期德化窑瓷的艺术特色分析, 才能发现唐代德化窑瓷与其他窑口的区别,才能从艺术的角度认识早期 德化窑瓷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2)宋代德化窑瓷器的艺术特色。北宋釉的艺术在

6、原有青瓷的基础上又有 所创新,配制了青白瓷;造型艺术讲究粗犷与精细的有机结合,器物造型 迎合外销,特别是华人海外驻足地市场的需求;装饰艺术由堆贴发展到细 致的刻、划,讲究刻画构图的精美。南宋德化窑的工艺全面兴盛,艺术成就 显著,釉的艺术丰富,色调变化多,有的是窑内温度不同造成的窑变现象, 有的是人为配方的结果,这一时期新增的釉色有影青、酱釉、青黄釉等; 造型艺术也有很大的变化,由北宋时期的大口、低矮改进到小口、高瘦,整 体造型“苗条”。装饰艺术在北宋刻、划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雕、塑。刻划讲 究精致,并运用了模印法印制各种装饰图案,使装饰艺术又有了新的内容;雕、塑手法是在堆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南宋

7、的雕、塑工艺是德化窑 雕、塑工艺的初始阶段。彩绘艺术,这一时期主要是釉下用酱釉或黑釉色 料写上文字记号,或简单图案,这一做法开德化窑彩绘艺术的先河。 (3)元代德化窑瓷的艺术特色。元代德化窑瓷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釉、 造型、装饰等几个方面。元代德化窑改进了以前龙窑的烧成工艺,开始使 用分室龙窑,分室龙窑把以前龙窑的还原焰烧成改为氧化焰烧成,提高了 烧成率。氧化焰烧成的器物釉面莹润、白中微带黄,呈牙黄色,俗称象牙白 。釉层厚、温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造型矮小稳重,模印成型,露胎处有明 显的粗裂痕,造型艺术讲究线条的变化。装饰手法以模印为主,同时还沿 用前期雕、塑、刻、划等手法;装饰图案以宗教题材

8、为主,图案线条浮出器 表,构图精美。 (4)明代德化窑陶瓷的艺术特色。明代德化窑的白瓷、釉上彩、釉下彩瓷 的艺术虽然时有体现宫廷等上层社会的生活,但更主要的是体现民间的 气息;雕塑瓷主要体现宗教的艺术;外销瓷主要体现域外文化风情。 明代德化陶瓷的造型艺术主要体现在器物和人物两大类。器物从日常器 物、器具到陈设用具都讲究线条简洁,内涵厚实,生动活泼,如碗、杯、盘、 壶、炉、罐等。人物讲究神态与所表达的内心世界的有机结合,通过衣纹 线条的处理来表现东方艺术的魅力,如观音、文昌、达摩等。胎釉艺术主 要体现在器物的表面,通过莹厚透明的釉药对器物表面和造型的烘托来 增强器物的艺术效果,从而使器物具有一种

9、独到的艺术魅力,即莹润感增 强,线条圆润流畅,光线下流光溢彩,使人感觉有一种高雅别致的艺术效果 ,如象牙白釉、猪油白釉器物等。雕塑艺术主要体现在作品的精雕细镂。 通过刻、雕、捏等手法在作品线条、眼、手、脚等细部的综合运用,加上胎 釉的艺术效果,使作品栩栩如生,如观音、缠龙壶等。装饰艺术包括范围 较广泛,主要通过堆贴、彩绘、浮雕、刻画等装饰手法来体现作品的特色 艺术内涵。白瓷上的釉下青花彩绘和釉上五彩在另一个层次上体现装饰 的艺术效果,特别是民间题材图案的选用、推广,为后来德化民窑青花瓷、 五彩瓷艺术特色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装饰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在原有 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艺术欣赏价值。如龙瓶、

10、梅花壶、八仙杯、五彩罐 、青花瓷等。 (5)清代德化窑陶瓷的艺术特色。清代白瓷,早期仍保留明代晚期的特征,质地洁白,温润,呈糯米胎;釉面较厚、莹润,猪油感强,俗称猪油白;或清白 如葱根,俗称葱根白;器内叠烧支钉痕明显;足圈满釉或露胎有模印的水 纹;装饰仍采用印花、贴花、透雕等手法。中晚期由于烧成工艺和瓷土配 方的改进,德化窑瓷多数采用还原焰烧成,白瓷质地坚硬,表面时微有泛灰 。釉面白,明亮,时微泛青,积釉处泛青尤为明显。 清代早期,特别是康乾时期,德化窑的青花瓷采用的发色料为国产青,含 土钴(即石墨)比例较大,发色带有灰暗感;配料时如果添加的泥浆浓度高, 或青花料浓缩,绘画在器物的坯胎上常出现

11、积釉现象,上釉烧成后出现积 釉的不规则纹状,俗称“蚯蚓走泥纹”。随着苏黎麻青和金门青的进入,德 化窑的青花瓷发色青亮,色阶清晰。德化窑清代粉彩瓷色彩鲜艳,构图大 方,用笔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陶瓷文化的研究对于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原有面貌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一个法文的特定名 词,让一座山区小县走进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这就是“Blanc de Chine(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印迹,为世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 艺术财富。 作为我国陶瓷的重要代表,2003年,德化县人民政府正式启动“德化瓷烧 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被国务 院公布为

12、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搞好德化陶瓷艺术的深 入研究,对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陶瓷传统艺术,推动我国陶瓷艺术加强与 世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德化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 息,从留下印纹陶器他们的足迹,一直到今天千年炉火从未中断,千年文化 流传有序,实为奇迹。它面向大众,品种繁多,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技 艺与陶瓷工艺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艺术天地,开拓出古代陶瓷美学新境 界。德化陶瓷保留了大量古代民间绘画、书法及反映民俗民风的实物资 料,形成了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格、浓郁的民间色彩和鲜明 的民族特色,成为享誉中外的“中国白”。德化陶瓷作为我国著名

13、的陶瓷代 表,它以民间大众淳朴的艺术风格和简练的工艺特点,博得国内外收藏家 的喜爱,世界各大博物馆也均有德化陶瓷的精品珍藏。随着德化制瓷业 的发展,而用独有原材料生产的瓷产品以其独特的品质打出了“德化”品 牌,提升了这一山区小县在世界的知名度,而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 称为中国的三大古瓷都。 科学版),2010(1). 2饶媛媛,张玲霞.试论现代青花艺术的时代性J.南昌高专学报,2010(6 ). 3苏友.德瓷雕观音艺术的历史与创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4). 4许庆裕.浅谈德化窑古瓷雕塑艺术J.上海艺术家,2009(4). 5苏志勤.浅谈德化青花装饰技法的继承与创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 10(2). 本文档由:hechaoscut(http:/ 编辑和上传. 若有图片显示不完整,下载后,把图片拉小就可以完整显示了. 若内容有缺省,可能因为内容过多。下载联系本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