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智障生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方法初探(彭祖红)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122727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轻度智障生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方法初探(彭祖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轻度智障生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方法初探(彭祖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轻度智障生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方法初探(彭祖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轻度智障生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方法初探(彭祖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轻度智障生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方法初探(彭祖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度智障生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方法初探(彭祖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轻度智障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轻度智障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 的方法初探的方法初探 以生活适应课为例以生活适应课为例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 彭祖红由于轻度智障学生的身心以及学习特点,义务教育之后进行学业深造的可能性偏小。特殊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残疾学生实现自食其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回归主流社会。而自立的前提在于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轻度智障学生经过合适的教育是完全有可能实现这一目的的。 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在适当阶段对残疾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 ” 由此看来,探讨轻度培智学生的九年义务教育如何

2、渗透职业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中明确指出,生活适应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生活适应课程是新方案的核心课程,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体现了对智障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因此,培智生活课程有效渗透职业教育对于轻度智障学生未来顺利过渡到职业教育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我校培智学生课程实施

3、情况以及未来职业教育对于学生的素质要求,以轻度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课教学为例,对轻度智障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如何渗透职业教育提出一些浅见。一、抓住学生身心特点,循序渐进培养生活适应技能。一、抓住学生身心特点,循序渐进培养生活适应技能。智障学生由于身心障碍,存在思维发展迟滞,注意力和记忆力低下,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展不良,生活自理和居家生活能力发展迟缓等现象。因此,培智生活课程应抓住学生的身心特点,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生活适应的各种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分三个环节对轻度智障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在低年级阶段(13 年级) ,以满足学生衣食住行等基本生理需求为目的,开展与生活自理、自我服务、居家生活相关的

4、生活技能劳动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良好行为习惯, 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职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年级阶段(46 年级)教师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基本劳动常识与技能,同时观察学生的个人兴趣和长处,为以后接受劳动技术职业教育打基础。 在高年级阶段(79 年级) ,在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之上,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特点,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特长,引导学生向某一职业方向发展。例如,学生在清洗方面技能较强,可以引导学生向浆洗专业努力,加强清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又如,学生喜欢制作点心,可以引导学生向厨艺方面努力,加强基础烹饪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二、尊重学生学习能力,选编职业性的课程内容。

5、二、尊重学生学习能力,选编职业性的课程内容。轻度智障儿童的教育应努力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智障学生的思维发展长期停留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根据其思维特点,应在生活适应课程中选编适合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实用性和应用性的内容,注意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选择浆洗、保洁、餐饮及其他服务行业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训练。例如洗衣服的基本常识和技能、打扫房间的技能、厨房的简单使用、简单的中西餐点的制作、餐后清洁等等。这些技能既可以为学生适应居家生活服务,又能很好的适应未来职业教育的需求。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将生活适应课程的内容经过适当的归类、选编、深化以后,作为职前教育的学习内容,将义务教

6、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逐步引导轻度智障学生向职业训练过渡,为九年义务教育后的职业教育做好铺垫。当然,教师在生活适应课程的教学中应注意不要过渡职业教育化、过渡成人化,不应如职业教育一般对规则和结果严格要求。应注重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兴趣、鼓励学习为主,注重基础能力的训练。三、针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状况,进行个别化的技能训练。三、针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状况,进行个别化的技能训练。能否从事一门职业,兴趣是最重要的取决要素之一。对于智障学生而言尤其如此。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才会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智障学生个体差异巨大,兴趣和能力状况迥异。所以,我们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特点,结合其实际的能力状况,帮助

7、他们对未来职业方向进行选择和准备,在此基础上为每个孩子设计个别化的课程和技能训练方案,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将兴趣与未来的职业结合起来,实现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更好的衔接。四、结合多种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职前社会适应能力。四、结合多种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职前社会适应能力。独立生活和职业生活,紧靠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要具备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专业业务素质。因此,除了职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还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职前心理预期” ,即作好未来即将接受职业教育的心理准备。教师可通过班会、谈心、情境表演、心理辅导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以后要接受职业教育” 、 “自己适合

8、接受什么职业教育” 、 “自己希望未来从事什么职业” 、 “成为一个工作者需要自己付出哪些努力” ,等。另外,各学科课程之间也应通力合作,力求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例如,生活语文课教给学生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生活数学课教给学生基本的时空概念、运算能力;等。多种教学方式、多种课程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前社会适应能力。五、构建多元教学环境,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一技之长。五、构建多元教学环境,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智障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绝非教师的一己之力可以达到” 。这一观点早已成为业内同行的共识。职业教育在生活课程中的渗透同样如此。教师对学生的技能培训

9、,必须充分得到学校、家长、社区的支持与配合,构建多元教学环境,行成各因素之间的高度统一性。例如,学校在课程安排、资源调配上给予大力支持;家长配合孩子的个别化技能训练计划,在家庭、社区等多种场合充分引导孩子进行技能练习;老师尽力争取社区的配合,让孩子在充满支持和鼓励的环境中成长。只有班级、学校、家庭、社区多种环境形成合力,多管齐下,让孩子在一个充满正向引导和练习机遇的过程中学习,才能更好培养轻度智障孩子具有一技之长,将来顺利进入职业教育阶段的学习。六、开拓多种实践机会,力求生活适应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六、开拓多种实践机会,力求生活适应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各种生活适应能力的养成,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得到

10、练习和检验。在渗透职业教育的生活适应课程教学中,实践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积极开拓各种实践机会,力求生活适应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例如,在班级设立值日生岗位, 让学生每天都有机会实践保洁员的“工作” ;又如,在生活室设立洗衣员岗位,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洗衣店“浆洗员”的经历;再如,请家长每周给孩子两天时间做“家庭厨师” ,准备一家人一天的饮食;老师还可以和社区超市联系,请孩子们去超市做理货员和清洁员,体验一把“超市员工”的生活、寒暑假可以争取机会让孩子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如餐厅服务员、商场保洁员、丰富的实践机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帮助学生定位未来生活、调整自我心理预期、锻炼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轻度智障学生经过恰当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其形成自尊、自爱、自立的人格,获取一技之长,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回归主流社会。在轻度智障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职业教育理念和行为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循序渐进培养生活适应技能、选编职业性的课程内容、根据兴趣进行个别化训练、多种途径培养职前社会适应能力、多元环境培养一技之长、开拓多种实践机会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职前心理准备,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独立生活技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方向,锻炼基础劳动技能。这对于轻度智障学生 9 年义务教育毕业后顺利过渡到职业教育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