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跗关节及其损伤的影像学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122199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跖跗关节及其损伤的影像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跖跗关节及其损伤的影像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跖跗关节及其损伤的影像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跖跗关节及其损伤的影像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跖跗关节及其损伤的影像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跖跗关节及其损伤的影像学跖跗关节及其损伤的影像学(A)(A) 一、跖跗关节解剖跖跗关节由远排跗骨(内侧、中间和外侧楔状骨以及骰骨)、第 15 跖 骨基底组成,形成四个独立关节,第一、二、三跖骨基底分别与内侧、中间、 外侧楔状骨构成三个关节,第四、五跖骨基底和骰骨构成关节。跖跗关节形成 “S”形关节面,并根据关节囊划分为 3 个柱:内侧柱即内侧楔状骨和第 1 跖 骨;中间柱为中间和外侧楔状骨及第 2、3 跖骨;外侧柱由骰骨和第 4、5 跖骨 构成。其中第 2 跖骨基底与轴位楔状骨构成榫卯样结构,形成关节稳定的支柱。 跖跗关节形成 3 个明显的弓,横弓、纵弓和水平弓。第二跖骨基底紧密嵌入内 侧、外

2、侧楔骨间组成榫卯样结构,形成水平弓,形成跖跗关节稳定的重要骨性 因素。水平弓的大小,即第二跖骨基底与插入第一、三楔骨之间的长度,对于 跖跗关节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除骨性结构外,每一跖跗关节都有背侧韧带和跖侧韧带加强,跗间韧带以 及横向跖骨基底间骨间韧带加强,但第一、二跖骨基底间无横向韧带连接,之 间的稳定主要靠粗大的 Lisfranc 韧带维持。Lisfranc 韧带为第二跖骨基底内 缘和内侧楔骨外缘间的骨间韧带,是维持跖跗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跖跗关节 诸骨的紧密排列,周围韧带的牢固连接,使跖跗关节成为坚强而稳固的关节。二、正常跖跗关节影像学2.1 跖跗关节的平片特征:足正位第 2 跖骨基底

3、内缘与中间楔状骨内缘 为连续光滑的连线;足斜位第 4 跖骨基底内缘与骰骨内缘为连续光滑的连线; 第 1、2 跖骨基底间隙正常小于 2mm。2.2 跖跗关节的 CT 表现:多排螺旋 CT 的多层面重组技术能够轻松地重建 出冠状面、矢状面以及任意角度倾斜面的清晰图像,直观地把横弓、纵弓及水 平弓呈现出来。冠状面呈三角形的中间楔骨位于内侧、外侧楔骨间正如拱桥的 拱心石,构成横弓的核心,内侧楔状骨呈“C”形,其外缘中部内凹,为 Lisfranc 韧带提供存在的空间,并能够显示 Lisfranc 韧带的断面轮廓;斜横 断面能够清晰的显示跖跗关节的水平弓,把第 2 跖跗关节的榫卯样结构完整的 展现出来,第

4、 2 跖骨内侧缘与中间楔状骨内侧缘连线、第 3 跖骨内侧缘与外侧 楔状骨内侧缘连线、第 4 跖骨内侧缘与骰骨内侧缘连线应该是完整光滑的,并 且在第 2 跖骨基底与内侧楔状骨间可见 Lisfranc 韧带的起止点及轮廓。矢状 面跖骨背侧缘与远排跗骨背缘也是连续的。2.3 跖跗关节的 MR 诊断价值:不仅能够显示骨质结构,对跖跗关节周围 韧带的显示充分显示其组织分辨率的优越性,特别是对 Lisfranc 韧带显示。 MR 的斜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均能显示 Lisfranc 韧带,但在斜横断面 Lisfranc 韧带的显示是最清晰、最完整的。三、跖跗关节摄影体位的选择及 X 线测量3.1 跖跗关节

5、摄影体位改良由于跖跗关节组成骨多,且相互重叠,常规足正斜位对跖跗关节面显示非 常不理想,故对常规足正斜位进行改良试验。第 1 步,常规足正位的改良,足的摆放位置不变,在原向跟侧倾斜 10 的基础上,改变倾斜角度为 15、20、25、30、35、40,对足弓 正常志愿者分别摄片,并经 2 位主任医师背靠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第 2 步,制作 20、25、30、35、40、45脚踏板,对足弓正 常志愿者分别摄片,并经 2 位主任医师背靠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第 3 部,在第 2 部的基础上,对最理想的倾斜角度上,球管向跟侧倾斜角 度,改变角度为 10、15、20、25、30、35,对足弓正常志

6、愿者 分别摄片,并经 2 位主任医师背靠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评分标准:0 分为跖跗关节完全显示不清;1 分为仅显示约 1/3 跖跗关节, 诊断意义不大;2 分能显示大部跖跗关节,仅少部分重叠;3 分基本完全显示 跖跗关节。3.2 在改良体位中,我们可见清楚的观察跖跗关节面,并对其进行测量研 究。分别测量第二跖骨长度、第二跖骨插入内侧楔状骨的长度、第二跖骨插入 外侧楔状骨的长度、第一、二跖骨基底的间距。对正常人群男女各 17 例志愿 者进行测量;对损伤人群骨折和脱位两组各 17 例进行测量。榫孔内侧缘的深度(第二跖骨基底内侧重叠内侧楔状骨的长度)A:在 正位中取第一跖骨基底关节面的外缘为点

7、a 及内缘为点 b,连接 a、b 两点, 第二跖骨近端关节面的内缘为 c 点,自 c 点作直线 ab 的垂直线 cd,两线间的 垂直距离 cd。第二跖骨的长度 B:取第二跖骨近端关节面的内外缘的连线 c c的中 点为 e 点,取第二跖骨远端骨干两侧皮质连线的中点 f点,连接 ef两点作 直线交第二跖骨远端关节面于 f 点,ef 两点之间的距离榫孔外侧缘的深度(第二跖骨基底外侧重叠外侧楔状骨的长度)C:在 45 度斜位中取第 3 跖骨基底近端关节面的外缘为点 a及内缘为点 b,连接 a、b两点,第二跖骨近端关节面的外缘为 c点,自 c点作直线 ab 的垂直线 cd,两线间的垂直距离 cd。最小间

8、距 D:在正位中连接第一、二跖骨基底之间的最小间距3.3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如下:正常人群男女各 17 例的测量结果,测得数据用 sas v9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分析,所有的数值在各组人群中不符合正态分布,故采用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 验, A/B 的男女两组人群统计结论:P=0.08 0.05,按 A=0.05 的检验水准, 尚不能拒绝 H0,无统计学意义。C/B 的男女两组人群统计结论:P=0.0126 0.05,按 A=0.05 的检验 水准,尚不能拒绝 H0,无统计学意义。C/B 的两组人群统计结论:P=0.0126 0.05,按 A=0.05 的检验水准,拒绝 H0,接受 H1 ,有统计学意义。各组的测量平均值,榫孔内侧缘的深度(第二跖骨基底内侧重叠内侧楔状 骨的长度)A、第二跖骨的长度 B 、榫孔外侧缘的深度(第二跖骨基底外侧重 叠外侧楔状骨的长度)C 及第一、二跖骨基底之间的最小间距 D 和测量人群的 年龄没有明显的差异。对比损伤组和正常人群,榫孔内侧缘的深度 A 存在明显 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