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研究生复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109953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学研究生复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麻醉学研究生复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麻醉学研究生复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麻醉学研究生复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麻醉学研究生复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麻醉学研究生复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学研究生复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充氧:在病人意识消失和呼吸肌麻痹之前的几分钟内持续吸入纯氧能显著延长这段时间,这是麻醉诱导和插管前不可省略的最重要的步骤,称为“预充氧”。预充氧使功能残气量中 氧气/氮气比例增大。因此又称“给氧去氮”。 气道困难:是指经过常规训练的麻醉医师管理下病人发生面罩通气和(或)气管插管困难。面罩通气困难:是指在面罩给予纯氧和正压通气的过程中出现通气不足,致使 SpO292%。喉镜暴露困难:是指在常规喉镜暴露下无法看到声门的任一部分。气管插管困难:是指常规喉镜下插管时间10min 或尝试 3 次以上插管失败。麻醉:利用某些药物对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的作用具有可逆性的特点来达到消除病人痛苦,为手术创造条件

2、的方法。现在麻醉学的的内涵: 麻醉、监护、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复苏及疼痛治疗等。 全身麻醉:经呼吸道或静脉、肌肉注入麻醉药物,可逆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神智 消失、全身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苏醒延迟:停止使用麻醉药后 30min 病人仍不能恢复意识者。吸入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进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而致不感到疼 痛,称为吸入麻醉。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AC):是指挥发性麻醉药和纯氧同时吸入时在肺泡内能达到 50% 的病人对手术刺激不会引起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的浓度。低流量吸入麻醉:新鲜气流量小于 2L/min 为低流量吸入麻醉。靶控输注(TCI):又

3、称为目标浓度输注,是药代动力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研制出来 的 一种静脉给药方法,是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通过计算机的帮助直接控制目 标 (血浆或效应部位)浓度从而控制麻醉深度,并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调整的给药系统。 缺 点是设备要求高,费用高。静脉全身麻醉:是指全麻药物注入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 醉作用的麻醉方法。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又名部位麻醉(regional anesthesia),简称局麻。是指局麻药应用于 身体的局部,暂时、可逆地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这些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产生 麻 醉作用。优点:病人清醒,管理简便,

4、所需设备简单,对重要脏器功能干扰小。缺点:不 适 用于手术范围大,病情复杂,对局麻药过敏,诊断不明确及不合作病人。表面麻醉:将穿透力强的麻醉药用于粘膜表面,使其透过粘膜而阻滞其下的神经末梢,使 粘膜产生麻醉现象,称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将局麻药沿手术切口分层注射于手术区的组织内,阻滞神经末梢而达到麻 醉作用。区域阻滞:包围手术区,在其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阻滞通往手术区的神经纤维。神经阻滞: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受其支配的区域生 麻醉作用。常用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颈丛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 、指(趾)神经阻滞:局麻药中不能加肾上腺素,注射药量不能太多其它股神

5、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等。霍纳综合征(Horners syndrom):系颈交感神经节被阻滞所致,表现为患侧眼裂变小、瞳 孔 缩小、眼结膜充血、鼻塞、面微红及无汗。短期内可自行消失。椎管内麻醉:将局麻药注入到椎管内不同腔隙,阻滞脊神经根或神经的传导,达到相应区 域的麻醉效应。麻醉平面:感觉神经被阻滞后,可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其上下界称麻醉平 面。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将局麻药注入到脊髓腰段蛛网膜下隙中,阻滞相应脊神经根或 神 经的传导,达到其支配区域的麻醉效应。硬膜外阻滞:将局麻药注入到硬膜外间隙中,阻滞相应脊神经根或神经的传导,达到其支 配区域的麻醉效应。控制性降压:为了降低血

6、管张力,减少术中出血,人为的将血压降低至一定水平的方法。人工低温:在全身麻醉下,应用某些药物阻滞自主神经系统,用物理方法将病人体温降到 预定的范围,以降低组织代谢,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适应治疗或手术上的需要。低血压:是指血压降低幅度超过病人术前基础血压的 20%或血压降低达 80mmHg。高血压:是指血压升高超过病人术前基础血压的 20%或血压升高达 160/95mmHg 以上,血 压过高是指血压升高超过基础血压 30mmHg。恢复指数:颤搐从 25%恢复到 75%的时间称为恢复指数。 四个成串刺激(TOF):是四个频率 2Hz、波宽 0.2-0.3ms,的矩形波组成的成串刺激波, 引

7、起四个肌颤搐,连续刺激的时串距离为 10-12s,T4/T1 和 T1/C 是两个常用的监测指标。心肌缺血: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心肌氧的需要。体温降低/低体温:当中心温度低于 36时,即称为体温降低或低体温。体温升高/发热:当中心温度高于 37.5时,或每小时体温上升 2 ,即称为体温升高或发 热。术中知晓:指病人在术后能回忆起术中所发生的部分或全部情况,并能告知有无疼痛。恶性高热:又称异常高热,是指某些麻醉药激发的全身肌肉强烈收缩、体温急剧上升、进 行性循环衰竭的代谢亢进危象。一般配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 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一种经

8、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疼痛程度 和身体情况,预先设置镇痛药物的剂量,再交由病人“自我管理”的一种疼痛处理技术。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 HPV)是肺循环对缺氧的代偿反 应,当肺泡气氧分压低于 60mmHg 时,肺血管发生快速、可逆的收缩反应,从而纠正肺 内通 气/血流比例的失衡。 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是指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 动力学原理为基础,通过调节目标或靶位(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来控制或维持适当 的麻醉深度,以满足临床麻醉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 呼气末正压

9、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下, 使呼气末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时起重 要作用。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机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它是机体修复和生存而出现过度应激反应的一 种临床过程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又称为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或称多器官衰竭 (MOF) ,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或大手术等急性疾病过程中,同时或相继并发一个以上 系统或(和)器官的急性功能障碍或衰竭,一般肺先受累,次为肾、

10、肝、心血管、中枢系 统、胃肠、免疫系统和凝血系统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的特点是继发性、 顺序性、和进行性。 是指肺泡和动脉氧分压之间的差值,是判断氧弥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反映肺换气的 指标,是判断血液从肺泡摄取氧能力的指标。 正常 A-aDO2 一般约为 6mmHg mallampati 气道分级分为四级 1:可以看到软腭 咽腭弓 悬雍垂 硬腭 2:可以看到软腭 悬 雍垂 硬腭 3:可以看到软腭 硬腭 4:仅见硬腭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晚期孕妇仰卧位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 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及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当转为侧卧位后,上述症状即减轻或消失的 一组

11、综合征。 吸入麻醉:麻醉药经过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暂时意识丧失而致不 感到周身疼痛,称为吸入麻醉。 眼心反射:眼球在摘除、受压或眼肌牵拉时受机械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导致 心律失常,脉搏变慢者,称为眼心反射。反射弧:三叉神经眼支三叉神经脑桥核迷走 神经背核 -心肌作出反应 全脊麻:行硬膜外阻滞时,如穿刺针或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隙而未能及时发现,超过 脊麻数倍量的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可产生异常广泛的阻滞,称为全脊麻肝素化-在进行血液透析应用肝素时,为获得全效,常于短时间内给予足量的肝素,使之发挥全部效应,以保持血液畅通,称为肝素化。Allen test 艾伦试验

12、艾伦试验的做法是:受检者握紧拳头,检查者同时紧压其腕部的桡动脉、尺动脉,这时受检者松开拳头,其手掌部由于血供被阻断变得苍白,然后继续压迫桡动脉松开尺动脉恢复其血供,这时手掌应迅速(5s 内)恢复红润,说明受检者的桡动脉、尺动脉间有完善的侧支循环,在桡动脉血供消失的条件下不影响手部血供,为艾伦试验阴性;反之,如果在 5s 内不能恢复红润,则为该试验阳性。快通道心脏麻醉即在心脏手术后早期拔除气管内导管(6h) ,缩短患者在 ICU 和病房的 滞留时间,其目的为改善病人的预后和降低医疗费用。第二气体效应:同时吸入高浓度气体(一般是笑气)和低浓度气体时,低浓度气体的肺泡浓度及血中浓度提高的速度较其单独

13、使用时更快。此时称高浓度气体为第一气体,低浓度气体为第二气体,此效应即为第二气体效应。成分输血,将血液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治疗方法,优点为:一血多用,节约血源,针对性强,疗效好,副作用少,便于保存和运输。第一间隙 : 细胞内液; 第二间隙 : 存在于组织细胞间的细胞外液,不包括空腔组织和脏器中的液体; 第三间隙 : 存在于体内各腔隙中的一小部分细胞外液,包括胸腔液、心包液、腹腔液、关节液、滑膜液和前房水等。肺动脉楔压(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PAWP),也称肺毛细血管楔压,是临床上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时,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项监测指标

14、。胆心反射(迷走神经反射)是指胆道手术时由于牵扯胆囊,或探查胆道时所引起的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因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等现象。VAS;0 分-10 分,0 分:无痛;3 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 分一 6 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 分一 10 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PACU(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的生命指征恢复稳定的单位。控制性降压(controlled hypotension)指在全麻手术下期间,在保证重要脏器氧供情况下, 采用降压药

15、物与技术等方法,人为的将平均动脉血压(MAP)减低至基础血压的 70%,使 手术野出血量随血压降低而减少,不至有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性损害,终止降压后血压可 以迅速回复至正常水平,不产生永久性器官损害。 反常呼吸运动是一种病理的呼吸运动,是胸部外伤后至胸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胸壁失去 完整肋骨支撑而软化所致,正常人在吸气时胸廓抬起,呼气时胸壁下降;反常呼吸运动正好 相反,在吸气时胸廓下降,呼气时胸壁抬起 屏气试验(breath holding test):先让患者做数次深呼吸,然后在深吸气后屏住呼吸,记 录其能屏住呼吸的时间。一般以屏气时间在 30 秒以上为正常;屏气时间短于 20 秒,可认 为其心肺功能显著不全 反窃血现象是指盗血现象是指其动脉闭塞后,缺血区域与正常组织间血液发生重新分配, 较多血液流经正常组织,而病灶区域血流量相反减少,称盗血现象。盗血现象可以发生在 脑外,也可发生在脑内。 P50;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 50%时的氧分压称为 P50,是反应氧释放功能、Hb 与 O2 亲和 力的常用指标。正常情况下为 26.6mmH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