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四文言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106729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四文言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必修三四文言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必修三四文言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必修三四文言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必修三四文言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四文言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四文言知识点整理(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蜀道难蜀道难文言知识整理归纳文言知识整理归纳 一、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匪(通“非”)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鹤”通“鹄” 。 二、词类活用猿猱欲度愁攀援:意动用法,以为愁苦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动用法,使凋谢砯崖转石万壑雷:使动用法,使滚动侧身西望长咨嗟:名词作状语,向西 三、实词归纳 实词归纳 尚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尚且 尚贤使能 崇尚,尊重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 还 危 危乎高哉 高 危如累卵 危险 正襟危坐 正,端正 去 去门十里以为界 距,距离 阳虎去齐走赵 离开 除残去秽 除掉,去掉 有敢去柳下季垄而采樵者,死不赦 前往,到去 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可以横绝蛾眉巅 越过

2、佛印绝类弥勒 非常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陡峭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 四、解释加点的字 1猿猱欲度愁攀援 为发愁,为动用法 2使人听此凋朱颜 使凋谢,使动用法 3砯崖转石万壑雷 使滚动,使动用法 4侧身西望长咨嗟 向西,名作状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比 6西当太白有鸟道 面对 7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沟通相连 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9猿猱欲度愁攀援 越过 10青泥何盘盘 多么 11但见悲鸟号古木 只 12雄飞雌从绕林间 跟随 13连峰去天不盈尺 离 满 14枯松倒挂倚绝壁 靠 15飞湍瀑流争喧豗 急流 16砯崖转石万壑雷 拟声词用如动词 ,冲击 17一夫当关,万

3、夫莫开 人 挡 18所守或匪亲 同“非” 19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互文见义 20锦城虽云乐 虽然 21侧身西望长咨嗟 深深 22、噫吁:感叹词,蜀地方言。 23、开国何茫然:茫然,渺远貌。意谓远古事迹,茫昧难详。 24、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 2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迂回、绕道。高标,可以做一方标志的最高峰。 26、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 27、使人闻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憔悴。朱颜,红颜。 28、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 29、砅崖转石万壑雷:砅,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冲击。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梳理

4、文言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 ,不过。 )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 ,不要。 )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 ,斑白。 )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 ,道路。 ) 二、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凶,谷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肠狠。 )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例如:“请坐” ,让对方坐下;“请指导” ,让对方做指导。 )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 “可”是“可以” , “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 弃甲

5、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 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 )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 “此”讲,如“斯文”等。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今常用义是保养身体。 ) 王无罪岁(无罪,不要归咎;今常用义是没有犯罪) 三、一词多义 1数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 (名词,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 (数词,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 (名词,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 (副词,shu,屡次)

6、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 (形容词,c,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 (动词,sh,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 (形容词,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 (副词,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 (名词,通“值”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 (副词,径直、直接) 3发百发百中(成语) (动词,发射)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 (动词,征发、派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 (动词,打开粮仓,赈济灾民)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 (动词,花开)主人忘归客不发(琵

7、琶行 ) (动词,出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 ) (动词,实施)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 (动词,发出、抒发) 4兵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 (名词,兵器)穷兵黩武(成语) (名词,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 (名词,军队)草木皆兵(成语) (名词,士兵) 5胜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 (动词,承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 (副词,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 (形容词,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 (动词,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 (形容

8、词,优美的) 6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介词,在)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移其粟于河内(介词,从)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与,和) 7王然而不王者(动词,为王,读“wng” )梁惠王日(名词,君王,读“wng” ) 8以请以战喻(介词,用、拿)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此处的“可以”也可看作古今同义)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 9食狗彘食(动词,吃)人食(名词,食物)而不知检 10之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没有意义的衬字)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 “的” )申之以孝悌之义(复指代词,代“孝悌之义” 。或为兼词“于之” ,向他

9、们)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鸡豚狗彘之畜(结构助词,提宾的标志。或作复指代词,指代“鸡豚狗彘” )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 “敲起鼓” “击鼓” 。一说,非活用,用本意) 树之以桑(树,名词用作动词, “种植”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用作动词, “穿上” ) 王无罪岁(罪,名词用作动词, “归罪” )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 “为王“称王” “统一天下” ) 2.名词的为动用法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名词

10、的为动用法, “为办丧事” )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当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使迁移,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 “认真从事” “认真办好” ) 五、古汉语句式(一)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 非我也,兵也。 (也,表判断) 是亦走也(也,表判断)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也,表判断)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 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应为“畜鸡豚狗彘” )

11、 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移其粟于河内(“于河内”为介宾结构) 树之以桑(“以桑”为介宾结构) 顿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为介宾结构)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刺人而杀之”为介宾结构)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为介宾结构 ) (三)省略句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 ,句意是:可以凭借它不受饥饿之苦了) 六、特殊结构(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作小结) 1 “或或” (有的人,有的人)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 “直耳,是也” (只是罢了,这也是啊)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

12、还是逃跑啊。 3 “是何异于” (这跟有什么不同呢)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 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劝学劝学文言知识积累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 ,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2.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 ,智慧)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资质、禀赋)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暴”通“曝” ,晒) 二、古今异义1.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2. 参 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

13、参加,参考。3. 疾 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 ;疾风知劲草。今义:疾病,快。4.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今义:与“真”相对。5.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今义:金银。6.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7. 用心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例如:用心一也。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8. 用 古义:因为;今义:使用。如:用心一也9. 跪 古义:脚或腿;今义:跪下。如:蟹六跪而二螯 10.寄托 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如:非蛇鳝之穴无可 寄托者。 三、词类活用 (一)

14、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二)动词的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2.形容词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3.形容词的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四)数词作形容词(一说是数词作动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四、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 1. 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 ) ( 停止)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 (隔绝) 以为妙绝 (口技 ) (极点)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 (非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 (横渡) 楚诚能绝齐,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