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练至光的折射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102286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周练至光的折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周周练至光的折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周周练至光的折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周周练至光的折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周周练至光的折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周练至光的折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周练至光的折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 第 0 页 共 7 页一、选择题(115 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下列现象不能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激光准直挖隧道 B夏日浓密树阴下可见圆形的光斑C阳光能穿越整个大气层到达地球 D日食、月食2 “海市蜃楼” 、 “水中倒影”和“枪瞄靶”分别可以说明哪个物理现象 ( )A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C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D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3晚上,人在马路上经过一盏路灯时,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4

2、将一根均匀直杆斜放在盛有大半杯清水的圆柱形杯子中(如图 1 所示),从杯子的侧面观察,看到的情况应是 ( )5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少“20”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会 ( )A减少 20 B减少 40 C增大 20 D增大 406在“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情况”的活动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 2 所示的装置,加水后发现天花板和杯底均出现了光斑。如沿着杯壁继续向杯中慢慢加水,则关于光斑的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花板上的向右移,杯底的向左移B天花板上的向右移,杯底的向右移C天花板上的向左移,杯底的向左移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图 1八年级物理 第

3、 1 页 共 7 页D天花板上的向左移,杯底的向右移7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 B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C站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低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出红外线8如图 3 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 4 中的 ( )9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且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B若它们都成等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短C若它们都成缩小

4、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D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10如图 5 所示的四个现象中,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11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 50cm 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 B30cm C60cm D8012某同学用焦距为10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图6所示,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 )A放大的字 图 3 图 4图 4图 5B水中倒影C手影 D森林中的太阳光图 2八年级物理 第 2 页 共 7 页A25 B15 C6 D121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

5、的清晰的像,她应该 ( )A报纸与眼睛不动 , 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 , 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 , 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 , 眼睛离报纸远一些14小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 )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15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

6、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 )A.变成了小虫的像 B.像的中间没有了C.大小不变,亮度比原来暗了 D.大小和亮度与原来一样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3 分)16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传播的速度是是 米/秒。17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 、 “小于” 、或“等于” ) ;若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会逐渐变 。 (填“大、小” )18渔民叉鱼时,看到的鱼是 像,这是因为光在水面处发生 的缘故,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 。人在平静的河水里看到水中的云,这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 像。19使用教室里的投影仪时,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表面粗糙,能使照射到它上面的

7、光发生_反射,而白色表面可以反射_色光所以,处于屏幕前不同位置的观众都可以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屏幕上的像性质是_、_、_像。20、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 和 e 点,如图 7 所示,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 点,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烛焰放在 点,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把烛焰放在 点,光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图 6图 7座位号八年级物理 第 3 页 共 7 页(4)把烛焰从 a 点移到 d,像到透镜的距离将变 (大/小) ;(5)当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30cm 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 20cm,光屏上刚好能成清晰的

8、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正/倒)立 (放大/缩小) (虚/实)像。21视力检查时要求被测人与视力表间隔 5m 小明准备借助一块平面镜检查视力(如图 8 所示) ,则他应坐在镜前 m 处图中小明正在用手示意他所看到的“E”字朝向,其示意方向应与视力表中“E”字的实际朝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 ) 。22小明把一张白纸放在桌面,纸上放一平面镜,用电筒坚直照射白纸和平面镜,如图 9,他看到白纸比平面镜 (选填“亮”或“暗” ) 。三、作图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23在图 10 中作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24如图 11 所示,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竖直向下射入深井中请在图中

9、画出平面镜,并标出法线25请图 12 中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26完成图 13 中的光路五、实验探究题(共 24 分)27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图 10图 11AB图 8A CBD图 12图 9图 13图 14八年级物理 第 4 页 共 7 页在距透镜 10cm 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先将蜡烛、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 14 所示,则她应将光屏向 (填“上” 、 “下” )调节,使烛焰成像在 。(3)若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分别放置在 0c

10、m、15cm 、30cm 处,保持蜡烛、透镜不动,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移动(填“左”或“右” ) ,光屏上接收的像是倒立、_的实像。(4)实验时,随着蜡烛逐渐的燃烧,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向 移动。(5)实验中,粗心的小伟将凸透镜摔碎成 2 块,他将透镜重新拼起来后,继续做实验,在光屏上的像 ( )A、成两个像 B、不能成像 C、像的中间有裂纹 D、和原来成像相同(6)小明在实验后开动脑经,对实验进行改进:用装有 6 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 15 甲所示) 。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如图 15 丙所示)。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与使用蜡烛相比较,优

11、点是:_。(7).如图 15 乙所示,当发光物体从 a 点移动至 b 点时,光屏应向 移动,光屏上的像变 。28小王进一步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 16 所示的 a、b、c 三图,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以得到的信息或初步结论是:结论一: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_;空气水6041(a)3245水空气(b)28(c)45玻璃空气图 15甲丙乙图 16八年级物理 第 5 页 共 7 页结论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入射角越大,_;结论三:_(水/玻璃)对光的折射能力更强。29、几位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先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

12、A 和 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进行观察. 在此实验中(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是在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2)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玻璃板 特点,便于_.(3)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体_关系.(4)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_关系.(5)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放置一个光屏,那么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选填“实”或“虚”).(6)在玻璃板前竖直放置 A 蜡烛,小心地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进一步观察 A、B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7)小红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他的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_.(8)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_造成的.(9)如果有 2mm 和 3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该选择_厚的玻璃板进行实验.(10)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措施更好? 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