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最终定稿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099726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劝学教案最终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劝学教案最终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劝学教案最终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劝学教案最终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劝学教案最终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劝学教案最终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劝学教案最终定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理论教学教案理论教学教案(总第(总第 5 5 - - 6 6 学时)学时)项目名称劝学劝学授课 学时2 2任务名称劝学教学目标1、 了解荀况其人及其成就主张。 2、 了解本文的条理性及运用大量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明白、生动的写法。 3、 了解荀况对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的论述,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要,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4、 理解并掌握相关文言知识点的用法。教学重点重点: 落实掌握文言知识点。 教学难点生动、通俗的比喻为论据。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时间 分配教学活 动设计一、导入一、导入:同学们,也许我们有的同学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也许我们 有的同

2、学整天或冥思苦想,或埋头看书,但效果不佳,因而苦愁没 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荀子的劝学,它将告诉我 们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希望大 家能有所借鉴。 解题解题 劝:劝告,劝说,劝阻今义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在这里有 “劝勉”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 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 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作者介绍: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前)名 况 , 字 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课件展 示1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

3、期的思想家、 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 想。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 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 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 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 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 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 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 几段的节录。三、检查预习三、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4、读准字音 这篇文言文较浅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 注释看能否读懂文章内容,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先圈 出来,过会儿提出来集体解答。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zhng ru 虽有槁暴 yu p 知明而行无过矣 zh 吾尝跂而望矣 q 吾尝跂而望矣 q 君子生非异也 xng 騏骥一跃,不能十步 q j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N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qi lu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xi o shn四四 研习课文研习课文(一)研习第一、二段:展开(一)研习第一、二段:展开 学学-议议-评评-练练 步骤步骤:齐读一二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 两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

5、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 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 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 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习巩固提升。1.翻译翻译 (学生讨论并翻译)(学生讨论并翻译) 课堂练习: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课堂练习: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 然后由学生评议然后由学生评议 教师教师 再点拨翻译要领再点拨翻译要领.学生自主学生自主 学习小组学习小组 讨论:讨论: 、首先, 听录音范 读读一遍, 同学们认 真看课文, 注意字音、 句读及语 调。、齐读课 文,要求 读准字音、 句读,读 得抑扬顿 挫。 、学生 个别朗读 课文,根据学 生朗读情 况,正音

6、 及强调某 些句子的 句读。2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他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 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智慧明达、行 动不会犯错误了。 第第 2 段互动探讨课文分析:段互动探讨课文分析: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议论文论证角度: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 人已:停止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学不可以已 提问: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

7、请指出来,并提问: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 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 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 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 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 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 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 来论述中心论点。 设问引出本段结构设问引

8、出本段结构:这一段作者是从学习的哪一方面来进 行劝学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 这一段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了五个比喻比喻, 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第一层“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 的变化,可以提高。 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 变原来的状态。 第三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 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 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 论点的。3第二段文言知识点归纳第二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重要字词取之于蓝:提取/蓝草木直中绳:合乎 其

9、曲中规:合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察,反省 对于,知明而行无过:明达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但是/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于,(2)通假字)通假字 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zh),智慧。 (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 讲。 其曲中规 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动词的使动 使弯曲 (4)古今异义(古)古今异义(古/今)今) 1、劝学: 勉励/规劝、劝戒 2、輮以为轮: 把做成/认为 3、金就砺则利: 金属做成的刀

10、剑/金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查/参加、加入 5,特殊句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式 青,取之于蓝 介词结构后置(二)研习第三段:(二)研习第三段: 学学-议议-评评-练练 步骤步骤:齐读一二三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 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 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 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 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习巩固提升。齐读一二 三段后, 由学生自 主合作, 结合注释 疏通翻译 本段文意,4课文互动探讨分析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1.翻译文章翻译文章 指名学生上

11、台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翻译句子 A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 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课文互动探讨分析: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 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 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 个比喻,阐明了在

12、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 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 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 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 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文言知识点归纳:第三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重要字词 须臾之所学:片刻 博见:广 闻者彰:清楚 假舆马者:借助,凭借 致千里:到达 绝江河:横渡 (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1、非利足也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足利,使走得快 2、非能水也:名词做动词,游泳 3、登高而招:形作名 高处 (3)通假字)通假字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三)研习第四段:(

13、三)研习第四段: 学学-议议-评评-练练 步骤:步骤:齐读第四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 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 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 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齐读第四 段后,由 学生自主 合作,结 合注释疏 通翻译本 段文意。5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习巩固提升。 1.翻译文章翻译文章 , A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 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 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

14、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 向下饮泉水, 是因为它心专一。 2.课文互动探讨分析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提问: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 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本段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本段 还运用了什么手法?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土”、“积水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 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不积跬跬步步” 、“不积小流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

15、习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骐骥”、“驽马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 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不舍”, “锲而舍之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 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第四段文言知识点归纳:第四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实词)实词 神明自得:人的智慧 圣心备焉: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 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 用心躁也 浮躁,不专心 (2)虚词)虚词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 圣心备焉:语气助词 (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 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6“向下”(指在地下)讲。 2、用心一也 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 善行 (4)古今异义(古)古今异义(古/今)今) 1、用心一也:因为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2、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3、爪牙之利 :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