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并重--全面育人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098807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智并重--全面育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德智并重--全面育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德智并重--全面育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德智并重--全面育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德智并重--全面育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智并重--全面育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智并重--全面育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德智并重德智并重 全面育人全面育人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板桥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板桥中心小学现有教职工 19 名,在校学生 232 名,设 8个教学班。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积极创建 “三星级示范校”,精心打造“精神家园”,着力构建 “和谐校园”,提出了“以导为主、以管为辅、降低重心、细化目标、人人参与、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在学生中大力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积极实施“强化常规、突出重点、创新特色”的德育工作目标,有力的推

2、动了“三风”建设,提升了教育质量。08 年后季学校被评为全县家长示范校,09 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全县青少年书信大赛优秀组织奖;近三年教学质量检测位居全县前三(中心小学排名)。一、健全德育管理体系,落实德育工作目标1、 、强强化化领导领导机制。机制。学校成立了由副校长任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政教处具体负责、少先队大队部通力协作、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操作执行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每学期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班主任签订德育工作目标责任书,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议,制定德育工作目标,专题研究解决学-2-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德育工作作为树校风、正教风、兴学风的重点来抓。2、加、加强师强师德建德建设设

3、。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力量,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三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期,教师的品行直接决定着学生品德的形成,因此,每学期学校能够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讨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德育工作纲领性文件,结合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大力开展“爱是师德之魂”业务论坛和“正师风、弘师德、展师姿”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是全体教师主动顺应德育教育的新形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真正成为学校的德育工作的管理者。同时,认真推荐品德优良、热心德育工作、责任心强、具

4、有相应的德育工作水平和能力,且有一定经验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优化德育工作队伍。3、 、细细化德育目化德育目标标。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出现盲目性大、方法单一、时紧时松的现象,学校要求根据学科和学生年龄特点细化德育目标。每期开学,学校立足师生实际,以爱国教育、集体教育、诚信教育等主题教育为总揽,降低重心,细化目标,分学段实施教育。如,九月份的总体目标是全体师生要讲卫生、懂礼仪、献爱心、树新风。低年级学生侧重养成教-3-育,具体要求:见到垃圾要捡掉,不在课前课后乱跑乱叫,爱护公物,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中年级学生侧重礼仪教育和感恩教育,具体要求:见到老师、客人要问好,耐心倾听

5、别人讲话,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等;高年级学生侧重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具体要求:关爱小同学,与学习小组同伴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主动与同学交流,主动帮助小同学,向有困难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等。通过大胆尝试,努力改进工作方法,创立了学科渗透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理论说教与德育活动相促进,总体目标与分层目标相补充的新路子。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4、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建立德育工作、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建立德育工作长长效机制。效机制。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时紧一时松,更不能只讲在口头上,不在工作中去落实。08 年以来,我们按照“导管结合,齐

6、抓共管,人人参与,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完善了各种德育工作制度,严格了过程考核,要求全体教师在各自的工作中主动肩负起育人的责任,人人想德育,个个抓德育,全方位落实德育工作任务,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德育工作环境。本期在教师年度考核中增加了德育工作的绩效分值,实行德育工作“双线”考核责任制,政教处、值周进行横向考核(班级及学生),值周领导进行纵向考核(相关职能部门及教师)。狠抓师生的常规-4-管理,及时公布考核结果,以严格的管理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月初政教处将本月德育总目标和分目标打印下发各班,要求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策划具体活动,精心组织实施

7、教育活动,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观察,记录,制约,并组织学生办小简报。政教处从严从细进行考核,并通过少对广播或国旗下讲话等形式进行阶段性总结通报,形成了德育工作“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的新格局。二、落实德育常规,抓好过程管理1、抓好养成教育。成功源于、抓好养成教育。成功源于习惯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态度和成就。为更好地落实德育时效性和针对性,学校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制订了板桥乡中心小学学生一日常规、 板桥乡中心小学班级班风考核细则、 板桥乡中心小学寄宿生一日常规等制度组织学生学习。还以三项措施为保障来

8、抓养成教育。一是每学期开学初,在重温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班主任利用班队活动时间结合年段组织学生学习领会、并熟记各学段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目标。二是进行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现状调研。每学年上下学期各组织一次三个层次的问卷调查,即:(1)学生问卷:了解学生行为习惯的优缺点,为校正不良行为习惯提供一手材料。-5-(2)家长问卷:了解家长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关注程度和正负面影响,很多家长还在问卷中为学校的此项工作提出了许多颇具指导性的意见或建议。 (3)教师问卷:了解施教过程中遇到的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为帮助教师对学生实施正面引导提供依据。同时,老师们相互就此问题进行

9、交流和探讨,取长补短,使此项工实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加大值周检查的力度,继续坚持和完善流动红旗评比制度。首先,明确学校要求,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严格规范学生的言行。对学生进校、上楼、出操、上课、课间休息、卫生等都提出文明礼仪的具体要求。少先队大队部、值周教师和值周班级学生对大课间活动、学生仪容仪表、卫生习惯、课间活动、课堂常规等按评分标准进行严格检查,客观、公正评分,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并责令其改正,以倡导学生形成文明、健康优雅和谐的生活方式。2、开展七、开展七项评项评比活比活动动。 。学校每年坚持开展“文明班级”、“文明队员”、 “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 “优秀班干部”、 “优秀少先队员”、

10、 “学习进步学生”的评选工作。积极树立学生榜样,大力宣传典型事迹,用身边真实感人的事教育学生,倡导人人争做文明少年。3、充分、充分发挥课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堂主渠道作用。我们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要求每一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每门课程都要把德育教育贯穿其中。制定了板桥乡中心小-6-学教师工作一日常规和板桥乡中心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对教师的施教行为和效果进行监督。要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整合课程资源,把理想前途教育、惜时报恩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追求教学的生活化、情境化、人本化。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等良好的道德

11、品质和行为习惯。4、突出主、突出主题题教育活教育活动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点燃学生追求上进的热情 ,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为此学校注重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力开展了德育系列教育活动。元月份进行学风和纪律教育;二月份爱心教育;三月份文明礼仪教育;四月份革命传统教育;五月份惜时报恩教育;六月份理想前途教育;七月份热爱劳动教育;八月份安全教育;九月份尊敬师长教育;十月份爱国教育;十一月份集体主义教育;十二月份健康教育。通过这些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抽象的德育理论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提高了德育工作实效。5、深入开展、深入开展专项专项教育活教育活动动。 。一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

12、除小学生的心理障碍。目前,随着进城务工的人数的逐年增多,学校的留守儿童人数也在急剧增加,由于各种原因心理疾病在这些孩子身上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直接障碍。学校专门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7-室以及亲情电话室,安排专人对活动进行组织和监控,购买了有关资料、光盘、活动器材,组织班主任等德育工作人员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邀请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为留守儿童与进城务工的家人及时通话沟通提供便利。二是开展“诚信教育”。通过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有奖征文演讲比赛等多种教育实践活动,树立“重信誉、讲信用”的道德风尚。三是强化遵纪守法教育。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行为习

13、惯教育,增强法纪意识;聘请公安派出所所长为法制副所长,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四是开展宣传普及科普知识、预防疾病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办手抄报,邀请科技局组织科普知识下乡进校展览,邀请卫生院大夫作关于普及预防知识,提高预防意识的流行病预防知识讲座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科普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三、拓宽德育渠道,形成德育合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性相近,习相远也。 ”墨子曾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变,其色也变。 ”两位圣人均说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因此,我校一贯秉承“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理念,积极构建和谐校园。1、充分、充分发挥发挥文

14、化文化阵阵地的引地的引领领作用。作用。细雨无声润物,和风有意迎春。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如同细雨和风,润育着每-8-一个师生的心灵,无声无息的发挥着内在育人的功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补充。学校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积极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里“习惯改变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等标语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班级的黑板报均学生自己投稿,自己设计,反映学生自己的生活;校园广播, 童心苑校报由学生与老师合办,及时宣传校园里的真人真实;学校的每一块墙壁,每一张课桌,每一寸土地都在“说话”,都在喃喃而语。2、 、积积极开展极开展经经典典诵读诵读活活动动。 。多读书,读好书

15、,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以“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精心推荐 100 多种优秀图书,并倡议学生捐书建立了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阅读。并通过讲名人名言、诗歌比赛、历史小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激发学习经典诗文的浓厚兴趣。为了满足师生的查阅需要,学校通过积极努力,争取到了中国移动甘肃分公司价值 5 万多元的电脑、图书捐助,为此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 、积积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结结合的教育网合的教育网络络。 。家庭

16、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首先我们创办了家长师范学校,-9-每期都要举办家长培训班,向家长宣传学生品德教育的意义及内容,要求家长不但要负担起抚养孩子的义务,更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父母不仅要在做人上成为孩子的榜样,更要处理好家庭关系、邻里关系,规范自己的言行,是孩子在家庭中受到文明诚信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环境。其次是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社会的行为表现,将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三是大力治理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健康、文明的育人环境。四、重视德育研究,创新德育载体德育工作是人对人、心对心,心灵碰撞、情感交融的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爱心工程。为了适应形势需要,学校在德育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1、 、积积极开极开发发小本小本课课程。程。学校针对农村小学生“基本生活常识欠缺,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行为习惯尚未形成”的特点,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以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为基本内容,搜集整理了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编写了生活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