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085623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2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结构优化和调整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广东经济在保持 30 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已开始由粗放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一个复杂的转折时期。以往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支持的粗放型增长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产业层次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结构效益低下等深层次的产业结构矛盾日趋显性化。广东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拐点上,当前又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所引致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的外部振荡,以及国内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带来的负面影响,产业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然而,危机之中蕴含机遇,

2、挑战既是压力更是动力。面对新的环境与挑战,广东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更加突出促进产业科学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提高产业素质和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占领产业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把广东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一、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跨入新阶段一、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跨入新阶段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广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抢抓现代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推

3、动高新技术产业在自主技术上、重化工业在规模优势上、传统产业在知名品牌上、服务业在加工制造两头延伸上取得了新突破,产业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产业发展初步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但另一方面,广东产业要全面实现科学发展还有相当距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面临一系列不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以下我们从“经济带动效应” 、 “社会带动效应” 、 “产业先进性”以及“生态协调性”等四个方面,对广东产业的科学发展水平进行总体评价。(一)从产业的经济推动效应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经济增长的质效明显提高;但产业结构非均衡性偏差明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有待加

4、强。431、 、总总体来体来说说,三次,三次产业协调发产业协调发展,展,产业综产业综合合实实力逐步增力逐步增强强,成,成为为广广东经济东经济增增长长的主的主导导力量;但三次力量;但三次产业结产业结构非均衡性特征比构非均衡性特征比较较突出,第三突出,第三产业发产业发展相展相对迟缓对迟缓,在国民,在国民经济经济中的比重偏低。中的比重偏低。产业的经济推动效应体现为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取得新突破,第二、第三产业“并驾齐驱”,不断优化升级,有力地促进了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为未来较长时期全省经济较快增长和继续当好排头兵

5、创造了良好条件。全省生产总值2005 年在全国率先突破 2 万亿元,2008 年达到 35696.46 亿元,2005-2008 年年均增长18.04%,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 2005 年的 6.3:49.5:44.2 转变为 2008 年的5.5:51.6:42.9。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加快,2008 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 1970.23 亿元,20052008 年年均增长 12.7%。第二产业发展迅猛,2008 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18402.64 亿元,与 2005 年相比年均增长 19.6%,其中工业增加值为 17254.04 亿元,比上一年增长 12.3%。服

6、务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在 2006 年跃上万亿元台阶,2008 年增加到 15323.59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60.0%,年均增长17.0%。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54.1%。图图 1-11-1 近年广东三次产业产值比例情况近年广东三次产业产值比例情况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取得的良好成效令人瞩目,但同时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可小视。与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的“一般模式”相比,广东产业结构非均衡性特征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明显不足等问题。首先,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目前,广东人均 GDP

7、处于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则比上中等收入国家/地区高出近 18 个百分点;而且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产值结构的变动,导致近年来广东工业的就业吸44纳效应不断下降。其次,第三产业严重滞后。相对于工业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广东的第三产业无论是就业比重还是产值比重都严重滞后。与上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低出 19 和 25 个百分点。再次,农业劳动力转移明显不足。截至2007 年底,广东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降到了 6%,但仍有高达 30.4%的人口滞留在第一产业,这与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极不相称。2、第二、第二产业产业中,三大新中,三大新兴产业兴产业的效的

8、效应经济应经济推推动动效效应应最最强强,成,成为为目前广目前广东经济东经济增增长长的的主要推主要推动动力以及力以及产业产业科学科学发发展的先展的先导导力量;三大潜力力量;三大潜力产业产业的的经济经济推推动动效效应应尚弱,但随着尚弱,但随着这这些些产业产业成成长为长为新的主新的主导产业导产业, ,对经济对经济增增长长的影响力将会增的影响力将会增强强。 。根据广东科学发展产业比较研究报告中对广东工业九大支柱产业研究显示,从经济推动效应来看,除去食品饮料产业中烟草制造业的政策性高税收因素,电子信息产业、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化产业等三大新兴产业的效应最强,成为目前广东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以及产业科学

9、发展的先导力量;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三大传统产业的经济推动效应位居其次;森工造纸、医药、汽车及摩托车等三大潜力产业除汽车产业具有较高的税收贡献外,在其他方面的经济推动效应尚弱,但随着这些产业成长为新的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将会增强。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新兴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近两年的增长速度急剧下降,甚至不及传统产业,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信息产业价值链条的低端,特别是其中的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等细分行业以加工组装为主,附加值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其发展完全受制于国际市场而随国际市场形势涨落,产业后续发展空间受制。广东要在新一轮国际竞

10、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产业升级和产业科学发展的方向应当向产业增值链的两端,即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及下游的营销服务环节延伸,抢占价值链高端。(二)从产业的社会带动效应来看,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的人力资源经济效率较高,给社会带来较大收益;但由于广东产业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人力资源经济效率偏低,制约了社会财富增长及均衡化,也阻碍了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及区域产业协调发展。1、 、资资本密集或技本密集或技术术密集密集产业产业的人力的人力资资源源经济经济效率普遍效率普遍较较高,而高,而劳动劳动密集型密集型产业产业的的人力人力资资源源经济经济效率偏低,社会成本效率偏低,社会成本较较

11、大;在第二大;在第二产业产业中,新中,新兴产业兴产业整体社会整体社会带动带动效效应强应强, ,潜力潜力产业产业位居其次,位居其次,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效效应较应较弱。弱。产业的社会带动效应体现为对社会财富增长及均衡化的促进,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通过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成本的对比分析显示,在广东主要工业产业中,劳动45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与成本差异(见表 1-1)。纺织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石油化学、交通及电气设备等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产业的用工经济效率相差约 310 倍。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在 30 年来为广东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必须看到其人力资源的经

12、济效率是比较低的。如果我们考虑要推进社会发展公平化,居住人口利益均等化下,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工均等享受社会公共利益时,社会成本也是巨大的。因此,广东下一步应逐步推进经济发展资本密集化和知识技术密集化。表表 1-11-1: 典型行业劳动用工及经济效率比较典型行业劳动用工及经济效率比较行业从业人员(万人)人均增加值(元)经济效率对比 全省1307.4107880100 食品饮料19.34172239160 纺织服装、鞋帽100.234139838 石油化学29.63375143348 交通、电气设备194.00120656112 仪器仪表、办公用品253.309951892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

13、年鉴2008 年。图 1-2 也显示,石油化工、汽车、医药等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产业都呈现出很高的人均增加值,也就意味着这些行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与此相对应,纺织服装产业和建筑材料产业两个传统产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较低,这主要与传统产业本身的整体技术含量较低有关。然而,电子信息产业和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产业本应属于人均产值较高的产业,但实际的人均增加值却较低,并没有显现出明显的财富效应。这主要与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和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产业基本上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生产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有关。此外,根据广东科学发展产业比较研究报告中对广东工业九大支柱产业研究显示,在员工收益方面,从人均增加值来看,石

14、化、汽车及摩托车、食品饮料、医药等产业具有较大的优势;从产业从业人数占有率来看,电子信息业位居首位,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纺织服装则位居第二、三位。而在产业收益方面,电子信息业位居首位,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化产业则位居第二、三位。总体上来看,新兴产业整体的社会带动效应强,潜力产业位居其次,传统产业效应较弱。潜力产业中的汽车及摩托车产业、医药产业的人均产出比值较高,是广东省未来要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图图 1-21-2: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社会带动效应指标计算结果图示: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社会带动效应指标计算结果图示460%50%100%150%200%250%300%350%电子信息业电气机械及专用

15、设备石油及化学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森工造纸医药汽车及摩托车人均增加值占比(规模以上)从业人员数占有率(规模以上)工业中间投入占有率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7、2008 年。转引自广东科学发展产业比较研究报告,2009 年 1 月。2、 、劳动劳动力整体素力整体素质质提高,就提高,就业规业规模不断模不断扩扩大,工大,工资资水平明水平明显显提高;但由于提高;但由于产业产业被被约约束在国束在国际产业链际产业链低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低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劳动力力结结构的构的优优化,且第三化,且第三产业产业就就业结业结构构远远低于低于产业结产业结构,构,对对社会的社会的贡贡献能力献能力发

16、挥发挥不足。不足。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广东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如截至“十五”期末,广东省人才总量为 1185 万人,各类人才数量比“九五”期末均有较大增长。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所占比例明显提高,学历结构不断优化。同时,改革开放 30 年来,广东大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工资收入逐步提高。但由于广东产业被约束在国际产业链低端,必然导致人口结构低端化(如近两千万外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工聚集在广东特别是珠三角) ,影响了劳动力结构的优化,造成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社会低端化情况,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蔓延,对社会管治形成强大的压力。同时,广东就业结构与发达地区差距也很大。以珠三角产业、就业结构与部分世界发达地区的比较为例(见表 1-2),国际比较显示,第三产业就业结构高于产业结构,或者向下偏差不大,而珠三角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远向下偏离产业结构,没有充分发挥第三产业作为吸纳就业人员主渠道的职能,对社会的贡献能力发挥不足。 表表 1-21-2:珠三角产业、就业结构与部分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