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人口年龄结构

jiups****uk1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2.50KB
约18页
文档ID:40061184
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人口年龄结构_第1页
1/18

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人口年龄结构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人口年龄结构————基于基于 1990~~2006 年季度数据的协整分析年季度数据的协整分析复旦大学复旦大学 杨长江杨长江 皇甫秉超皇甫秉超摘要:摘要:本文试图为人民币实际汇率提供一个关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解释运用 1990 年 1 季度~2006 年 4 季度的中美实际汇率和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1) 详细探讨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2) 采取了协整检验,得到了实际汇率和年龄结构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可以用理论机制来解释3) 根据协整关系对 2007~2030年的年度中美实际汇率进行了预测,得到了 2007~2014 年期间持续升值,2015~2023 年期间持续贬值,2024-2027 年升值,2028 年之后持续贬值的结论2015 年作为实际汇率的转折点同样是中国人口红利阶段的转折点关键词:关键词:实际汇率 人口年龄结构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人口红利1.引言购买力平价是否成立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在 Rogoff(1996)提出了著名的购买力平价之谜(PPP puzzle)之后,购买力平价偏离更加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经济学家纷纷对购买力平价偏离提出了解释,有理论方面的也有技术方面的,有针对实体经济层面的也有针对货币金融因素的。

因为实际汇率是相对价格调整后的名义汇率,所以实际汇率的波动就意味着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本文主要分析实际汇率波动的原因,采取的解释变量是一个基本的实体经济变量——人口年龄结构,运用的数据是 1990~2006 年的季度数据,使用的实证方法是协整分析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首先简介了过去对实际汇率波动的种种解释,进而详述了利用人口年龄结构来解释实际汇率所取得的成果第三部分在理论层面阐述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实际汇率的影响第四部分是数据和变量选取第五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重点介绍如何使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理论进行检验第六部分使用协整结果对未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走势进行了预测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基本结论12.文献综述历史上对实际汇率波动的解释有很多其中一种解释是关税、非关税壁垒、信息成本和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导致国际市场商品套利不完全,无法消除各国之间价格的差异其次,有人认为传统的估计高估了实际汇率的波动1,还有就是对购买力平价本身的修正,Rogoff(1996)曾经提出劳动生产率,国家财政支出以及持久性的经常账户赤字这三者能够影响实际汇率除此之外是否存在其它的解释呢?近来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人口结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比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消费、储蓄、投资和经常账户等。

由于实际汇率和以上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所以人口年龄结构和实际汇率的变动必然存在着关系Andersson和Osterholm(2005)使用瑞典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最小二乘回归,显示人口年龄结构对实际汇率有显著的解释力,并且强过自回归模型的预测力除此之外Andersson和Osterholm (2006)还使用25个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来检验,显示具有生产能力的人口对实际汇率具有贬值效应,退休人口带来升值压力,并且实证结果得到了生命周期假说的支持Jacob Braude(2000)系统地研究了98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和实际汇率,发现了两者存在相关关系在发达国家,老年负担率(老人与劳动人口)10%的增加导致实际汇率12-15%的升值在发展中国家,儿童负担率(儿童与劳动人口之比)10%的增加导致实际汇率4%的升值除此之外,Jacob Braude还发现老年人口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仅仅限于发达国家Jacob Braude主要从非贸易品和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变化着手,通过对人口结构对非贸易品供求影响的分析,在理论上解释了人口结构和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在和人口结构关系紧密的生育率方面,Andrew K. Rose和Saktiandi Supaat(2007)证实了妇女生育率的减少将导致实际汇率贬值,然而Bryant et al(2004)的一个两国模型却显示生育率的增加在长期会导致实际汇率的贬值。

Cantor和Driskill(2000) 认为以上效应的符号取决于一个国家是否是一个净债务国综上所述,人口结构和实际汇率之间的确存在关系,国外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然而已有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传统的最小二乘法,没有考虑到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作者认为使用协整检验更为合理实证结果在不同的国家有所不同,而国内还没有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所以作者在此利用中美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人口结构和实际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这是本文的主要贡献1 见 Taylor、Peel 和 Sarno(2001)对汇率非线性调整的研究23.人口结构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假设购买力平价只对贸易品成立,即,再假设两国的价格组成TTFPPE都是稳定的,即 ,那么根据NTPPP)1 (NTFPFPFP)1 (得到 2所以,当本国非贸易品FPPER)()(TNTNFPFPPPR价格相对于贸易品价格上升时,实际汇率升值 为了研究需要,我将人口分为三个年龄段:(0~14) : 儿童(children):无经济决定权,主要靠父母抚养。

15~64): 劳动人口(labor):有劳动能力,可以抚养自己,相对较高的储蓄率65+ ): 老人 (old) 开始花费储蓄,身体状况不佳,高死亡率,有遗赠行为定义了人口年龄结构之后,我以非贸易品和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变化为主线,得到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实际汇率的四个影响机制3.1 劳动生产率巴拉萨-萨缪尔逊效应告诉我们在贸易品购买力平价成立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导致工资增加,导致非贸易品部门的成本增加,从而非贸易品价格相对贸易品上升,实际汇率升值考虑到协同效应和干中学效应,劳动参与率的增加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实际汇率升值同时,大量的儿童和老人必然意味着大量处于职业生涯初期和末期的劳动人口新人不具有成熟劳动力所掌握的熟练技术、可靠的工作能力和积极的态度,因此新人的劳动生产率总体来说低于平均水平处于退休边缘的劳动力由于不适应新的培训,难以承担新的工作任务,不断增加医疗开支等原因对劳动生产率也产生了负面影响,除此之外人口老化降低了整个社会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速度,技术创新能力下降在这两类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儿童和老人比率的增加会带来实际汇率贬值总之,劳动人口比率的增加意味着实际汇率升值,儿童和老人比率的增加使实际汇率贬值。

2 R 为实际汇率,E 为名义汇率,P 为本国总价格,FP 为外国总价格,PT和 FPT分别为两国的贸易品价格,PN和 FPN分别为两国的非贸易品价格(以上变量都取自然对数)33.2 经常账户人口结构对于经常账户的影响,主要是从生命周期假说的基础上展开分析由于 CA(经常账户)=S(储蓄)-I(投资) ,所以人口结构对于经常账户的影响需要分别考虑储蓄和投资先考虑人口结构对于储蓄率的影响,劳动人口有为退休储蓄的倾向,因此储蓄率比较高,相对来说老年人主要是以花费养老金和过去存款等方式进行负储蓄,儿童更是需要家长抚养,同样是负储蓄,因此儿童和老年人口的上升增加了消费,减少了储蓄再考虑人口结构对于投资率的影响,劳动人口的增加使单位资产所配置的劳动力增加,从而增加了资产收益率,最终使企业倾向于增加投资,因此劳动人口对投资率的影响为正,老年人口对投资率的影响为负(Higgins,1998) 如果考虑到儿童会增加社会的前期投资(比如教育投资) ,那么儿童人数对投资率存在正的影响Higgins(1998)告诉我们储蓄行为对一国的经常账户起到主导作用,儿童和老年人口的增多减少了储蓄,恶化了经常账户,而劳动人口增加会改善经常账户。

Herbertsson 和 Zoega(1999)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实证结果显示的劳动人口比率(LABOR)的确对经常账户产生正的影响:CA=-0.27+ 0.39LABORKrugman(1990)曾经说过持久的经常账户赤字可能导致长期实际汇率贬值,因为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不一样,所以在一个经常账户赤字的国家,人们更加乐意购买贸易品动态地来看,我们可以认为经常账户的持久恶化会导致实际汇率贬值,因为相对上一年来说,人们更加倾向于贸易品,从需求的角度来看,非贸易品的价格相对于贸易品下降,从而实际汇率贬值相反,经常账户的持久改善伴随着实际汇率升值压力3Khoon and Mithani(2000)对马来西亚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证实了经常账户的改善导致实际汇率升值总之,儿童和老人的增加会使经常账户恶化,从而带来实际汇率贬值的压力,劳动人口的增加会改善经常账户,使实际汇率升值3.3 财政开支Froot和Rogoff(1991)在EMS国家曾经发现国家公共开支的增加确实带来了实际汇率的变化当一国的儿童和老人比率越高时,国家的税收越少,开支越大,而国家倾向于非贸易品的消费(比如医疗和教育) ,所以从国家需求的角度来看非贸易品的价格相对于贸易品趋于上升,实际汇率升值。

3 反过来,实际汇率的贬值也可能导致经常帐户的改善这个方向的影响也不能够排除因此两者的关系比较复杂,存在争论4Selahattin(1996)发现意大利、日本和德国的数据符合上述理论,Khoon和Mithani(2000)的实证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3.4 相对需求差异除了从国家消费的层面来考虑,儿童和老人比率的增长必然伴随着这两类人个人消费在总体消费中的比率增长,而儿童和老人都倾向于消费非贸易品,比如说儿童消费教育,老人消费医疗因此,这两类人增长本身会带来对非贸易品的个人需求的增加,从而非贸易品的价格相对趋向增加,实际汇率升值综上所述,从劳动生产率和经常账户的角度来看,劳动人口比率的增加导致实际汇率升值,儿童和老年人口比率的增加导致实际汇率贬值从财政开支和相对需求的方面来看,结果正好相反见表 1表 1 年龄结构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分析角度儿童人口比率劳动人口比率老年人口比率劳动生产率-+-经常账户-+-财政支出+-+相对需求+-+“+”代表某种人口比率的增加带来实际汇率的升值, “-”代表某种人口比率的增加带来实际汇率的贬值我们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需注意:人口结构对于实际汇率的影响一定要考虑央行的干预,如果中央银行根据预测到的人口压力来调整利率,改变货币供给磨平人口结构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的话,也许数据会表明人口结构不能显著影响实际汇率。

在此我们假定在长期内中央银行不可能对于任何的波动都能够做到调节4.数据和变量的选取4.1 中美实际汇率(REXC)首先,本文使用以 CPI 为基础的中美实际汇率 REXC=EP*/P,其中 E 是中美名义汇率,P 是中国 CPI,P*是美国 CPI其次,我们选取 1990 年 1 季度~2006 年 4 季度的中美季度实际汇率数据来源如下:(1) 中国季度CPI(P):1990 年 1 月~2006 年 4 月的中国 CPI 的月度环比数据来自于 wind资讯,1990 年 12 个月的基期数据来自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然后将环比数据换算为以 1990 年为基期的定基数据,然后将月度数据做算术平均获得中国季度5CPI2) 美国季度 CPI(P*) 美国 CPI 的月度数据来自于美国劳工部网站(1990 年为基期) ,以算术平均获得美国季度 CPI3) 中美季度名义汇率(E) ,中美名义外汇月度数据来自于 wind 资讯,同样使用月度算术平均获得中美季度名义汇率综上所述,我们计算出出中美两国 1990 年~2006 年的季度实际汇率 REXC,共 68 个样本4.2 中美人口年龄结构(CHILDREN、LABOR、OLD)在实证分析的时候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