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企业会计准则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043885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企业会计准则(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最新企业会计准则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企业会计准则第 1 1 号号存货存货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存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1)因建造合同形成的存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15 号建造合同。(2)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5 号生物资产。 第二章第二章 确确 认认第三条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第四条 :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 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该存货包含

2、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第三章第三章 计量计量第五条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第六条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进口关税和其他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第七条 :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并且每种产品的加工成本不能直接区分的,其加工成本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3、 第八条 :存货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第九条 :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3)不能归属于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第十条 :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7 号借款费用的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 :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2第十二条 :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的成本和收

4、获时的农产品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 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 12 号债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5 号生物资产确定。 第十三条 :企业提供劳务的,所发生的直接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作为存货成本计量。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已售存货,应当将其成本结转为当期损益,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也应当予以结转。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应当采用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劳务的成本

5、,通常应当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第十五条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第十六条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则该材料仍然应当按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第十七条 :为执行销售合同

6、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通常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少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其会计处理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13 号或有事项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计算。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与具有类似目的或最终用途并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第十九条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

7、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十条 :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第二十一条 :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3第四章第四章 披露披露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存货有关的下列信息:(1)各类存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价值。(2)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方法。(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当期计提

8、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当期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以及计提和转回的有关情况。(4)用于债务担保的存货账面价值。企业会计准则第企业会计准则第 2 2 号号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外币长期股权投资的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19 号外币折算。本准则未予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二章第二章 初始计量初始计量第三条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

9、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以按照企

10、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第四条 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但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4

11、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定。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2 号债务重组确定。第三章第三章 后续计量后续计量第五条 下列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本准则第七条 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投资企业应将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本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

12、报表时,应当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投资企业与其他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合营企业。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为其联营企业。第六条 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是施加重大影响时,应当考虑投资企业和其

13、他方持有的被投资单位当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认股权证等蚕在表决权因素。第七条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第八条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本准则第九条 至第十三条 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第九条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

14、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应当比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的规定确定。第十条 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第十一条 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

15、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的情况除外。5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投资企业在其收益分享额弥补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恢复确认收益分享额。第十二条 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惊醒适当调整后确认。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损益。第十三条 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第十四条 按照本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16、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处理;其他按照本准则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处理。第十五条 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第十六条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