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038664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I I 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4848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 ,二者主张共同点是A.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B.运用礼法惩戒人性之恶C.主张通过教化引导人们向善 D.主张提高道德的自律性2、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该观点属于( )学说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董仲舒认为:“居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春秋之大义也。 ”这种观点的客观上A 一定程

2、度上制约君权 B.确立君臣之礼的原则C.巩固了君主专制制度 D.保证了皇帝独尊地位4、某学者指出:“宋代以来尤其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 。导致宋代以来女性地位“急转直下”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展 B.民族战争的影响 C.租佃关系普通化 D.传统主流思想演变5、中国明代思想家李贽与德意志马丁路德主张共同之处是A.否定神权 B.崇尚自由 C.挑战权威 D.倡导民主6、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辞藻华丽、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种变化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普遍迅速发展 B.是为丰富不断发展的文学艺术形式C.是汉字

3、发展由繁到简趋势的产物 D.适应了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7、从 9 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A.文化兴盛推动科举发展 B.当时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C.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 D.扬州、越州是当时文化中心8、他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方向对内在道德的强调,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该哲学家是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9、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写道“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 ,这一观点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的束缚

4、B.否定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C.确立了世俗政权高于教会的原则 D.倡导人们要真诚悔改,安心致富10、19 世纪末中国出现的维新思想与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都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两者在宣传自己思想策略上的相同点是A.利用宗教反封建思想 B.通过文学革新推动思想解放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11、孟德斯鸠说, “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他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 ”这里孟德斯鸠强调的是A.法治的重要性 B.自由的重要性 C.人权的重要性 D.人性的重要性12、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制现存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

5、回应;而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两人思想分歧认识正确的是A.康德侧重于自由而卢梭更侧重于平等 B.康德反对人民主权而卢梭提倡人民主权C.分歧主要是实现人民主权的途径 D.分歧根源在于两人阶级立场不同13、 西方文明史中说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 ”材料中的“普遍法则”是指A.“日心说” B.“万有引力” C.“相对论” D.“量子论”14、 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使生物学从根本上摆脱了

6、神学和唯物主义的束缚。这说明物种起源 A.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 B.首先提出生物进化观点C.彻底颠覆了上帝的宗教地位 D.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15、1785 年,瓦特在给客户的信中说:“你要求我们派人去安装和修理蒸汽机,这如同向我要一马车的金子一样难以办到,我们自己的机器现在都找不到人修。 ”这反映了A.蒸汽机的生产技术还不成熟 B.人们普遍敌视蒸汽机使用C.技术人才影响者新技术推广 D.英国政府禁止使用蒸汽机16、下面是 20 世纪上半期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人数统计表、对材料反映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主要国家 年份颁奖总数 德英法美1901-1920611981021921- 194070

7、1715511A.欧美发达国家拥有世界科技优势 B.20 世纪上半期美国科技进步显著C.法国在世界的科技优势是下降趋势 D.现代科技的国际合作趋势逐步加强17、李鸿章曾说:“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 ”其目的是A.系统阐释中体西用 B.剖析中国传统之弊C.倡导培养实用人才 D.维护传统政治体制18、19 世纪的报刊、揭贴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 20 世纪“国民”逐渐取代了 “臣民“于民” 。这反映出A.五四运动促成了民族觉醒 B.民主共和观念得到广泛传播C.维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中体西用”传播了启蒙思想19、下表所示是清末留日学生所创办科学期

8、刊中的部分重要内容。该表反映出刊物时间重要内容科学世界 1903 年创刊连载汽车大发明家瓦特传 电气大王爱提森传 罗其氏和妙赫氏之无线电信新发明 干电瓶制造法等文章科学一斑 1907 年第一期介绍了 X 光线发现的过程及其在医学和物理上的应和科学意义A.相对论已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B.西方自然科学技术已在中国广泛传播C.留日学生关注当时物理学新发展 D.近代中国科技引进步伐加快20、国民革命动失败后,毛泽东主张“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战略退却,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新的进攻。 ”这一主张反映了A.民族矛盾冲突加剧 B.马克思主义

9、的中国化C.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D.红军长征战略的正确性21、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期间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将它作为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之一的理由是A.该书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 B.毛泽东对民主革命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C.该书系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相关问题 D.该书全面概括了中国革命的相关理论22、下表反映了新时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信息(单位:%)。这反映出A.城市对农村的帮扶政策扩大 B.中国城市改革力度逐步加大C.新时期经济建设理论的发展 D.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23、高考录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下表数据变化反映了我国时间1977 年1979

10、年1984 年1988 年2008 年2001 年高考录取率(%)4.86.128.724.65772.3A.高等教育已经普及 B.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C.高考录取历经波折 D.高等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24、 “一群作家现在要求回复淳朴和自然主义,他们较少注重人是理性的动物,更多地注重人的本能和感情自然界被看作漂亮、崇高和魅力的具体体现而受到人们亲切的尊敬”以上所描述的文学统派属于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5252 分)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5 题 24 分,第 26 题 16 分,第 27 题 12 分。 )

11、25、 (2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伏尔泰的心目中, “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 ” “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在专制国家里每一个家庭就是一个个别的帝国。那里的教育主要是教人怎么样相处:“为人只讲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所以范围是很窄狭的;只是把恐怖置于人们的心中。三分不痛不痒的真话与七分结结实实的假话结合得天衣无缝。这种教育把一些极简单的宗教原则当知识置于人们的精神中而已。在那里,知识招危险,竞争足以惹

12、祸;至于品德。亚里士多德不相信上述品德是属于奴隶的。这就使这种政体的教育范围极为狭窄。因此在像中国这种国家里,儒家教育从某些方面来说,是等于零的。它不能不先剩夺人们头脑中应得的一切,然后再给人们一点点的东西;不能不由培养坏臣民开始,以便培养好奴隶孟德斯鸠论儒家思想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指出, “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有人甚至提出 “打到孔家店”的口号,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根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关于中国形象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该观点的原因。 (8 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 (

13、8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持此态度的原因。 (4 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待中国孔子及儒学的正确态度.(4 分)26、 (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不知爵禄赐(赏赐)诸君上,则不能不顾私恩,品第出高门,则不能悉通民隐何若议院官绅均匀普遍,举自民间,则草茅之疾苦周知,,彼此之偏私悉泯,其情通而不郁,其意公而无私,诸利皆兴,诸弊皆去乎?一一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二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 上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

14、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茶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材料三 由于资本家垄断生产机关和交易市场,工人变成间机器一样的“器具” ,使弱小国家人民陷入贫困,更造成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人类要改变这种“跛子社会” ,朝幸福、安定的方向发展,就要“把机器的所有权,普及于一般运用机器的人” 。一据李汉俊怎么进化? (载于 1919 年 8 月星期评论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郑观应、孙中山认为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及政治解决方案。 (8 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汉俊思想与郑观应、孙中山政治主张的根本不同并分析其意义(8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范围中国西方世界1000 -1500年毕昇发明活字印刷出现指南针和突火枪理学兴起与发展元实行行省制度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设立内阁制欧洲出现资本主义(14-15 世纪)欧洲文艺复兴(14-17 世纪)新航路开辟;哥伦布到达美洲(1492)世界市场雏形初具1500-1700年明清王朝推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出现(明中后期)王阳明心学出现(理学发展到高峰)明末清初出现反正统反专制启蒙思想:李贽、黄宗義、顾炎武、王夫之等康熙:维护国家主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