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038560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阳一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 4 月月考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命题人:田兰惠 审题人:杨德玉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上交,试卷自行保存,以便评讲。第卷 (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

2、题:本大题共 2424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2 分,共分,共 4848 分。分。1、有学者认为,在 1931 年至 1945 年中国的抗战过程中,1937 年无疑最艰辛,也最为关键。中日战争的大局与走势,在这一年内已基本落定。导致“大局与走势基本落定”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政府推行全面抗战路线C.日本的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D.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 2、 “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惊天动地的会战中,蒋介石以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修烈战斗牺牲换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坚强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也使得共产党以及各路军阀对蒋介石领导

3、抗战真正产生信任;更重要的是,此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碎。 ”这场“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太原会战 D.武汉会战3、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 双十协定的签订 D 达成国内和平协定4、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

4、挺进大别山5、“19 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逐渐加剧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材料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 )A.因时代需求而产生 B.解决了社会矛盾C.揭露了社会弊端 D.引发了工人运动 6、“法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尚处于早期阶段;工业中小生产还占绝大多数,农村人口也占人口多数,经济发展远不能承载巴黎公社这样的无产阶级政权,也就是说,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还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这种新制度的条件。”材料论述的主旨是( )A.巴黎公社没有联合农民 B.法国的工业革命尚未完成C.巴黎公社失

5、败的必然性 D.法国的工业化程度非常低7、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8、 “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 ”这段话表明( )A资本主义制度已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对马克思主义

6、的否定C十月革命为发达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D十月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9、表 1 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 19902006 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表 1咨询答案1990(%)1997(%)2004(%)2006(%)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23233030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6262730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8191616是一场灾祸12161410难以回答21161313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A B C D10、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

7、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 )A. 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 “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 D. 和平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1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其主要依据是( )A.出席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确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新中国的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12、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

8、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平等性 广泛性 继承性 深刻性A B C D13、冯翼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修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遵循社会主义方向 B.要注重民主法制建设C.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D.要保持思想高度统14、下表反映的是我国国 1978-2008 年制定和修改的法律的情况。表中数据变化说明我国1978-19821978-1982年年1983-19921983-1992

9、 年年1993-20021993-2002 年年2003-20082003-2008 年年制定的法律(件)22709832修改的法律(件)013237A.改革开放后法制建设落后 B.以往制定的法律不合时宜C.法律体系在不断发展完善 D.法律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15、1978 年,邓小平会见美国议员团时说:“解决台湾问题就是两只手准备,两种方式都不能排除。力争用和平方式,用右手大概力量大点。实在不行,还得用左手,即军事手段。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和平统一台湾为主,武力统一为辅 B.力争和平统一合湾,不承诺放弃武力C.“右手”是指“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D.大陆暂无使用“左手”统一台湾的力量

10、16、年 月 日,著名诗人余光中在台湾去世。四十多年前,他的一首乡愁:“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表达了两岸同胞及海外华人对祖国统一的共同期盼。随着时代的发展,下列有助于化解“乡愁”的因素有中国国力的增强 “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 台湾当局否认“九二共识”国际公认“一个中国”原则 美国对台出售武器. . . .17、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 ”这说明( )A中苏两国社会制度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中苏国家利益的差异18、习近平在回顾新中国某一外交成就时说: “这为推动建立公正

11、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他评论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国加入不结盟运动C.签订中苏友好互助条约 D.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19、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20.美

12、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给尼克松的备忘录中表示:“我们对中国采取主动行动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影响。 ”美国“对中国采取主动行动”的意图是( )A.扭转与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 B.促使日本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C.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促进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1、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利益方面倡导“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外交:在外交理念方面表达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的担当,提出了“同乘发展快车”和欢迎各国“搭便车”的新理论。这表明中国( )A.已处于世界外交舞台中心 B成为世界各国外交的领跑者C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 D树立大国外交的思想范式22、西方一位历史学家曾对某

13、一历史事件做出这样评价:是美国政府想出来帮助欧洲树立信心用的,至少公开宣传中是这样说的,目的是使其不至于迫于苏联的压力在政治上屈服,走向绥靖和中立。其中“”缺失的文字应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德国分裂23、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D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24、1960 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 ,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A B C D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共共 5252 分)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