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 治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038181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 治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 治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 治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 治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 治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 治试卷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 治试卷 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阳中学东阳中学 2018.42018.4 高一政治阶段性检测高一政治阶段性检测一、一、判断题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 T 涂黑,错误的请将 F 涂黑) 1.“润物细无声” 、 “耳濡目染” 、 “不知不觉”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2.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4.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工作者应自觉投身于社会实践,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 化。 5.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团结统一是其核心。 6.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

2、迹和丰富成果。 7.只有喜闻乐见的文化才是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大众文化。 8.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9.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10.公民的选举权是指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二、单项选择题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近两年, “小目标” 、 “洪荒之力” 、 “撸起袖子加油干”等大量新词、热词层出不穷,这些 词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社会现象。这表明: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B.

3、新词、热词提升了我国文化实力 C.新词、热词的出现是时代的进步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12.回家吃饭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厨房里的美食哲学,描摹出我们的 民族性格,熏染着我们的文化品位,人们总能从中体味出其中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这主 要表明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A. B. C. D. 13.梁启超高度重视思想的力量。他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 养成何等之思想。 ” “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 。 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

4、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的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直接转换为物质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决定于思想文化的繁荣A. B. C. D. 1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 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建起“青蛙村”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 现了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15.有位美国学者做了一个实验,给被测试儿童看三幅图画:鸡、牛、青草,然后让儿童将 其分为两类。

5、结果大部分中国儿童把牛和青草归为一类,把鸡归为另一类,大部分美国儿童 则把牛和鸡归为一类,把青草归为另一类。这表明 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不同思维方式必然不同16.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 3000 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 把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从文化角度对其意义描述,你认为最准确的一组 词是 A传统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B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C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 D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6、 17.“书信短信微信” ,生动展现了人们所经历的感情交流、信息传播的变革过程。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文化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文化交流的途径发生了重大变化 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A. B. C. D. 18.“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句话 夸大了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否定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颠倒了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相互关系 否定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A. B. C. D. 19.“中国畲乡三月三节庆活动”大型文艺晚会不仅以

7、歌舞诠释畲族古老的文化传统,将观 众带入遥远而淳朴的先民时代,而且还融入现代元素,呈现给观众一个朝气蓬勃且更富时代 感的民族风貌。大型文艺晚会的成功举办,体现了 文化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必须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文化创新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 B. C. D. 20.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的作者沈尧伊为了再现历史,历时六年重走长征路;在连环画 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再版后记中,作者陈云华这样总结:“闭门造车、冥思苦想是画不出 有生活气息的作品的。”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 B.文化感染力在于创作者的精益求精 C.优秀的文化作品只能来源于社会实践 D.源

8、于社会实践的文化作品才有感染力 21.融会中西、纵贯古今的大师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 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绘画风格。这告诉我们 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重要性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A. B. C. D. 22.“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 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 C.汉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 23.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

9、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这是因为 A.我国人民勤劳、智慧,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 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D.封建统治者在科技发展上身先士卒 24.在中国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 野小农高官巨贾,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诗句中体现这种家国 情怀的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A. B. C. D.25.王蒙曾说:“百十年来谈中华文化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就是汉字。它是一幅美术作品,表 达着声音、历史的典籍、已经不能够说话的那些人的智慧和感情。”可见汉

10、字具有的重要价 值有 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 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A. B. C. D. 26.中华民族精神是 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A. B. C. D. 27.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 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里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主要体现了 A.爱国主义精神 B.集体主义精神 C.伟大的民

11、族精神 D.奉献精神 28.在近年抗击洪水的斗争中,我们的民族精神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最突出的就是不再 提倡“严防死守” ,而是强调“科学防洪,依法防洪” 。这一变化说明 A.新时期要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B.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C.科学精神与法治精神是当今时代民族精神应有的内涵 D.只要坚持爱国主义精神,就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 29.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 络空间。建设优秀网络文化有利于 传播社会文明,提供精神力量 引领社会风尚,左右社会发展 融入科技元素,满足各种需要 形成正确导向,营造

12、良好氛围A. B. C. D. 30.“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 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以下选项能说明“必然要求”内在联系的是 A.发展健康有益文化就能有效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B.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前提 C.大力整治文化环境才能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健康有益文化 D.发展先进文化就能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31.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过度娱乐化、低俗化 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 发展

13、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A. B. C. D. 32.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 A.树立文化自信意识,相信自身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B.树立文化自强意识,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C.树立文化自尊意识,坚守和承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D.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33.在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位戏剧巨匠逝世 400 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了“莎士比 亚遇见汤显祖”系列演出活动,广受好评。这一活动的开展是对 外来文化价值的全面肯定 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积极创新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A. B. C. D. 34.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 用,并反过来向我国出口。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的民间故事制作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在 我国热映,就说明了这一点。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B.严格控制文化交流,防止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流失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D.加强民族文化保护,维护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 35.2011 年以来,全国各地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