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037509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PDF 页数:205 大小:9.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05页
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05页
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05页
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05页
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2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I o -上一砖 -、目录摘要IA b s t r a c t 1 1 0 r第一章导论11 1 研究背景11 2 研究问题41 3 研究方法51 4 研究意义71 4 1 理论意义71 4 2 实践意义81 5 论文结构9第二章语法转喻研究概观1 02 1 概念转喻的研究现状1 02 2 语法转喻的宏观研究。1 12 2 1J a k o b s o n 的研究1 12 2 2R u i zd eM e n d o z a 及其合作者的研究1 32 2 3P a n t h e r & T h o m b u r g 的研究l72 2 4L a n g a c k e r 的研究2 l2

2、2 5B r d a r & B r d a r - S z a b 6 的研究2 22 2 6W a l t e r e i t 的研究2 42 2 7 国内部分学者的研究2 52 3 语法转喻的微观研究2 92 3 1 词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2 92 3 2 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3 02 3 - 3 语法转喻的跨语言对比研究3 l2 4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3 22 5 小结3 4第三章语法转喻的理论描述。3 5两南大学博+ 学位论文3 1 语法转喻的界定。3 53 1 1 现有语法转喻的定义及不足3 53 1 2 语法转喻的工作定义。3 93 2 语法转喻产生的动因。4 03 2 1

3、哲学基础4 03 2 2 心理学基础4 33 2 3 语言学基础4 53 3 语法转喻的本质特征4 83 3 1 语法转喻的概念性4 83 3 2 语法转喻的语法效用4 93 3 3 语法转喻与语法隐喻的区别5 43 3 4 语法转喻与其他转喻类型的关系5 73 4 语法转喻的功能6 l3 4 1 语法转喻是语法结构意义建构的基本原则6 23 4 2 语法转喻是语言创新表达的认知理据6 33 4 3 语法转喻是一种句法策略6 63 5 语法转喻始源的实现方式6 63 6 小结7 0第四章语法转喻的运作模式和操作过程7 24 1 概念转喻的操作机制7 24 1 1 转喻映射观7 24 1 2 转

4、喻凸显观7 44 1 3 心理可及观7 54 1 4 本研究中概念转喻的操作机制7 74 2 语法转喻的运作模式8l4 2 1 运作模式的提出814 2 2 概念转喻与语法的互动关系8 24 2 3 语法转喻链8 74 2 4 语境对语法转喻操作的调控作用8 94 3 语法转喻操作的具体过程9 2f,、1Xo目录4 3 1 对句法成分分布产生影响的语法转喻操作过程9 24 3 2 对整体句法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的语法转喻操作过程9 34 4 ,J 、结9 5第五章语法转喻与汉语动结式9 65 1 汉语动结式的研究概况9 65 2 动结式生成的认知模式9 75 2 1 句法结构生成的认知模式9 7

5、5 2 2 动结式的生成过程9 85 - 3 动结式生成的语法转喻分析9 95 4 认识性动结式的生成动因分析1 0 15 5 动结式致事的语法转喻研究1 0 35 5 1 动结式致事的分类1 0 45 5 2 非典型内在致事的语法转喻分析1 0 65 5 3 语法转喻操作的句法和语义限制。1 1 35 5 4 语法转喻操作中语境因素的影响1 1 65 5 5 非典型外在致事的语法转喻分析11 75 6 小结1 l8第六章语法转喻与汉语形容词谓语祈使句1 1 96 1 形容词谓语祈使句的研究概况1 1 96 2 语法转喻与“形容词+ 点”祈使结构1 2 06 2 1 “形容词+ 点“ 祈使结构

6、的句法特征1 2 06 2 2 解构“形容词+ 点“ 祈使结构的生成机制1 2 16 2 3 语法转喻操作的动因1 2 36 2 4 “形容词+ 点”祈使结构中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类别1 2 46 2 5 语境对语法转喻操作的调控作用1 2 76 3 “形容词+ 点刀祈使结构为什么不能看作是动词“V 的省略1 2 96 4 ,J 、结1 2 9第七章语法转喻与汉语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变换1 3 l7 1 汉语动宾结构中名词性宾语类型的多样性1 3 17 2 前人的研究及存在的不足1 3 2两南人学博十学位论文7 3 宾语变换的语法转喻视角1 3 37 4 关系项名词实体发生转喻导致的宾语变换1

7、3 67 4 1 名词的本体知识13 67 4 2 关系项名词实体所体现的转喻关系1 3 77 4 3 解构宾语变换的转喻机制1 3 97 5 宾语语义角色发生转喻导致的宾语变换1 4 07 5 1 邻近性与动作I C M 1 4 07 5 2 宾语语义角色变换的语法转喻运作模式1 4 17 5 3 工具宾语的语法转喻分析1 4 37 5 4 处所宾语的语法转喻分析1 5 17 5 5 动宾结构的语法化1 5 67 6 关系项动词语义发生转喻导致的宾语变换1 5 87 6 1 动词语义发生转喻的具体操作过程1 5 87 6 2 动词语义转喻和宾语变换1 5 97 7 小结1 6 2第八章结论1

8、6 48 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1 6 48 2 问题和展望1 6 7参考文献16 9后记19 011 i目录图2 1 单次映射的语法转喻和双重映射的语法转喻1 5图2 2 三次映射的语法转喻。1 5图2 3 基本的转喻关系( P a n t h e r & T h o m b u r g ,2 0 0 6 :1 8 5 ) 1 8图2 4 词汇义的转喻压制( P a n t h e r ,2 0 0 5 :3 6 2 ) 1 9图2 5 构式义的转喻压制( P a n t h e r ,2 0 0 5 :3 6 5 ) 2 0图2 6 转喻“结果代原因”的层级结构2 0图2 7 参照点目标关系和侧面激活区的分离( L a n g a c k e r ,2 0 0 4 :1 3 ) 2 2表2 1 国外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