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遵化市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训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037326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遵化市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训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河北省遵化市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训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河北省遵化市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训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河北省遵化市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训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河北省遵化市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训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遵化市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训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遵化市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训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2017-2018 学年遵化一中高三第二次综合训练学年遵化一中高三第二次综合训练语文试题语文试题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传统慈善理念以“养济”为主,直接向各类弱势群体提供衣食救助。养济院、育婴堂、普济堂、粥厂、栖流所、留养局、全节堂等多是秉持这一思想。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开眼看世界的过程中,开始关注西方国家慈善事业的发展,发现中国传统慈善思想在注重“养”的同时,忽略了“教”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 “教养并重” 、 “教养兼施”开始成为晚清以来我国慈善理念转型及实践的主要内容。“教

2、养并重”理念的最初实践多是个人或慈善组织的自发行为,道光年间,裕谦在武昌设立恤孤局,对孤儿因材施教,聪颖者读书识字,平庸者教之纺花、织布、结网、打蕈鞋等手艺。清末,清政府也开始逐渐将实践“教养并重”理念上升为国家政策,教授贫民习艺的教养院、工艺局和习艺所也纷纷设立,先在京师五城设教养局以“拘收初犯轻罪之民、给以衣食,教以粗浅工艺” 。光绪三十三年,民政部奏请“责成地方官绅以育婴堂附设蒙养学堂,养济院、栖流所、清节堂附设工艺厂” 。此后,各地教养局也纷纷建立,譬如天津东门内贡院旧址就设有教养局,设织布、染色、地毯三科,聘用三名日本技师教授简单文字、算术和技艺。与此同时,在“民生日蹙,失业日多”的

3、背景下,针对社会普遍的流民问题, “教养并重”理念的实践往往与振兴工艺相结合,并力图使其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此外,晚清江南地区还设有洗心局、迁善局等,在教以工艺的同时,对流民的思想教育也有所关注,北京工艺局亦然,他们考虑到游民“闲荡日多,骤难就范” ,收养之初,先送入迁善所进行思想教育,再教授工艺。这些习艺所、工艺局均以流民、轻度罪犯为教养对象,部分监狱也开始附设习艺所,救助对象远远超出传统的老弱病残废疾者,在当时强调工艺的背景下,这些机构的教养内容也开始发生变化,将传统手工艺与近代机器工艺和西方先进文化相结合。光绪三十一年,广仁堂扩充设立女工厂和女学堂,除规定时间教以习字外,大部分时

4、间教授女工西式花辫、机器缝纫、刺绣、草帽辫、毛巾、织布、鳊绒等七科手艺。在倡导“教养并重”理念和相关政策激励下,原有的慈善组织也开始增加了工艺或近代教育的比重。光绪三十年,天津广仁堂筹办了女工厂和女学堂,天津育婴堂创办了女工厂,组织女童半日学习,半日劳动。保定府全节堂附设私塾改为两等小学,并设立直隶女学分校;第二年保定育婴堂附设直隶女学堂,堂内所有成员尽数入学。进入民国以后, “教养并重”的实践继续发展。1917 年京直大水灾救济中,除办理传统的赈济、平粜、粥厂外,还特别强调设立因利局、籽种贷款所、贷纱所等,通过向灾民提供小额贷款的形式,将灾民救济与灾后经济恢复相结合。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

5、颁布各地方救济院规则 ,对原有传统慈善组织进行改组和整顿,设立官办救济院,下设养老、孤儿、残废、育婴、施医、贷款六所,贷款所就是“寓教于养”理念的主要体现,该机构向贫民借贷小额资金,不再以教授工艺为主,与清末已有很大的不同。(摘自郝红暖慈善理念的近代转型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养济”是中国传统的慈善理念,它的方式是直接提供衣食来救助,救助对象是各类弱势群体,它的机构有养济院、育婴堂、粥厂等。B. “教养并重”是近代西风东渐的结果。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借鉴西方国家慈善事业的做法,改造中国传统的慈善思想,既“养”又“教” 。C. “教养并重”最初大多是个人或慈善组织

6、的自发行为,恤孤局、抚教局等慈善机构在教救助对象读书识字的同时,又教他们学习手艺。D. “教养并重”在清朝末年由政府推动而逐渐上升为国家政策,政府设立教养院、工艺局、习艺所等教习技艺,有的甚至请来外国技师。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教养并重”突破了中国传统慈善注重“养”而忽视“教”的局限,是晚清以来我国慈善理念的转型, “教”有读书识字、习艺、思想教育等多种内容。B. 清政府设立的习艺所、工艺局大多以流民、轻度罪犯为教养对象,后来救助对象逐渐扩大,教养内容逐渐与近代机器工艺、西方先进文化相结合。C. 天津广仁堂、育婴堂设立女工厂和女学堂,组织女童一边劳动一边学习,

7、在慈善活动中增加工艺、近代教育的比重,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快速发展。D. 民国后政府设立贷款所,向灾民提供小额贷款,将灾民救济与灾后经济恢复相结合。这体现了“寓教于养”的理念,表明“教养并重”实践的发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普济堂、栖流所、全节堂等是以“养济”为主的慈善机构,而工艺局、习艺所等是实践“教养并重”理念的慈善机构,它们分别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B. 清末“教养并重”的理念与振兴工艺相结合,曾经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生日蹙,失业日多”背景下普遍的流民问题。C. 慈善理念的近代转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既有个人与慈善机构的自发

8、行为,又有政府的积极参与、引导,也是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果。D. “教养并重”理念及其实践不仅拓展了传统慈善事业的内涵,也使慈善组织的日常事务从单一性向综合性转交,综合类慈善堂日益成为慈善组织发展的主流。【答案】1. C 2. C 3. B【解析】1.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 项结合原文,是说“因材施教” ,并非让同一救助对象同时学习读书识字与手艺。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 项“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快速发展”无中生有。3. 试题

9、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 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力图使其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 ,并非“曾经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 。点睛: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 “因果倒置” “混淆范围”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等类型。(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写字毕飞宇当父亲的做决定往往是心血来潮的,这是父性的特征之一。一清早父亲把我叫到他的面前,用下巴命令我坐下来。父亲说:“从今天起,你开始学写

10、字。 ”这个决定让我吃惊。我才七岁,离“上学”这种严肃正确的活法还有一段日子。更关键的是,现在刚刚是暑假,父亲的决定在这个时刻显得空前残酷。他是学校里仅有的两个教师之一,而另一位教师恰恰就是我的母亲。我坐在小凳子上,拿眼睛找我的母亲。母亲不看我,只给我一块背。我知道她和父亲已经商量好了,有了默契,就像宰猪的两个屠夫,一个拿刀,一个端盆。过去母亲可不是这样的。过去父亲一对我瞪眼,我就把脸侧到母亲那边去,而母亲一定会用两眼斜视我的父亲。那样的目光就像电影上的无声手枪,静悄悄地就把事情全办掉了。父亲是教识字的老师,母亲教的是识数。识字和识数构成了这所乡村小学的全部内容与终极目标。可关键是我才七岁,而

11、刚刚又放了暑假。这段日子里我忙于观察我的南瓜,是我亲手种的。我用我的小便哺育了它。即使在很远的地方我也会把小便保留在体内,到家之后幸福地奉献给我的南瓜。可是我的南瓜长得很慢,就像我的个子,一连四五天都不见起色。成长实在是一种烦恼。现在,一切都停下来了。成长现在放在了写字之外,成了副业。学校总是有一块操场的,而这块操场在暑期里头就是我家的天井了。操场不算大,但是相对于天井来说它又显得辽阔了。因为写字,我整天被关在这个天井里头。我望着操场上的太阳光,它们锐利而又凶猛,泥土被晒得又白又亮。写字的日子里我被汉字与大太阳弄得很郁闷,在父亲午睡的时候我望着太阳光,能做的事情只有叹息和流汗。我的暑期分外寂寞

12、。这样的时刻陪伴我的是我的南瓜。乡村故事和乡村传说大部分缠绕在南瓜身上,被遗忘的南瓜往往会成精,而另一种说法更迷人,当狐狸在遭受追捕时它们会扑向南瓜藤,在千钧一发之际狐狸会十分奇妙地结到瓜藤上,变成瓜。这样的事情我都没有见过,但是,我向往南瓜身上的鬼狐气息,基于这种心情,我主动向父亲询问了“南瓜” 、 “瓜藤”这一组汉字的写法。但是父亲拒绝了“狐狸”这两个字。由于没有“狐狸”这两个汉字做约束,狐狸的样子在我的想象里头越发活蹦乱跳了,水一样的不能成形。我的功课完成得相当顺畅,在专制下面我才华横溢,会写的字越来越多。我甚至主动要求写字,以积极巴结的心情去迎合奉承专制。我在下课的时候十分讨好地说:“

13、再写几个吧。 ”父亲便拉下脸来,说:“按我说的做。我说什么,你做什么,说多少,做多少。 ”专制不领巴结的情,只有服从。这是专制的凌厉处,也是巴结的无用处。然而,我写字的瘾是吊上来了。在父亲给我放风的时候,我拿起一把锋利的小尖刀走上了操场。操场上热浪滚滚。我蹲在操场上,开始了书写。一上来我就不由自主地写下了这样的一行:我是爸爸。接下来就是批判。我用“坏” 、 “狗屁”等词汇向我的敌人进行了疯狂攻击。 “打倒小刚坏吃狗屁” 。我一定要用粉笔把这句狗屁不通的话写到他家的土基墙上去。我的字越写越大,越写越放肆。我甚至用跑步这种方式来完成我的笔画了。整个夏季空无一人,我站在空旷的操场上,一地的汉字淹没了

14、我。那些字大小不一,丑陋不堪,伴随了土地的伤痕和新翻的泥土,但是我痛快。我望着满地的疯话,它们难于解读,除了天空和我,谁都辨不清楚。我的心中充盈了夏日里的成就感,充盈了夏日黄昏里痛苦的喜悦。夜里下了场雷暴雨。我听到了,睡得很凉快。这个上午令我最为愉快的是操场。一夜的暴雨把操场洗刷得又平整又熨帖,干干净净,发出宁和的光。所有的字都让雨水冲走了。我守望着操场,舍不得从上面走。我在等太阳。太阳一出来操场就会晒硬的,到那时,平展熨帖的操场没有负担,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可写最新最美的文字。我决定在这一天从父亲那里把“狐狸”两个字学过来,把我知道的狐狸的故事都写下来,写满整个操场。但是父亲没有告诉我“狐狸

15、”的写法,而操场也面目全非了。操场的毁坏关系到一个人,王国强。一夜的雷暴雨冲坏了他们家的猪圈。为了修理猪舍,王国强,这个狗屁东西,居然把他家的老母猪和十六只小猪崽赶到学校的操场上来了。我的光滑平整的操场表面被一群猪弄得满目疮痍。我自己都舍不得下脚,居然让猪糟蹋了,我对这群猪怒目而视,可它们不理我。我回到家,对母亲大声说:“你看,操场全弄破了!”夏日里的阳光说刺眼就刺眼了。太阳照在操场上,那些丑陋的、纷乱的猪爪印全让太阳烤硬了,成了泥土表面的浮雕。这些猪爪印像用烙铁烙在了我的心坎上,让我感受到疼痛与折皱,成为一种疤,抚不平了。(节选自写字 ,有删改)4.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

16、两项是() ()A. 因为“我”才七岁,就被迫过上了“上学”的生活,所以对“我”来说,父母的决定显得空前残酷。B. 从“当父亲的做决定往往是心血来潮的,这是父性的特征之一” “成长实在是一种烦恼”句子中可以看出,小说中隐藏在第一人称“我”叙述之后的,是一个多年后成熟的叙述者“我” 。C. 小说中“我”对南瓜长大的热切期望和对狐狸的美丽想象,主要是表明“我”对成长的热切渴望和对自由美好的世界的向往。D. 小说的语言幽默晓畅,力道十足,又充满童趣,比喻、拟人等修辞及民间传说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E. 小说的结尾设置很巧妙,作者用“操场被毁”事件形象而又深刻地揭示了“专制”以摧毁一切美好的本质在“我”的童年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的记忆。5. 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1)分析画线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解释画线处的含意。6. 文中学校的操场是“我”的主要活动空间。在学写字的过程中, “我”对操场的感受有一个变化过程,从中也反映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简要分析。【答案】4. AE 5. (1)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妈妈的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