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036208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川实验学校临川实验学校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测试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测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左侧。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满分 100 分。注意把握时间,祝你考试顺利!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1、清代前期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这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 A. 禁止走私贩运 B. 海禁 C. 抑商 D. 保护

2、森林和渔业资源2、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 A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3、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 )。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4、明清时,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 异,这些变异带有工业文明的倾向。这种变异的实质( )。 A.白银成为普遍

3、流通的货币 B.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C.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5、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出现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下列选项能说明 这一结论的是( )。 A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 B苏州丝织业“计日受值” C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D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6、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 )。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了海外市场开拓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了中外经济交流 C.避免受到外界影响,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D.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7、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

4、)之官业,概行停罢, 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 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A. 积极发展民营企业 B. 鼓励创办国营企业 C. 制订经济发展计划 D. 禁止官办工商企业 8、“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 才开始。”这是因为( )。 A此前未出现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和探险活动 B远航探险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 C远航探险建立了从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美洲大陆的联系 D远航探险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9、达伽马远航赴印度期间携带了一批衬衫,返航时带回了大量香料。达伽马

5、此行的社会背 景是( )。 A.西欧商品经济发展 B.欧洲物价上涨 C.欧洲“商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出现10、亚当斯密说:“从 1630 年至 1640 年欧洲的白银价值相对于谷物价值的降低,从来 没有达到过这种地步。”此现象发生的主要社会背景( )。 A欧洲出现自然灾害 B东西方商路被阻断C大量的金银涌入 D贸易中心发生转移11、导致下表中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617 世纪尼德兰(荷兰)阿姆斯特丹人口数A. 航海条例颁行 B.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C.北美殖民地开拓 D.海外贸易快速扩展12、美国人何天爵在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中说:“1875 年 5 月,一位尊贵的清朝官

6、 员与一位美国姑娘喜结良缘。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与领事想顺便就中美联姻一事向总理衙 门的官员表示祝贺。我的话说完之后,有一段时间是死一般的静寂。最后还是恭亲王 先抬起了头,接着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今天真是热得可怕。”官员出现“死一般的静寂” 是因( )。 A婚姻观念简约文明 B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C中美文化趋向融合 D政府无法掌控婚俗13、据解放日报载,“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种情况( )。 A与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署有关 B体现了抗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援助 C加速自然经济瓦解,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D反映出当时美国

7、已独霸中国市场14、从顺治元年到嘉庆十二年(16441807 年)160 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 稳定,始终在一千文左右波动之后几十年里,银一两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 一千六百文“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出现的原因是( )。 A.资源稀缺,供不应求 B.国家管制,流通减少 C.西方侵略,白银外流 D.滥发纸币,银贵钱贱15、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万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出现这 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自然经济不断解体 C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D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 16、洋务运动中最成功最有远见的活

8、动是:(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创办近代新式海军 D、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7、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不包括:(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C、民族资本家的自身努力 D、洋务企业的诱导 18、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 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装 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的“国际环境”( )。 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C.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19、晚清以

9、来,我国的近代工业集中于东部地区。抗战时期,部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克服 重重险阻西迁至西南大后方。这一举动产生的影响( )。 A加快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进程 B保存了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力量 C粉碎了日本经济掠夺的企图 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格局 20、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一种可怕的通胀形式滞涨,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 噩梦: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 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是( )。 A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D加强福利国家制度 第第 IIII 卷综

10、合题卷综合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 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 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 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 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 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

11、在家接受救济; 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 养院。1834 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 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 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相同之处。(1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 哪些发展? (6 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 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

12、,自办 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 19 世纪 70 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 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 合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 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 报纸。 材料二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 1895 年一 1898 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 120 种,其中 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 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 时务报、国闻报,在澳门创

13、办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湘学新报、湘 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 实现。 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报刊的基本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9 世纪 70 年代 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6 分) (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 (6 分) (3)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4 分)临川实验学校临川实验学校 2017-20182017-2018 第二学期期中测试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历史答题卡高一历史答题卡第第 I I 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6060 分)分)1 12

14、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第第 IIII 卷综合题(共卷综合题(共 4040 分)分)21、 (1)(2)22、 (1)(2)姓名考号班级(3)临川实验学校临川实验学校 2017-2017-20182018 第二学期期中测试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高一历史(答案)一历史(答案)0105 BCDBB0610 DABAC1115 DBCCC1620 DADBC21、 (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2 分)维护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缓和 阶级矛盾) ;(2 分)促进政权认同(巩固维护统治、体现统治合法性) (2 分) 相同方式:政府主导;(3 分)设置救济机构;(3 分)立法保障;(3 分)因 类而异。 (3 分) (2)发展: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2 分)福利种类众多;(2 分)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2 分) 22、 (1) 基本内容: 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 (2 分) 原因: 政治:列强侵略, 民族觉醒, 探索救亡道路。 经济: 中国近代资本主 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为报刊业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