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035211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康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二次大考语 文 试 卷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君子文化是儒教文化的精华。儒家学说中关于君子的人格理论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时,君子被描述为介于圣人与小人之间的一种人格。 论语对此有种种具体描述,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而宪问中的一段描述最能反映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定位:“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按子贡的理解,这是孔

2、子的自谦之辞,即在孔子自己看来,他在“仁” “智” “勇”三个方面都做得不够好:“仁” ,未达无忧;“智” ,未达无惑;“勇” ,未达无惧。这些自我评判表明,孔子是从“仁” “智” “勇”三个方面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达到了君子标准的。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解读, “智” “仁” “勇”乃是孔子对君子所作出的周全的人格定位,它们分别对应于现代心理学所讲的“认知” “情感” “意志” 。按孔子的思想,君子的人格特点就在于:认知上达到“智” ,情感上达到“仁” ,意志上达到“勇” ,换言之,孔子所谓君子,用现代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自子贡提出“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孟子提出“圣人与我

3、同类者”和“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以后,儒家的君子概念和圣人概念不再有本质性区别,实际上都是指本于人性自觉采取一种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的人。这种人性自觉包括两个方面:对自己来说,是自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个区别于禽兽的文明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说,是认识到他人与自己是同类,因而同自己一样也应该做一个区别于禽兽的文明人,并且自己应该和他人共同努力来创造人类的文明生活。在后一种意义上,人性自觉包含着对他人的爱,正是基于这种爱和由这种爱所产生的对他人的责任感,才会有应该和他人共同努力来创造人类文明生活的道德意识。对于儒家来说,将自己对他人的爱转化为成人成己的道德实践,这是君子的人生境界;而当这种道德实

4、践从日常生活领域转入国家政治生活领域,成为治国者“化成天下”的“人文”实践时,它就不只是君子的人生境界,也是圣人的治理境界了。孔子之后,儒家学说所倡导的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本质上是同一境界,其差异只是由于具体实践条件不同所造成的现象性差异或形式上的区别圣人境界是特定实践条件下由君子的“为仁”转化而来的“为圣”“以礼义之文,化成天下”的“为仁” 。这种形式的“为仁”所达到的“成人”“天下归仁” ,既是“为仁”者体现其臻于“内圣”的人生境界,也是“为仁”者体现其臻于“外王”的治理境界。这也意味着君子和圣人都可以被理解为“智” “仁” “勇”兼备的文明人。综上所述,所谓君子,就是“智” “仁” “勇”

5、兼备的文明人。君子的人格特点体现于为人处事,就是既恪守原则又灵活应变的文明生活方式,此乃儒家君子文化的本质特征。(摘编自周可真君子之道“仁” “智” “勇”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儒家学说创立之初,对“君子”人格的界定, 论语这本书中有很多具体的描述。B. 宪问 “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集中反映了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定位。C. 儒家学说倡导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本质上是同一境界,因此君子和圣人是没有区别的。D. 君子文化的本质特征在为人处事层面上,就是既恪守原则又灵活应变的文明生活方式。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6、文章段明确了君子文化在儒教文化中的地位,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关键词:君子文化。B. 文章段中,作者结合论语 ,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重新解读了孔子对君子的评价标准。C. 文章段中,作者具体阐释了儒家君子概念和圣人概念,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的本质内涵。D. 文章大量运用对比论证,从 “君子” “小人”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深刻地揭示两者不同本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从“无惑” “无忧” “无惧”三方面衡量,孔子尚有欠缺,不是真正的君子。B.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孔子所说的“君子”就是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C. 有了对他人的爱和与之产生的责任感,才会有和他人共创

7、人类文明的道德意识。D. 特定实践条件下君子的“为仁”转化成“为圣” ,君子境界就达到了圣人境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4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毕淑敏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我混在人群只能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

8、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的好看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美女可以人造,树却是不可以人造的。树比人活的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

9、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会帮助人的,在饥谨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

10、一样漂浮了。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必恭必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

11、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和人类相比,树具有伟岸、坚韧、活得长久、绝对不伤人等特点,人类作为万物灵长,应当自惭形秽。B.文本用“漂浮”的“绿纱”喻从树叶缝隙透过草叶脉络落到地上的阳光,写出了小草叶片的单薄、透明。C.“我”是本文的线索,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将“树”与“小草”有机联系在一

12、起,有力地表达了主题。D.文章用大树的庄严伟岸、生命悠长衬托出小草的平凡、软弱和渺小,以此突出小草的坦然与自信、乐观与坚强。5. 第 11 自然段的“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 ”的含义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5分)6.作者说“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 ”又说, “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 ” ,为什么作者会感到“失望”“悲哀”?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池莉专访:在生活中修行池莉专访:在生活中修行“车、房,所有这些面上的东西我都

13、不热衷。 ”2007 年的春天,池莉在酒店大堂一边看手机短信,一边果断总结。这个终日白描物质的女人,自己却在恰当的时机看穿逃离,大约有十余年的时间,池莉不开自己的作品研讨会,不请著名人物作序或者写书评,拒绝电视,关闭博客。她在武汉市郊安家落户,自己种菜自己吃,满足于劳动后一身大汗,享受着与人世两不相争的快活:“上午我在阅读以赛亚柏林的书,下午我在菜地里干农活。当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的时候,我倚靠在篱笆上休息。 ”在生活中修行在生活中修行中国新闻周刊:你小说中的市井描写和你的清静生活差别很大,仿佛是一个人一边在茶馆说书,一边在庙里修禅。这种转换会让你觉得不适吗?池莉:没有。如果不这样就不是我了。我就

14、是需要这样,我一直都很静,而且还一直在刻意地修炼自己内心的平静。海必须很深很静,才可以在表面翻腾出各种浪花,很浅的水都是泡沫。作家要目光清澈,首先物质欲望要很少。中国新闻周刊:你觉得自己达到了理想状态吗?池莉:修身养性不是一天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且修炼得越到位,感觉越好。中国式样的生活是从政治到社会到人事,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状态。作家看得越深越透越好,写得越像越客观越好。中国新闻周刊:除了阅读,你通过什么途径来观察这种复杂生活呢?池莉:不需要什么刻意的途径啊!我就在生活。生活对我来说无处不在。不是你不出去就没有生活。对于一个修炼到一定层次的人来说,光是看和思想,就足可以达到生

15、活的最深处;而一些生活现象与场景,在写作中就是技术性问题,很简单了。中国新闻周刊:你会担心被时代淘汰吗?池莉:任何时代都有不被淘汰的作家,也都会有作家被淘汰。作家和社会的变化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关键在于作家自己。最好的作家无需把所有的职业都做完了再来写作。他把握的是人类的灵魂和精神状态。幸福感与成败无关幸福感与成败无关中国新闻周刊:作家出版社 1989 年出版的文学新星丛书烦恼人生里,你在前言中介绍,我只剩下了一个愿望:好好过日子。这个愿望如今变化与否?池莉:我在 80 年代后期发愿,所谓好好过日子,就是要创建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会远离世俗热闹,断绝名利诱惑,让自己的文学感觉更敏锐,思想更深远和

16、明澈,更有能力理解真实的众生并写好每一个文字。20 年前人年轻,名利愿望很强烈,不过同时也已经感觉和意识到了浮云遮日的可怕,那时候我要求自己开始“好好过日子” ,也就是好好开始个人的修炼,目标是争取十年还有读者。感谢上苍!我的愿望基本实现。不过,我还在坚持修炼和进步。中国新闻周刊:对于你来说幸福的元素除了写作,除了女儿,还有什么?池莉:现在我对幸福的要求,不落在什么具体的元素上。不需要外部的任何形式来给予我幸福感。甚至它不具体地落在孩子、落在写作身上,更不落在名利上头。只要有心情,有能力而且有时间做我自己一心想做的事情,我觉得都很幸福。和事情的成败没有关系。中国新闻周刊:现在的你,为何而写作?为谁写作?池莉:现在的我,与从前的我一样:为自己天生的热爱而写作,为神交的读者而写作,为我母语的众生而写作。知天命之年的池莉看上去大方得体,衣服颜色搭配及装扮和谐,精力充沛,不讲废话,谨慎而知进退。张爱玲在我看苏青里总结,驻颜有术的女人总是一、身体相当好;二、生活安定;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