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034539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陆川县中学广西陆川县中学 2017 年秋季期高二期考试卷年秋季期高二期考试卷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第第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60 分)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60 分分)1. 孔子讲“礼” ,孟子重“义” ,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先秦儒家讲求“礼” “义”的主要目的是( )A. 规范社会秩序 B. 强化中央集权C. 构建平等社会 D. 缓和诸侯纷争【答案】A【解析】依据题中荀子的“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可知社会秩序的混乱是制定礼义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 A 项。B、C、D 三项在题文中没有

2、相关表述,不符合题意。2. “汉代以来,就集体而言,士大夫代表了社会力量,与君权之间既有合作又相互制衡的辩证关系。 ”此间,士大夫借以制衡君权的是( )A. 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观念 B. 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C. 以选贤任能为支撑的官员选拔体制 D. 以屈君伸天为内容的天人感应思想【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士大夫借以屈君伸天为内容的天人感应思想来制衡君权,如果君主实行暴政,上天就会降下灾难的形式惩戒,D 项正确;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束缚人们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不是士大夫借以制衡君权的手段,排除 A 项;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是由皇帝

3、任免的,不是士大夫借以制衡君权的手段,排除 B 项;以选贤任能为支撑的官员选拔体制是由皇帝和世家大族控制的,不是士大夫借以制衡君权的手段,排除 C 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的发展及影响3. 公元前 1046 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这一年处在A. 公元前 10 世纪上半叶 B. 公元前 10 世纪下半叶C. 公元前 11 世纪上半叶 D. 公元前 l1 世纪下半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商周时期的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牧野之战材料给出的时间是公元前 1046 年,按照公元纪年法来看,1046 年比 1000 要大,还是公元前的计

4、算方式,所以它发生在公元十一世纪;46 年比 50 小,但因为是公元前,所以是下半叶,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周代的建立【名师点睛】公元纪年法是按照基督教中耶稣的诞生之日作为公元元年,发生在这一年之后的时间称为公元后,一般省略为公元,发生在这之前的称之为公园前。公元前的时间按照顺序来排,数字就比元数少了 1,也就是说 1000 年是公元 11 世纪。上下半叶按照和五十的大小去比较,比五十小就是下半叶,反之就是下半叶。公元前在元数上与公元后没区别,但是上下半叶正好相反。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

5、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这说明秦帝国统一文字A. 有利于秦中央集权的建立 B.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 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影响深远 D. 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可知,秦帝国统一文字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C 项正确;统一文字和秦中央集权的建立是秦帝国统治的措施,两者并无关联,排除 A;秦帝国统一文字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但是与材料强调后世的作用不符,排除 B;统一文字是在秦朝实现国家统一之后,

6、D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5. 表 1表 1 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A6. 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法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 ”这表明金章宗A. 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 B. 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C. 治国理政不如金世宗 D. 开始推行内阁制度【答案】B【解析】材料中“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法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 ,说明金

7、章宗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在治国政策上很有建树,故 B 项正确;A 项与材料“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不符合,故 A 项错误;整个材料是在赞美金章宗治国,故 C 项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符,应排除;内阁制开始于明朝,故 D 项错误。7. 德国汉学家指出“中国在 11 世纪至 13 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 。 “根本的社会变化”在政治上体现为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B. 文官政治取代了前朝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C. 官僚政治取代了过去的贵族政治 D. 二府三司取代了前朝的三公九卿【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11 世纪至 13 世纪”正是宋王朝统治时期,解答本题可从此处分析。宋朝

8、文官政治取代了前朝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且改变了宋以前地方权力过大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故 B 项正确;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与宋朝不符,故 A 项错误;郡县制的设立使得官僚政治取代了过去的贵族政治,故 C 项错误;隋朝统一中国后,隋文帝制三省六部,三公九卿制基本宣告寿终正寝,且二者都属于君主专制下的中央官制调整,不符合“根本的社会变化” ,故 D 项错误。点睛:首先根据“11 世纪至 13 世纪”判断得出宋朝,然后根据所学宋朝的政治状况分析解答。8. 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A. 汉代益州郡 B. 唐代扬州 C. 宋代扬州 D. 元代顺宁府【答案】D【解

9、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上是这样的,汉代出现了州、郡、县三级;唐代是道、州、县三级;宋代是路、州、县三级;元代,在行省下,设路、府、州、县。故元代府的级别最低,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制度演变9. 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 “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 “令天下郡国毎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C. “为了

10、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D. “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答案】B【解析】B 项中的举孝廉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察举制度,故正确;A 项讲的是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CD 项指的是科举制度,排除 ACD。10. 清朝时期,某地方官府倡导乡饮酒礼,酒礼由州官担任主持人,行礼致辞为:“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党” 。该致辞所包含的中国古代传统观念有宗法观念 忠孝观念 等级观念 神道观念A. B. C. D. 【答案】

11、C【解析】材料中“内睦宗族,外和乡党”体现了宗法观念,项正确。材料中“为臣尽忠,为子尽孝”体现了忠孝观念,项正确。材料中“长幼有序,兄友弟恭”体现了等级尊卑观念,项正确。材料中主持人的致辞没有涉及神道,项错误。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故排除 ABD,本题正确答案为 C。11.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 l200 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A. 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 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C. 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D. 是民意上达中央的

12、途径【答案】B【解析】从材料的描述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说明皇权的加强,是君主专制主义的加强的表现,故 B 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是三省六部制,排除 A 项;所给材料没有涉及 C 项内容,排除;所给材料不能说明是反映的民意,排除 D项。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联系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12. “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 ,这是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比喻。这一机构是A. 汉朝的“中朝” B. 宋朝的中书门下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13、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可见军机大臣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因此选择 D。A 项是决策机构;B 项掌握行政权;C 项皇帝的辅助机构。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名师点睛】清朝设立军机处:时间:雍正年间;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只跪奏笔录;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1

14、3. 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 1:3。这一选举法A. 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 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C. 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 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着重论述的并不是雅典实行抽签选举,而是在抽签选举之前实行差额选举,这一举措明显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故 D 项正确。材料中所述选举措施,体现不出对贵族统治地位的维护,排除 A 项;权力的运行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 B 项;材料不是着重讲选举中的

15、财产资格限制,C 与题意不符。【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梭伦改革点睛:本单元复习要旨:(1)形成一个观点: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古罗马的法律制度,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但也有其不足,都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2)理清两条线索:一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二是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3)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希腊城邦制度,二是雅典的民主制度,三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14. 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平审判,年满 18 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A. 限制权利滥用 B

16、. 防止官员腐败 C. 增强责任意识 D. 培育权利观念【答案】C【解析】对官员和陪审员通过宣誓提醒其负有的责任,对成年男子提醒其身为公民的权利义务,这些都是在增强各种人的责任感,在各自的位置上能够尽职尽责,故 C 项正确;A、B 项,材料强调的是官员、陪审员、成年男子必须通过宣誓来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限制权利滥用”和“防止官员腐败”针对的是官员和陪审员,青年男子并不一定有官职,所以不存在权利滥用和腐败,故 A、B 项错误;对官员和陪审员来说,宣誓是为了明确他们的身份所负有的责任,提醒其认真履职,并不是“培育权利观念” ,该项不适用于官员和陪审员,故 D 项错误。15. 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A. 皇帝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