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032884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澧县“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澧县“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澧县“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澧县“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澧县“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澧县“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澧县“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澧县澧县“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建设基本要求)的通知精神,为了高标准建设好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特制定本建设规划书。一、项目建设环境一、项目建设环境(一)普(一)普职协调发职协调发展情况展情况1 1、县域范围内普职招生比。、县域范围内普职招生比。澧县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教育基础较好。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各类教育得到快速持续发展,教育整体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县先后荣获“全国扫除文盲先进县”、 “全国基础

2、教育先进县”、 “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五”期间,县政府为了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失衡的问题,先后撤销了县八中、县七中,2006 年又撤销了县五中,全县普通高中由“十五”初期的 8 所减少到现在的 5 所。与此同时,县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下大力办好县职业中专学校,并发动部门和社会力量办职教,形成了“以政府办为主,部门办和民办为辅”的多元办学格局,中等职业学校由“十五”初期的 4 所增加到 8 所。2006 年,全县初中毕业生 10939 人,2其中升入县内中等职业学校的 4263 人,升入县外中等职业学校的 286 人,合计 4549 人,升入普

3、通高中的 5912 人,全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整个高中阶段招生数的比例为43.5%。2 2、县政府主办的示范性职业学校的情况、县政府主办的示范性职业学校的情况。澧县职业中专学校创办于 1983 年,始称澧县兰江职业中学,1989 年经省教育厅评估验收,批准为职业中专学校,更名为澧县职业中专学校。学校占地 15.3 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 5.5 万平方米,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达 889 万元。学校开设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业与民用建筑、文秘、会计、养殖、园艺、商务外语、工艺美术、音乐等 13 个专业,其中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子电器应

4、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属学校主体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 324 人,其中专任教师285 人,有兼职教师 13 人。学校共开办 113 个教学班,在校三年制学历生 7324 人。学校已获“常德市明星学校”、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称号。3 3、高中阶段布局调整情况。、高中阶段布局调整情况。从“十五”初期开始,县政府就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按照每 15 万人口设置一所普通高中和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原则,下大力进行高中阶段布局调整。 “十五”期间停办了县八中、县七中,2006 年又停办了3县五中,目前,全县有普通高中 5 所。中等职业学校在

5、“十五”期间得到了较快发展,现已发展到了 8 所,其中县政府主办的 1 所,部门办 1 所,社会团体办 1 所,民办 5 所。目前,县政府正着力加强职教资源整合,决定依托县职业中专学校成立县职教中心,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确保职业教育长远发展和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高中阶段学校的合理科学布局。4 4、促进普职协调发展的其他措施、促进普职协调发展的其他措施。县政府除采取对初中毕业生分流实行宏观调控、加快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等主要措施促进普职协调发展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对普职协调发展实行目标管理。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制定了确保初中生合理分流的管理目标,每年对各乡镇进行督导评估,对初中毕业分流中

6、普职严重失衡的乡镇实行评先“一票否决”。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引导初中毕业生主动接受职业教育。县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常德日报澧县专版、县电视台和各种会议,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宣传职业中专的办学成果,县教育局每年中考前有组织地开展职业教育宣传,从而大大改变了群众落后的就学观念。目前,我县广大群众中对职业教育持鄙薄态度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切实下大力办好现有职业学校,对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实施救助,对职业学校毕业生进行创业、就业扶持,执行“先培训、后就业”、 “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等一系列措施,吸引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学校。4县政府在澧政发200722 号文件中规定:“十一五期间,县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安排 30

7、 万元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资助专项经费。 ”同时对职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县政府定期向县人大、县政协报告全县职教发展情况,接受人大、政协指导和督查。县人大、县政协经常对全县职教发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整改意见。如县政协在六届六次会议上,将发展职业教育列为重要协商议题,由县政协经科联谊委作了培养一代新型农民,建设澧县美好农村的协商发言,反响强烈,进一步引起了县委、县政府对普职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二二)经费经费投入情况投入情况1 1、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的情况。、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的情况。我县在 2006 年前,县财政就足额拨付了公办职业学校教职工的基本工

8、资和大部分口子经费。从 2006 年起,县财政已足额发放了县职业中专学校、县技工学校两所公办学校教职工工资(包括国家政策规定的各项津补贴)。对公办职业学校教职工工资,由县财政直接打卡发放。全县职业学校教职工平均月工资标准高出全县公务员平均月工资标准 12.5 元。为确保民办职业学校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县政府责成县教育局、县劳动局比照公办学校教师工资标准,定期和不定期下到各民办学校进行检查,对未按时足额发放的,责令限期整改。近几年来,各民办学校基本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52 2、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的拨款情况、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的拨款情况。目前,全县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未拨付预算内生均公

9、用经费,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公用经费在学校收取的学费中解决。3 3、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城市教育费附加的 30%30%用于职业教育的情况。用于职业教育的情况。目前,我县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部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2004 年给县职业中专拨付了 3 万元。县政府决定,从 2007 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的 30%将全部用于职业教育,头三年全额用作示范性职业学校专项建设资金。4 4、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的设置情况。、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的设置情况。县政府在澧政发200722 号文件中规定:“县财政从 2007 年起按全县人均 1元的标准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以后每年视财力情况逐年增长。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骨干学校

10、基础能力建设。 ” 5 5、政府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救助经费的设置情况。、政府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救助经费的设置情况。县政府在澧政发200722 号文件中规定:“十一五期间,县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安排 30 万元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资助专项经费。 ”6 6、其它经费口子的落实情况。、其它经费口子的落实情况。县政府决定,进一步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 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 2.5%提取”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向所有企事业单位依法提取的教育经费的 50%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使用,主要用于扶持中等职业学校的重点项目建设、教学设6施设

11、备添置等,其余的 50%由企业自主用于本单位职工和录用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对职业学校单独举办的服务类校办企业,已按财政部、国家税务局财税200439 号文件规定的政策执行税费优惠政策。县政府决定从 2007 年起,从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中提 25%用于农村职业教育。7 7、对职业学校实行挂牌保护、对职业学校实行挂牌保护。县委、县政府在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澧发200217 号文件中规定:“对学校实行挂牌保护,未经县委、县政府分管教育的负责人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擅自对学校进行检查、收费、罚款,否则视为三乱行为,学校有权拒绝,并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近几年来,各部门严格

12、遵守上述规定,未向职业学校乱摊派、乱罚款,从未向职业学校收取调节基金。二、项目建设基础二、项目建设基础(一)(一)项项目建目建设现设现状状对照项目建设方案,就我县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作如下自评。1 1、办学定位、办学定位( (1) )办办学指学指导导思想思想。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为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7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努力为建设

13、工业澧县、小康澧县、文化澧县、和谐澧县服务,为加速全县工业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办学中,县职业中专很好地坚持了这一办学指导思想。首先,学校针对“工业强县、民营富民、以人为本”的战略,开发与加速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挂钩的专业,学校主体专业和农类专业都是针对本县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域设置的。如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就是为全县形成电子、纺织主体产业服务的;畜牧专业是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 1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服务的。其次,学校坚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长期组织开展支农活动。一方面,组织师生下到乡镇农民

14、文化技术学校和广大农户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如良种生猪养殖技术、獭兔养殖技术等。另一方面,学校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培训、阳光工程培训,近三年培训达 3250 人次。第三,学校坚持长短结合、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结合,充分发挥学校多功能作用。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加强就业指导,从而确保了学校毕业生和接受各类培训人员能充分就业,两类人员的就业率均超过 98%。8( (2)培养目)培养目标标。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岗位要求为标准,确立各专业培养目标。学校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

15、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创业意识,有健康的体魄,掌握相关专业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适应现代化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中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学校在确定各专业具体培养目标时,突出了学生的技能素质、职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确保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指向明确,标准科学。如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

16、好的职业道德、思想品质和健康体魄,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熟练掌握从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独立从事一般机电设备安装、维修和管理的中级技能型人才。 ”在专业课程体系的确立和实施中,重点突出学生专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学校大力开辟技能训练空间,实施“分合式”教学,强化特长技能培养,让学生形成“一专多能加特长”的技能结构,从而更好地适应就业需要。为了处理好培养与9培训的关系,学校从 2000 年起实行“四二分流制”,即前四个学期学生以学习文化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及强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后两个学期学生以强化指向岗位的技能模块训练为主,从而确保了培养目标的实现。由于我校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岗位指向明确,保障措施得力,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都达到了培养目标规定的标准,毕业生就业率年年攀升,年平均就业率达 98%以上。学校针对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改革、学制改革、专业模块教学实验的经验被县、市教育主管部门、教研机构向兄弟学校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