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开题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022315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建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土建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土建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土建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土建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建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建开题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设设计计( (论论文文 ) )开题报告(含论文综述)开题报告(含论文综述)系系 ( ( 院院 )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所属教研室:所属教研室: 工民建教研室工民建教研室 课课题题名名称称 : 综合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综合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专业专业( (方向方向) ): 土木工程(工民建)土木工程(工民建) 班班 级:级: 学学 号:号: 学学 生:生: 指指导导教教师师 : 开开题题日日期期 : 2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选题依据及意义:(1)课题名称:。(2)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现状:混凝土结构使用

2、历史较长。它在性能及材料来源等方面有许多自身优点,发展速度很快,应用也最广泛,已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转到了近海工程和海底工程等。我国应用混凝土的时间比较短,但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发展势头非常好,所以深入了解混凝土的性能非常有必要。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是如今常用的一种建筑结构,整体性比较好,一般用于小高层建筑。框架结构选型结构分类:混凝土结构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现浇式框架即梁、柱、楼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做法是每层的柱与其上部的梁板同时支模、绑扎钢筋,然后一次浇注混凝土。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其缺点是工作量大、工期长、需要大量的模板。装配

3、式框架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整体的框架结构。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但由于在焊接接头处须预埋连接件,节点构造较难处理,故此型式在框架中较少采用。不宜在地震地区应用。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构造简单,用钢量和焊接工作量少,吊装方便,抗震性能及整体性较好。在楼面荷载较大的工业厂房中,值得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外多层房屋大多采用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学校办公楼也必须使用现浇式钢架混凝土框架结构。(3)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建筑防震、防火的需要,办公楼以后都将是使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地质条件不好的地方也会普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人们对大空间、大跨度的要求,国内外

4、正在推广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构件的使用,大大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另外,由于地域的不同,或是特殊功能的要求,新的防冻、防火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混凝土正不断地被研制开发出来,相信未来混凝土的用途会越来越广泛。3二、设计或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二、设计或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有何创新之处。键,有何创新之处。1、建筑设计部分:(1)建筑方案设计:根据任务书要求确定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确定平面的各个房间的布置。楼层共为 5 层,做不上人屋面,室外地坪-0.45m,每层层高均 3.3m,即总高 16.5m,L=46.44m,

5、B=15.84m。(2)功能分区:一栋建筑的合理性不仅体现在单个实用空间上,而且取决于各个空间的平面组合。设计时将领导办公室与职员办公室做了明显区分,每层设计一间秘书室、文印室、资料室、杂物室、会议室,使每层的部门都有齐全的配套设施,可以独立开展工作。为了使建筑物外观较为美观且便于结构计算,将建筑物设计成对称结构。平面、立面组织道路系统,安排的出入口尽量满足建筑使用方便,防火安全的要求。(3)建筑施工图设计:.总平面设计,将建筑物、停车场、活动场所、等落实到适当位置,并布置绿化和其它属设施。平面设计,按房间使用功能相联系与否布置房间,确定面积和层数。立面设计,在满足建筑使用要求及技术经济的条件

6、下进一步调整、统一建筑各立面的轮廓及外观做法。剖面设计,确定房间各部分的净高和层高,窗高及窗台高。2、结构设计部分:(1)结构方案设计:在建筑方案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结构方案,包括柱网布置,缝的划分,结构平面布置。综合考虑梁柱及位置关系,初步估算梁板柱等结构尺寸,并依据地址情况及上部结构形式确定基础方案及埋置深度,完成结构布置,并绘制结构施工图。(2)结构计算任务书: 板的计算:首先对板进行编号。板的长边和短边之比 l2/l13 时,按单向板计算;板的长边和短边之比 l2/l13 时,按双向板计算;本设计 l2/l13,按双向板计算。单向板的计算要求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即按塑性方法分析计算。荷载计

7、算时考虑结构自重、构造层荷载及楼面活荷载,取一米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出荷载设计值后按系数法计算各截面弯距,多跨连续双向板也需要考虑活载的最不利位置。当求某跨跨中最大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载,并在其前后左右每隔一区格布置活载,形成棋盘格式布置。在对称荷载作用下,板在中间支座处的转角很小,可近似地认为转角为零,中间支座均可视为固定支座。因此,所有中间区格均可按四边固定的单跨双向4板计算;如边支座为简支,则边区格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的单跨双向板计算;角区格按两邻边固定、两邻边简支的单跨双向板计算。框架梁的计算:仅选算两根梁,分别采用弹性和塑性的方法计算。框架的计算是本设计中最主要的内容,本设计选

8、用 4 轴框架为计算对象。本设计框架梁截面 250*300mm、250*600mm,柱截面 400*400mm 以及配筋率等经验算均满足规范的抗震构造要求。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分析采用近似计算方法分层法,由于框架结构对称,荷载对称故计算时只取一半计算内力。基础设计。考虑地表以下 3m 内土层承载力较好,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不是很大,故本设计采用柱下独立基础。(3)简要的计算步骤:确定框架计算简图,并统计荷载,注意力传递的正确性,防止少算漏算;分别进行垂直和水平荷载下的内力计算;荷载组合和内力组合;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基础设计与计算、标准层楼面和屋面配筋计算。5三、研究方案:三、研究方案:1、

9、设计资料: (1)气象:温度:最热月平均 31.6,最冷月平均 6.2;夏季最高 40.8,冬季最低 1。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 73%。主导风向,冬季多西北风,平均风速 2.8m/s,夏季多东南风,平均风速 2.6m/s由全基本风压分布图查出基本风压值为 0.35KN/m2。雨雪条件:年降雨量 1600mm,月最大降雨量 300mm,小时最大降雨量 80mm,雨季在 6 至 8 月。(2)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地表 1m 内为填土,填土下 3 米厚为硬塑性粘土,再下为砾石层。粘土允许承载力为 180KN/m2,砾石层允许承载力为 300KN/m2。地下水位:地表以下 2. 0 米,水质对混凝土无侵

10、蚀。地震信息:地震设计烈度 7 度,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场地特征周期为 0.35s,基本风压 0.35kNm2,基本雪压 0.30kNm2,地面粗糙度为 C 类。(2)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三材由建筑公司供应,品种齐全。墙体可选用普通粘土砖、粘土多孔砖或水泥空心砌块。施工条件良好,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配备合理。(3)安全等级: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火等级为二级,耐久年限 50 年。2、结构布置方面采用如下几项措施:1、高层主体结构两头沿横向采用 3.9m 柱距,层高均定为 3.3m。从而使房屋结构简单、简化设计、方便施工。2、主体房屋总长 L=46.44m,不超过现浇框架 55m 需设置伸缩缝的

11、要求,故本设计没有设置伸缩缝。3、高层主体房屋总长 L=46.44m,B=15.84m,H/B=1.0424.0,且层高H=16.5m60m,故房屋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侧移刚度,满足要求。4、拟建场地土层分布情况较高,考虑一般民用房屋建筑框架结构多采用浅埋基础(h4m) ,故采用柱下独立基础,较为经济合理。5、各楼层均采用现浇整体式楼盖。6四、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四、主要参考文献目录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5、高层建筑

12、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8、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房屋建筑工程分册)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年第一版;9、高层建筑结构,钱稼茹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材)2012 年 8 月第二版;10、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多媒体课件,金凌志制作;1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仲先等主编 2006 年 7 月第一版; 12、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 沈蒲生、苏三庆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沈蒲生主编,高教出版社,2012 年

13、第 4 版(教材) ;14、混凝土结构设计 ,沈蒲生主编,高教出版社,2012 年第 4 版(教材) ;15、房屋建筑学,李必瑜、王雪松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2008 年(第 3 版(教材) ;16、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李亚东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年 9 月。7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毕业设计总时间为 14 周,大体分配如下:1. 建筑设计部分 2 周建筑设计主要包括:(1) 平面设计 (2) 剖面设计 (3) 立面设计 (4) 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总说明。2. 结构设计部分 9 周结构设计主要包括: (1).结构板设计 (2).连系梁设计 (3).框架设计 (4).基础设计 (5).其他构件设计 (6).施工图设计 3. 计算成果整理 2 周六、指导教师审核意见六、指导教师审核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七、开题答辩结论和审核意见七、开题答辩结论和审核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