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李-灭苦手册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996076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姜李-灭苦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阿姜李-灭苦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阿姜李-灭苦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阿姜李-灭苦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阿姜李-灭苦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姜李-灭苦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姜李-灭苦手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姜李阿姜李: : 灭苦手册灭苦手册三篇短文三篇短文英译 坦尼沙罗比丘中译良稹Handbook for the Relief of SufferingThree EssaysTranslated by Thanissaro Bhikkhu 目录目录引言解脱苦痛人类价值佛教之道引言引言阿姜李 1959 年年底住院时撰写了这三篇短文,一年多后便去世了。文章以铺叙甚少的纲要形式写成,这是他后期文字的典型风格。他的写作目的,似乎是为了留给住院病人在治疗期间,作为精神食粮细细思考。尽管表达方式对其它宗教有兼容性,但基本要点完全来自于佛教。第一篇短文对两类病症的解说,遵循佛陀觉悟时获得的中心洞见: 当下事

2、件的发生,同时由旧业(业乃指有动机的行为)与现业所构造。第二篇短文中关于人类价值的四原则,对治的是佛陀曾予以警戒的建立在以下四个基础上的偏见(agatis四不善),它们是: (1)喜好与欲望; (2)厌恶与嗔怒; (3)痴迷; (4)畏惧。第三篇短文佛教之道,是对佛陀的教导所作的提纲挈领式的讲述。其依据一是教诫波罗提木叉偈中的短句,该经是佛陀说法之初 1250 名阿罗汉弟子传播他的教导时对他们讲述的; 二是对一个佛教基本概念造作行的分析,其意为造作的力量、塑造过程、以及和合而成的事物。对两种造作形式的分析世间层次与法的层次为阿姜李的独解,它来自对两个巴利复合词语sankhara-loka行世与

3、sankhara-dhamma行法的泰式解读。从巴利语法角度,sankhara行,造作在两个词语中的作用都是形容词: 第一个复合词语意指造作而成的世界,第二个词语指的是作为现象本身的造作。这两个复合词直接为泰语吸收,但因为泰语把形容词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后,于是阿姜李把世与法解释为修饰造作的形容词,因此对两个词汇作了新解。他对于第五蕴,识蕴的理解有异于多数学者的解释,也颇具意味。除此之外,他所讲解的内容都是标准式的,其要点构成了对巴利经典中佛陀教导的方便概述。英译者 坦尼沙罗尊者美国上座部慈林寺第一篇第一篇: : 解脱苦痛解脱苦痛 疾病在我们的身体内部升起,可以有两种方式:1.物质元素为因 (d

4、hatu-samutthana, 界生 )2.业力为因(kamma-samutthana,业生)1. 物质元素为因: 是指由五种物质元素(dhatu,界)失调造成的物质性疾病。这五种物质元素是:(1)地: 身体当中固体的部分,比如骨胳、肌肉、皮肤等。(2)水: 液体的部分,比如唾液、黏液、血液等等。(3)火: 体内的暖意。(4)风: 在体内来回动的力量,例如呼吸。(5)空间: 全身各处的空隙部位,体内各种元素在其中混合、起作用。这些包括: 耳道、鼻腔、口腔、皮肤毛孔等。当这些元素受到激发或处于不平衡时,为疾病升起打开了一类缺口,称为界生(dhatu-samutthana)。2.业力为因: 是指

5、缘起于业心(kamma-citta)或者说是心理动作的疾病,心对一些刺激性或者不良的主题攀缘不放。随着我们对这些事想得越多,心的力量会虚弱起来,使心动荡、不平衡,疾病得以升起。有两种对治的办法不过在治疗之前,我们应当首先自我检查,看看它们是怎么来的,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对治它们。对治的两种办法是:1.药物治疗: 由各种化学成分组成的药物,可以使体内的元素恢复平衡,使我们的痛与病得以减少或者完全消失。2.佛法治疗: 有赖于我们自己改进自己,把心转向善良、有价值、明智的主题。例如,我们也许可以发愿做几件善事,比如以某种形式供养僧食、以某种形式出家持戒、资助造某一种姿势的佛像、或者以某种方式诵经坐禅。

6、在某些情形下,当心里有好的动机升起时,我们会有喜乐感、开放感,它会给心带来能量、给身体带来力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减轻已经升起的任何病症。另外几点供病人与治病的医生思考:我们生病时,自己的责任是,自我检查,找找病因。假如我们自己不能够了解,就应当去找那些了解并且愿意指点我们的人。譬如他们也许会告诉我们,我们生的这种病应当用药物治疗。我们于是应该找医生,让他或她有机会舒解我们的痛苦。一旦得到医生的建议,我们有两个责任:1.听从医生的嘱咐。2.给医生完全的自由,让他或她看怎么合适就怎么治。我们不需要担忧自己会康复还是死亡。那是医生的责任。我们有一个责任,那就是照顾自己的心使心无病,把心转向善良

7、、善巧的主题,增强心力,来帮助照顾我们的医生。当医生与病人这样相互帮助时,谁也不会给对方添加负担。医生有治疗我们身体的自由,我们在心的范畴之内有自由,这样我们就会有机会减少痛苦。即使我们死去,自己和医生双方都已经尽了力,医生照顾我们的身体尽了力,我们照顾自己的心也尽了力。即使我们死了,也没有损失; 我们有自己内在的功德可以带着走。因此,当我们以这种方式治疗疾病时,才可以说,我们用了两种疗法: 药物疗法,这是医生的事; 佛法疗法,这是我们自己的事。这样一来,我们与医生就能够相互帮助,照顾我们生命的品质。这就是病人的责任。至于医生的责任: 作为医生,我们应当熟悉疾病的来源。假如我们知道,某种病来自

8、物质因素,就应当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假如我们发现那个疾病来自业力因素,那么还应当运用其它的方式,改善病人的心态。例如,我们在病床边,可以用和善的态度,或者使病人对于做功德有好感,鼓励他或者她供养僧食、禅定、诵经、发愿出家一段时间等等,这些都是使病人的心转向端正的途径。这就称为法的医药。在某些情形下,一种病本来需要用大量药物,结果只用少量药就消失了。有经验的医生肯定见过这样的病例。比如,某个病人病势沉重,不过假如我们能找到一种办法安慰他,提高他的士气,症状本来在恶化,后来却减轻了; 本来预期今天死,但病人却活到下个星期或者下个月。有人踩到荆刺,以为自己给蛇咬了,这样一想,疼痛立即发作。又有人被毒

9、百足虫咬了,以为自己踩到了荆刺,这种想法使得虫毒不造成剧痛。假如他们接着去看一位有经验的医生,医生说是给百足虫咬伤了,那个痛马上就发作起来。象这样的例子都说明业力在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业力( kamma)这个词指两件事:1. 业报(Kamma vipaka),或者说过去行为的果报,它可以影响现在的身体,刺激物质元素,引生疾病。有时即使我们根据医疗原理正确地给予治疗,就是不能好转。等到它们该走时,病人也许只喝一口去邪水,就消失了。这在部分程度上取决于病人的士气。这种病属于旧业的果报。有时旧业会发散开来,影响心智,使病人内心烦燥,反过来再加剧生理疾病。有时疾病毫无希望,病人却痊愈了。有时明明有希

10、望,病人却死了。在这类情形下,我们得说,疾病来自于旧业。如果我们想要缓解疾病的痛苦,必须同时治疗物质上的病因与心理业力上的病因。2. 有时疾病来自于心的新动态。这叫做业心(kamma-citta)。举例说,当我们感到强烈的愤怒、仇恨、爱意、或者焦躁时,心整个受到刺激,包裹着心的那些杂染就会溅泼到身体里,在那里它们与体内各种元素混合,比如在血液中混合,接着流向全身各部位,造成虚弱与疲劳。假如这类血液在体内某个特定部位停滞下来,疾病就会在那里升起。心变得浑浊起来,身体的元素也浑浊起来。最起码,我们会觉得自己精力不足。假如我们不赶快想办法纠正这个情形,就会生起病来。这里我们可以作个比方: 心好比池塘

11、里的一条鱼。假如有人拿棍子在水里搅,那条鱼只得快速绕圈,身上的黏液会脱落。水变得浑浊,池底的烂泥翻搅上来,那条鱼就看不清楚了。过一阵,鱼的黏液与水里的泥粒黏在一起,成为水草的养料。随着水草繁殖起来,池水就成为停滞的死水,不能用了。同样地,当心的杂染被全面搅动起来时,这种心理活动的力量会发散开来,使身体生病。如果体内的元素与心同时发作起来,这个病就很难治了哪怕它可以治,好转也会极其缓慢。因此,业力病在某些情形下,首先在体内升起,接着发散开来影响心: 这叫做业报。有时它们先在心里升起,传播开来影响身体: 这叫做业心。当业力病升起,而且我们明了它来自身体、还是来自心时,就应当用上述两种医药来治疗,那

12、样做,将会提供解除痛苦的有效法门。我自己已经亲身经历过这些要点的真实性,不过把它全部记录下来,将是一件冗长的麻烦事。因此,我就把这些留给有明辨的人士自己去思索。arogya parama labha无病是至上财富。paca-mare jine nathopatto sambodhim-uttamamaraham buddho itipi so bhagavanamamiham制服了五种诱惑,佛陀我们的归依自证无上觉醒,他是阿罗汉,有一切福报者薄伽梵。我礼敬他。你生病卧床时,可以每天持诵此偈。第二篇第二篇: : 人类价值人类价值世上人人希求公正。为了给世界公正,我们大家无论种族与国籍需要在自己的

13、心里拥有人类价值。人类价值并非是一种教条或者一门宗教。当人们生在这个世界里时,他们的本性就是希求公正。有时他们得到、有时得不到。这是因为,有时他们让非人类价值干扰了人类价值。在这种情形下,这些非人类价值妨碍他们得到他们所希望的公正。因此,我想指点一条道路,这条路可以帮助全世界的人,使他们能够使自己的心与人类价值保持一致。即使我们也许有时会犯错,只要能够尽量长时间保持不出错,我们仍然做得很好。1.于人于事的好恶,要懂得有节制。不要让自己耽溺到狂热的地步,导致你对人对物的行为超出常规范畴之外。这种失足,会在行为层次上伤害你的名声。在心的层次上,会使你受迷惑、欺骗。所得的果报将会是于心有害的悲苦,这

14、都是因为缺乏节制这个人类价值。2. 在人事交往中,不要让你自己耽于嗔怒。即使人们的行为不可取,或者来你这里的事物非你所愿,你仍然应当停下来,观想那些人是否至少有某些优点,那些事物是否至少对你有一些用处。当你能够以这种方式对自己的心有所约束时,你就能使自己从怒意与不快的紧攫中松脱出来,使善念能够代之升起。果报是,那些人会成为你的朋友与同盟; 你得到的事物会以其它方式为你所用。比如说,假定你想要一把凿子,却得到了一枚钉子。这意味着你的愿望没有实现,但即使如此,那只钉子仍然在将来对你有其它用处。此外,善意的念头能够培育持久的镇静与心的安宁。因此,这个人类价值应该是我们全世界人相互交往的基本准则。3.

15、在你的一切交往之中,要保持正直与直接,人前人后保持一致。即使面临恐吓,你仍要使你的心相应地勇敢起来。过度的莽勇会导致伤害,过度的胆小也同样。比如说,假如你让自己在商业交往中被恐吓压倒,你的生意就会受损。假如你过于卤莽、放胆,那也会使你在工作中出现疏失。因此,你应当有一股节制感与合适感,使你与世间的人事关系能够和谐进行。只有那时你才算有了人类价值。4.在世间的人事交往之中,无论你在意、语、行中做什么,应当首先检查自己的动机。只有当它们可靠合理,你才能听从它们、付诸行动。这会防止你受痴迷的影响。你必须拥有审慎的念住与合理的明辨这个人类价值。那些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无论他们参与哪个社会团体,都有朋友。

16、他们会给经手的事物带来增益与发展,给自己给社会带来进步这是我们每个人所希求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在我们当中任何人出生前早就存在了。即使我们的教条与宗教,也是在世界存在很久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在人类世界的历史中,有时世界同时在物质与精神层次上进步,给所有人带来福利; 有时人类在物质与精神层次如此退化,它几乎沉到了海底。有时精神上先进,人们生活在和平与安定之中,但物质方面却不发达。当人类内心有人类价值时,物质上的进步能够给大家带来幸福与安乐。当人们缺乏人类价值时当他们滥用力量与影响,践踏人类价值时物质上的进步会摧毁全世界人类的和平与安乐。当人的心恶时,哪怕好的物品也会给人们带来伤害; 当人们有道德、公正之心时,即使本身有害的物品也会有增益之处,这是一条基本真谛。当世界上的所有人都牢固确立了人类价值时,那就好像我们都是朋友与亲戚。假如人们内心没有人类价值,即使家庭也会给破坏,朋友变成敌人当小范围的关系是这种情形时,大规模的战争将不可避免。我们怎么能够逃脱得了?因此世上每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