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995885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大学 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提高对该课程学习懂得必要性的认识。二、教学重难点: 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一、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一)健康与疾病 健康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标志。 健康不仅是人们最珍惜的生活需要,也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 发展基础。健康是每个人都渴求的,但并非人人对健康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把“健康”定义为没有疾病,又把“疾病”定义为不健康,于 是健康

2、与疾病就成为人体生命状况的两端。对此,人们常常称之为“健康的疾 病观” 。 考察人类医学发展的历史,总的说来,对“健康”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不同 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不同的医学模式。 1神灵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模式 3生物医学模式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二)健康的定义 1946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开宗明义: “健康不仅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 完全安好的状态。 ”1990 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认为健康包 括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以及道德健康。 (三)健康的标准 “五快” “三良好”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与

3、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1948 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 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 展到最佳的状态。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内外协调的良好心理 功能状态。教材作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 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二)心理健康标准 国外心理学家在研究和探讨中提出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标准,这些标准主要 有以下模式。一是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模式。奥尔波特(G. W. Allport) ,美国哈佛 大学心理学家。他认为健康个性不受无意识力量的控制,

4、其功能发挥是在理性2和意识水平上进行的。他提出了健康个性有七个特征:自我意识广延。即心 理健康者会主动、直接地将自己推延到自身以外的兴趣和活动之中。自我同 他人关系融洽。有情绪安全感。知觉客观。即能客观地知觉现实,并实在 地接受现实。有各种机能,并专注于工作。有现实的自我形象。有内在 统一的人生观。二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式。马斯洛(A. H. Maslow) ,美国人本主 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通过对心理健康水平出众的人进行跟踪、观察和综 合研究,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模型。他认为心 理健康的人应该是自我实现者,他们应具备以下特点:良好的现实知觉。 接纳自然、他

5、人和自己。自发、坦率、真实。即心理健康者完全不存在装假 的情况。他们有充分的自信和安全感,足以使他们自发、坦率、行为自然,并 能真实表现自己。有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有独处和自立需要。功能发挥 自主。愉快体验常新。有神秘或顶峰体验。顶峰体验可使人们体会到强烈 的醉心、狂喜和敬畏的情绪。处于这种情绪之中时,人们会体验到强烈的力量、 自信和决断的意识。有社会兴趣。人际关系融洽。11 有民主性格结构。 12 有创造力。13 对手段和目的、善和恶有辨别力。14 具有富有哲理的 善意的幽默感。15 抗拒遵从。即心理健康者是自我定向,而不是他人定向。 虽然他们并不有意识地轻视社会习俗和规范,但仍然能够走自己的

6、道路,抗拒 遵从他人观念、行为和价值观的压力。三是罗杰斯的“功能充分发挥者”模式。 罗杰斯(C. Rogers)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一个自身功能 充分发挥者有五个特点。他们能够接受一切经验。心理健康者能够体验一切 情绪和态度。他们不去歪曲或掩饰这些经验,也不害怕这些经验。他们可时 刻保持生活充实。心理健康者很少有防卫心理。他们能不断接受各种新经验的 影响,他们的个性对于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开放的。他们信任 自己的机体。心理健康者较为依赖对情境的“感受” ,而不怎么依赖理智或智力 的因素。他们能够依照瞬间时的和直觉的冲动来行动。这使得他们有很大的自 发性和行为自由。

7、他们有自由感。他们相信,自己的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感到对于自己所期望的一切东西,自己都有能力去做,也有能力达到目的。 他们具有高创造性。四是弗洛姆的“创发者”模式。弗洛姆(E. Fromm)德国心理学家,新精 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他从人的接受爱的能力、思维能力、幸福与良心四个方 面界定他称之为创发者的健康个性。创发性的爱情。心理健康者的爱情是一 种自由、平等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相爱的双方都可以保持他们的个性。一 个人的自我在另一个人的爱情之中不是被泯灭,而是得到进一步发展。创发 性思维。创发者对思维对象的考察,是以客观、尊重和关心的方式进行的。 幸福。创发者都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不只是愉快

8、的体验,它同时也是一种生机 盎然、充满活力、身体健康和个人各种潜能得到实现的状况。良心。支配心 理健康者的良心是自我的心声,而非外在的力量。它的作用是引导人以一定的 方式行动,这些方式能够带来外部赞许,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和表现,并使人 获得幸福感。国内专家学者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专家认为心理健康有广 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 义的心理健康则指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 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有等级的,大3致可分为严重病态、轻度失调、常态、很健康四个等级,其中常态到很健康是 一种趋

9、势,即从正常的心理健康水平向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念,可以认为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是应具有良好 的自我意识、良好的社会功能、良好的应付方式和良好的人生态度。第一,良好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它是一种多 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首先得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而良好 的自我意识首先表现在“自知” 。 “人贵有自知之明” ,可见自知并不容易。自知 就是要能正确认识自己,既不要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妄自尊大,也不要一味 瞧不起自己,妄自菲薄。然后要能“自尊、自爱” 。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 叶” ,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特色的、独一无二的,要珍视自己。爱自

10、己才能爱他人, 自尊才能被别人尊重。再次是在“自知、自尊、自爱”的基础上能自我调控自 己,并具有充分的真实的自信心。自我调控指能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动 员,自我控制,并有建立在真实的自我认识基础上的自信,因为“自信是成功 的第一秘诀” 。总之,良好的自我意识要求能准确地了解你自己,欣然地接纳你 自己,有效地调控你自己,始终地支持你自己,充分地展示你自己,并不断地 完善你自己。第二,良好的社会功能。社会功能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首先,人际交往是最基本的社会功能。美国教育家卡耐基指出,现代社会人们 事业取得成功,在依靠自身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则是取决于人际关系。和谐 融洽的人际

11、关系是心理健康者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其次,社会适应能力是很重 要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协调一致,善于适应环境是一种生存能力。心理健康的 人应能用理智改变自己不适应现实的态度,调整自己的需要和期望值,适应发 展着的社会环境。再次,一定的创造力是知识经济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 一种社会功能。 “知识经济社会只相信成功者,不相信眼泪” , “不创新,就灭亡” 。心理健康的人应充满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第三,良好的应付方式。人的一生始终处于不断地追求、不断地选择、不 断地失意、不断地受挫之中,因而人们可能常常感到焦虑和痛苦,于是会自觉 不自觉地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来应付这些痛苦。人

12、们常用的应付方式有:压抑 或否认;宣泄;升华;合理化;物质滥用,如抽烟、喝酒等;自我 惩罚;超脱或自慰;消遣娱乐等。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健康合理的并 适合于自己的有效的应付方法,以减轻、排解或解除痛苦,以始终保持乐观向 上的生活态度。第四,良好的人生态度。一个人良好的人生态度首先来自于健康向上的人 生观、价值观,这是人生的航标。只有树立了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才 能明确人生的目的和方向,人生才有动力,人才能拥有良好的人生态度。其次 要有完整统一的人格,要将自己的需要、愿望、理想、目标与自己的行为统一 起来,人格才完整,若二者分离将导致人格分裂。再次应具有优良的意志品质、 自主性和协作意识

13、,这样才能克服人生困难,与人和谐相处,与社会协调发展, 永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材中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考虑: 1智力正常 2情绪适中 3意志健全44人格统一完整 5自我意识正确 6人际关系和谐 7社会适应良好 8心理特点附和年龄特征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的特点与现状摸清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存在哪些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并分析研究 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这是确定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基础和 依据。我们查阅了我国各地(东、南、西、北、中部地区)各层次(重点院校、 一般院校)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120 余篇,实地调查了

14、长沙 地区高校 3000 余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认为当代大学生在动力心理、学习 心理、创造心理、人际关系心理、性和恋爱心理、情绪心理、挫折心理、择业 心理等八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产生有着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辅导和咨询。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各种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对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比例有不同 的报告,其比例较低的在 12%,高的达 60%,一般在 20%-35%之间。最具权威性 的报告当数 1994 年和 1999 年的两个报告。1994 年国家教委对全国 12.6 万名 大学生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疾患率高达 20.23%。

15、在 1999 年 10 月 召开的全国第六届大学生心理咨询交流会上,一些专家提供了大学生心理问题 的分层次调查数据,即:真正的精神疾病患者和严重的心理障碍者占大学生总 人数的 0.7%,一般心理障碍即有轻度心理失调的占 6-7%,一般心理问题,主要 是适应问题的占 10%左右,三者加起来共计 17%左右。我们对长沙地区高校 3000 余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其结果也只有 21.6%。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正 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 20%左右。可见,随着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 教育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同龄群体比较其差异并不显著。我国当代在校大学生年龄一般处在 17-23 岁之间,正值

16、青春晚期和成年早 期,其心理发展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的重要阶段,即处在心理断 乳期。这一时期最易出现的一般性心理问题和困惑主要有哪些呢?我们的调查 表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动力心理方面。一些大学新生常常在考大学的目标已达到后,很快便失去 初进大学的新鲜感,尽管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在他们眼里却暗淡无光,对学 习来不了兴趣,对活动提不起精神,空虚、迷惘甚至玩世不恭者随处可见。一 些大学生自我意识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外界因素左右,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和正 确评价自己,难以建立适当的自信心,从而缺乏心理发展的动力。学习和创造心理方面。由于大学生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都有别 于中学,因此在适应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们会出现各种各样诸如学习动 机、兴趣、方法、用脑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大学生反映最大的问题是学习压力 大。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的测试中,列在第一位的就是学习压力大,69.6%的 新生和 54%的老生感到“学习难度加大,非常困难” ,而认为“学习负担重,难 以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