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定稿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88504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一的听众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唯一的听众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唯一的听众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唯一的听众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唯一的听众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一的听众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一的听众定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单位联系方式 设计者邢秋红电厂路小学8895396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11 唯一的听众学科语文学段小学年级六年级相关 领域爱与尊重教材书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语文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年 6 月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设计旨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学生的学段特点,以读为本,注重感悟、积累、运用,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参与阅读活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教学时,从重点句子入手,以读促说,以说促悟,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语言的内涵,品味语言的韵味,感悟语言文字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进而感受人物的品质,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在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表达特点的基础上,以悟促写,将读写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主动积累、运用文章的语言及表达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唯一的听众人教课标版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出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文章在叙述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在教学中,我将围绕老妇人的语言描写、神

3、态描写来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老教授的美德。第三单元是人文主题,奏响爱之奏鸣曲,用真诚的关爱、无私的帮助浸润学生的生命之根,从而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的目标。围绕单元主题本设计在感悟文本的同时,感受作者塑造人的独到高超的写法,从读学写,由写促读,学习表达。2课文以“唯一的听众”为题,对老人的语言、神态等进行细腻地描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老人身份的巧妙揭示,让人意想不到。这种开头设置悬念,结尾出人意料的写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语言充满美感,比喻动人,充满音乐感。本节课主要感受“老妇人”的人物形象,同时训练默读和读写能力,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教学中抓住三次对话、三次平静的眼神,引

4、导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思考,在充分的自读自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形象。教学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困难:学生刚刚进入六年级学习不久,语文能力的大体底子还基本处于五年级下学期的水平,应当客观理性地把握处理教材的分寸。优势:经历了二个单元组近 10 篇课文的学习,多数学生应当已经逐步适应了教材和六年级的学习深度与广度,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本课处于第三组的中间,学生对本组的人文主题有了比较真切地感受,本文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次诠释“人间真情” ,再一次让学生小小的心灵受到震撼,让爱的清泉

5、流淌得更加欢畅。进一步感受写人文章的写法,从而提高表达水平,也不是零起点。因此要切实还学生学习主人的权利。教学方式:教学方式:默读、交流前期教学状况:前期教学状况: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我”的人物形象,同时训练概括能力,教给学生列小标题的方法。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了铺垫。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从描写老人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体会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3、体会文章设置悬念的写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从描写老人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体会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3感激之情。教学难点

6、:教学难点:理解教授言行中蕴含的深意,领会她的良苦用心。4.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导入。1听写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一课唯一的听众 ,先来听写两组词语第一组:沮丧 道歉 溜走 第二组:无法割舍 熟练 演奏出声读一读,这两组词语都跟谁有关?读第一组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我?预设:“自卑、不信心”读第二组词,你仿佛又看到了怎样的我?预设:“自信、琴技高超”2、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我的进步,我的成长得益于这位“唯一的听众” ,那么,请问,这位唯一的听众有没有教过我什么?“没有”说没有,你们是想说她没教我什么?“怎样拉琴” 。课文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没有一个字说教她我如

7、何拉琴。但是,如果你细细地读,你会发现,这位老人其实教了,这是与众不同的教。【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听写直奔主题,不仅复习了字词,还让学生回顾了文章的内容。扣住了主题,引发听写直奔主题,不仅复习了字词,还让学生回顾了文章的内容。扣住了主题,引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二、自读自悟,品析人物。二、自读自悟,品析人物。1. 打开课文,默读 3-8 自然段,聚焦这位老人,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她与众不同的教?用曲线画下来,在旁边批注你的感受。【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充分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许百联的过程,循序渐进地提高充分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许百联的过程,循

8、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实在实处,不流于形式,让学生静思静读,方有真正的感受和体会。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实在实处,不流于形式,让学生静思静读,方有真正的感受和体会。2.学生交流印象深的句子。(1)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4刚才我在巡视的时候,看到很多同学画的都是老人的语言,谁画的是我和老人第一次在树林见面时说的话,来给大家读一读?PPT 出示:“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师:语言是心灵的外衣,这几句话当中,的确处处都藏着老人与

9、众不同的教,请你选一句话,交流你的发现,你的体会。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交流,顺序不定。预设:第一句学生谈感受,教师追问“在我看来,到底是谁打扰了谁?课文中怎么写的?”指名学生回答:第三自然段中“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但是老人却这样说,学生接读第一句。师追问:这句话的背后藏着的是老人对我的?(尊重、呵护)预设:第二句生谈感受师:你体会的很好,老人其实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可是她为什么说自己是聋子呢?师:找一找,第四自然段中,老人看到的不自信的我?Ppt 出示:“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

10、。 ”引导孩子抓关键字“溜”所以老人故意说,生接读第二句透过这句话,你感受到老人对我的?(关心、鼓励、呵护)预设:第三句生谈感受师:注意到了吗?这句话的结尾是一个问号。谁能把它改成句号说一说,变成陈述的语气。再读一读,原话。读出问的语气?有什么不同?5师:一个首席小提琴手,一个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还要征求一个素不相识的、小提琴的初学者,足以说明老人对我的“尊重” ,原来老人的教是对我的尊重。还有那些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每次老人都会说“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这是一处,还有吗?第七段: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可以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是啊,就是这几句简单的话让“我”感受到了对

11、我的鼓励与肯定。师小结:有人说:精彩的语言描写,总能给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你看,作者笔下老人的语言并不多,也很平淡,但是却让我们真真切切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她与众不同的教,这种教,是对我的读板书,连线。这就是不教而教的教育艺术。师生合作回读老人的三句话,体会作者的语言的特色。(2)描写老人神态的语句过渡:孩子们,除了老人的语言,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老人的不教而教呢?生可能会找到这句:“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地潭水”(当学生找到一处时,追问引导学生归类,神态描写)是老人的什么描写?课文中还有两处,谁刚才留意了?Ppt 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

12、地望着我。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师:同学们,好的神态描写,总是能够让笔下的人物,一下子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三句话,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交流内容谁来读一读这三句,其他学生边听边想留下了什么印象?平静是表面上的平静。老人三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而我又在老人的眼神中读懂了什么?师:同学们这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板书。正是由于这位老人,开启了我的自信之门,给了我无穷的勇气。配乐齐读:再走进树林。6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播放录音。 “聋子?聋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然说说她是聋子!”当

13、你第一次听到时,你的心里什么感受?假如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就告诉我们,你觉得如何?写作上悬念的手法带给我们的阅读乐趣。当他突然听到妹妹的话,他的心里又有哪些滋味呢?在文章中,作者把这种种的滋味,化为了一个标点,留给我们无尽的遐想。 (小练笔)总结:是的,老人对你的帮助是无人能比的,所以他是你“唯一的听众”也正因为如此,出示最后一段,齐读。师生合作读,激发情感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我仿佛又听到她对我说,生接读第一句语言描写,我的耳畔仿佛又想起了她的声音,生接读第二句语言描写我仿佛又听到了她对我真挚的鼓励,生接读第三句语言描写我仿佛又看到了,生接读神态描写语句。让我们也充满感激地深深地记住这位唯一的听众,记住她不教而教,润物无声的美好心灵。【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个人在个人“读读”的基础上,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理解人物语言和人物神态语句的基础上,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理解人物语言和人物神态语句的真正含义以及对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师生读读、议议,再读读,从而感受老教授的美好品质,的真正含义以及对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师生读读、议议,再读读,从而感受老教授的美好品质,领会文章的中心,最后理解课题的含义。领会文章的中心,最后理解课题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