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585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会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领会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领会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领会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会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会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翻阅人教版第五册第十册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发现每单元都以主题编排,具有整体感,略读课文大都故事性强,趣味性浓,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其实,编排略读课文旨在发挥略读课文的两大独特功能:1巩固迁移正如新课标对略读课文的性质定位,略读教学对巩固、迁移精读课文中的方法承担着重要作用。在单元中略读课文都紧随精读课文后,教材总以三精一略或两精两略、一精一略形式编排,正好说明了略读课文的巩固迁移功能。(1)阅读方法的巩固迁移。略读课文教学应该运用、巩固学生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如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学生在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中学习到写景文章的特点:即抓住景物特点写,按一定的顺序写,

2、并掌握了阅读写景文章的阅读方法后,在学习后面的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和火烧云时,就可以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这样的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方法,不仅能在略读课文中迁移,而且迁移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2)写作方法的巩固迁移。叶圣陶曾说:“国文功课训练阅读,须内容形式兼顾,两者皆重要不可分割。略读课文既是国文功课方面的工作,对略读课文定将作写作技术的研究。 ”确实,读为写服务,读能促进写,所以略读教学应挖掘其自身的语言特色,为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如人教版四(下)麦哨一课,课文第 3 小节关于夏季农作物颜色、形态的描写颇具特色:选用了典型的夏季农作物,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方法把事物写

3、得具体、形象。这种写法和这些语言是值得学生巩固和迁移的。再比如四(下)第七单元中略读课文全神贯注和父亲的菜园在刻画人物性格时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非常细致,学生从读学写,在进行单元习作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时就能达到巩固和迁移写作方法的目的。2拓展延伸(1)内容的拓展。在内容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丰富性。譬如五(上)第八单元的编排,就是紧紧围绕毛主席这一光辉形象展开的,其中的两篇略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涵盖了精读课文所未涉及到的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一位虽身居高位却不自傲,与乡亲们平等相处有血有肉的伟人形象。主题内容的丰富化,从某种程度上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多元。(2)

4、思想的拓展。在思想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深刻性。五(上)第六单元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和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两篇略读课文更是将母爱的不同境界展现在我们眼前,那样的慈母心肠,那样的冷漠之爱,无不是母亲内心情感的深刻表露。这种思想上的拓展,使单元主题更加丰满,角度更加全面。(3)文体的拓展。在文体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应用性。五(下)第三单元以“语言艺术”为主题:有古文杨氏之子和现代文晏子使楚,这两篇文章通过巧妙回答、机智应对的人物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

5、妙和威力;也有剧本半截蜡烛和相声打电话,让学生接触这两种生活意味浓厚的文字样式,初步了解剧本、相声的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不同文体的学习,拓宽了学生写作的范围,提高了学生文体的应用能力。(4)方法的拓展。在方法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多样性。如三(上)第三组教材以秋天为专题,多角度地描写秋天,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都很有特色,教学听听,秋天的声音时,我们就可以进行对比性阅读,进行阅读方法上的拓展,可联系前 3 篇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音响等方面,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体会秋天独特的风情,并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由此把学习延伸到课外。(5)搜集信息方面的拓展。学习夸父追日小木偶的故事这些课文后可收集有关的自然知识、科学道理,或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神话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